一种高强高导银碳化钨镍石墨电接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43023发布日期:2024-02-20 20:37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高导银碳化钨镍石墨电接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电触头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高导银碳化钨镍石墨电接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断路器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接通和分断负载电路,以及切断故障电路,保证安全运行,是低压配电网中非常重要的保护电器。众所周知,断路器的“心脏”是电触头,它既要能够分断极高的短路电流,还要能够不频繁地接通和分断额定电流。为了满足断路器的使用要求,它一般由动触头和静触头配对组成,动触头需要具有耐电弧侵蚀能力强的特点,通常采用粉末冶金熔渗工艺生产的agw或agwc材料;静触头需要具有良好的抗熔焊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抗电弧侵蚀能力的特点,通常采用粉末冶金烧结工艺生产的agwcc或挤压工艺生产的agc材料。这些材料绝大部分用于交流断路器中。随着风力发电、电动汽车等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压直流断路器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直流电没有交流电周期性“过零”的特点,其电弧更加难以熄灭,因此对静触点的抗电弧侵蚀能力要求很高。原交流断路器中常用静触头agwcc或agc材料用于直流断路器时,虽然抗熔焊能力满足要求,但抗电弧侵蚀能力较差,电寿命往往不能满足要求。

2、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制备方法所提供的agwcc材料存在如下问题:1. 高压直流断路器在接通和分断额定电流过程中,由于电弧更难熄灭,采用agwcc材料制备的静触头耐电弧侵蚀能力不足,而造成电寿命不足的问题;2. agwcc材料由于石墨与液态银润湿性差,无法采用熔渗工艺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高强高导银碳化钨镍石墨电接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2、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强高导银碳化钨镍石墨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采用还原性气体或惰性气体保护对镍包石墨粉进行预烧结,然后筛分;

4、s2,将筛分后的镍包石墨粉与银粉、碳化钨粉一起混合;

5、s3,对混合粉采用湿法制粒,然后经初压成型、预烧、熔渗,得到具有高强高导的银碳化钨镍石墨电接触材料。

6、优选的,步骤s1中,所采用的镍包石墨粉为通过化学包覆工艺得到的粒度200目以下的镍包覆石墨粉体,其中,镍的质量百分比为50%-90%。

7、优选的,步骤s1中,预烧结温度200℃-600℃,时间1h-6h。

8、优选的,步骤s1中,筛分为过150目-250目筛,取筛下粉。

9、优选的,步骤s2中,混合为将筛分后的镍包石墨粉、碳化钨粉、银粉一起机械混合,混合时间2h-6h。

10、优选的,步骤s3中,预烧为采用氢气或氨分解气保护,温度400℃-950℃,时间1h-4h。

11、优选的,步骤s3中,熔渗为采用氢气或氨分解气保护,温度1000℃-1300℃,时间1h-4h,熔渗片采用银片或细晶银片,其中细晶银片中镍含量占比0-0.3%。

12、一种银碳化钨镍石墨电接触材料,其为采用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

13、优选的,上述银碳化钨镍石墨电接触材料中包括,

14、ag   50-75质量份;

15、wc   25-50质量份;

16、ni   1-15质量份;

17、c    0.4-3质量份。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镍包石墨粉,经预烧结强化后,在熔渗过程中银不与石墨接触,从而解决了含石墨材料不能与银熔渗的问题,操作简单,适于大批量生产。制作的银碳化钨镍石墨电接触材料既具有熔渗工艺高强度、高导电性和高抗电弧侵蚀性,还具有烧结工艺抗熔焊性好等特点。不管是用于低压交流断路器还是高压直流断路器,其电寿命均有大幅度提高,与传统混粉烧结法银碳化钨石墨电接触材料相比,电寿命提高100%以上,采用熔渗工艺使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导电性能,同时石墨粉的加入还保证了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熔焊性能,可满足高压直流断路器对静触头的使用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强高导银碳化钨镍石墨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碳化钨镍石墨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采用的镍包石墨粉为通过化学包覆工艺得到的粒度200目以下的镍包覆石墨粉体,其中,镍的质量百分比为50%-9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碳化钨镍石墨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预烧结温度200℃-600℃,时间1h-6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碳化钨镍石墨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筛分为过150目-250目筛,取筛下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碳化钨镍石墨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混合为将筛分后的镍包石墨粉、碳化钨粉、银粉一起机械混合,混合时间2h-6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碳化钨镍石墨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预烧为采用氢气或氨分解气保护,温度400℃-950℃,时间1h-4h。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碳化钨镍石墨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熔渗为采用氢气或氨分解气保护,温度1000℃-1300℃,时间1h-4h,熔渗片采用银片片或细晶银片,其中细晶银片中镍含量占比0-0.3%。

8.一种银碳化钨镍石墨电接触材料,其为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强高导银碳化钨镍石墨电接触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中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电触头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高导银碳化钨镍石墨电接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还原性气体或惰性气体保护对镍包石墨粉进行预烧结,然后筛分;S2,将筛分后的镍包石墨粉与银粉、碳化钨粉一起混合;S3,对混合粉采用湿法制粒,然后经初压成型、预烧、熔渗,得到具有高强高导的银碳化钨镍石墨电接触材料。与传统的银碳化钨石墨材料相比,本发明解决了含石墨材料不能与银熔渗的问题,采用熔渗工艺使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导电性能,同时石墨粉的加入还保证了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熔焊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费家祥,于秀清,孔欣,郭仁杰,何正海,万岱,宋林云,柏小平,魏庆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福达合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