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换防返松模具型芯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55709发布日期:2024-02-26 17:16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换防返松模具型芯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换防返松模具型芯针。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行业发展,汽车件逐步向大型件、复杂件推进,导致零件的孔位越来越复杂与多样化,为了减小成本及提高产品质量,对汽车零部件的生产模具要求越来越高,模具结构越来越复杂,部件众多,型芯针规格结构不一,使用寿命长短差异大,需要经常分批次进行更换,导致模具型芯针的更换效率直接影响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2、由于大型复杂模具中的运水、油温控件、抽芯油缸等零部件集成度高,如易损件不作快换设计,更换时要拆开多个干涉部件,严重影响模具维保及机边抢修效率,设计有效的快换结构可缩短10~30倍维保时间。

3、因此,作为易损件的型芯针普遍采用通孔式快换设计,通过在模架钻穿模肉的通孔,尾端攻牙并使用双机米螺丝固定模具型芯针。然而,在实际使用中,通过机米螺丝固定的型芯针容易出现返松形象,造成产品的生产质量不稳定,模具返修率高的问题,甚至会引起型芯针后退使注入的铝料飞射出模具的安全隐患。而采用如螺丝胶、键销或其他机械结构对型芯针进行加固,又会导致后期拆卸更换时效率低,操作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的型芯针容易返松,而加固的型芯针不宜更换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快换防返松模具型芯针。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换防返松模具型芯针,包括针体,以及设于所述针体后方的防返松螺堵;

3、所述针体包括顶杆与尾部,所述尾部是圆柱体,所述尾部的外径大于所述顶杆的外径,所述尾部的外侧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尾部的后端设有与所述尾部同轴心的内圆锥,所述内圆锥的中部设有与所述尾部同轴心的内六角孔;

4、所述防返松螺堵外侧设有第二外螺纹,防返松螺堵朝向针体的一端固定设有与所述内圆锥过盈配合的偏心外圆锥,防返松螺堵的另一端设有沉头内六角孔。

5、作为优选地,所述针体的前端还设有加长杆。

6、优选地,所述尾部、所述内圆锥和所述内六角孔沿相同轴心设置。

7、优选地,所述第二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的螺距和外径均相同。

8、优选地,所述沉头内六角孔与所述内六角孔的内径相同。

9、优选地,所述偏心外圆锥的高度大于所述内圆锥的深度。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1、(1)通过相互配合锁紧的针体与防返松螺堵,使型芯针占用空间位置小,安装灵活,相比与螺丝胶、销或卡环固定方式,拆装快捷省力;

12、(2)通过依靠偏心外圆锥与内圆锥的过盈配合来紧固型芯针,使第一外螺纹与第二外螺纹产生相反的纵向力以及错位横向力,从而实现错位自锁,在受压力较大或震动工况下,不会出现因螺堵返松而导致型芯针后退情况,可杜绝型芯针后退。



技术特征:

1.一种快换防返松模具型芯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体(9),以及设于所述针体(9)后方的防返松螺堵(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换防返松模具型芯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9)的前端还设有加长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换防返松模具型芯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所述内圆锥(5)和所述内六角孔(2)沿相同轴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换防返松模具型芯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螺纹(4)与所述第一外螺纹(3)的螺距和外径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换防返松模具型芯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头内六角孔(6)与所述内六角孔(2)的内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换防返松模具型芯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外圆锥(7)的高度大于所述内圆锥(5)的深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快换防返松模具型芯针,包括针体,以及设于针体后方的防返松螺堵;针体包括顶杆与尾部,尾部是圆柱体,尾部的外径大于顶杆的外径,尾部的外侧设有第一外螺纹,尾部的后端设有与尾部同轴心的内圆锥,内圆锥的中部设有与尾部同轴心的内六角孔;防返松螺堵外侧设有第二外螺纹,防返松螺堵朝向针体的一端固定设有与内圆锥过盈配合的偏心外圆锥,防返松螺堵的另一端设有沉头内六角孔。本发明占用空间位置小,安装灵活,拆装快捷省力,在受压力较大或震动工况下,不会返松。

技术研发人员:朱剑飞,赵富坚,廖振兴,肖广建,冯东方,何燕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