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导电率超耐热铝合金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89026发布日期:2024-04-18 12:19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导电率超耐热铝合金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工导体材料技术,具体讲涉及一种高导电率超耐热铝合金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新能源装机及消费占比逐年提升,新能源的波动性、随机性、间隙性对电网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高效输送能力提出了重大挑战,需要导线具有导电性能好、输送容量裕度大、高温弧垂低等特性。

2、现有部分输电线路主要采用以硬铝作为导体材料的普通钢芯铝绞线,其耐热性能差、输送容量裕度小,仍采用现有的钢芯铝绞线必须增大导线截面,同时需要更换全部杆塔,技术经济性差。

3、超耐热铝合金导线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特种增容导线,最高允许运行温度达210℃,无需更换杆塔,直接替换原有导线既可实现增容1倍以上。但是,现役超耐热铝合金导线的导电率为60%iacs,导电性能差、输电线损高。所以需要开发出一种高导电率的超耐热铝合金导体材料,提高导电率,实现大容量、低损耗电力传输来满足现有技术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在于以纯度≥99.7%的工业铝锭为原材料,开发出一种al-zr-sc-ce(la)-b高导电率超耐热铝合金导体材料,解决一种高导电率超耐热铝合金导体材料,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导电率超耐热铝合金导体材料,所述高导电率超耐热铝合金导体材料包括下述组份:zr、sc、ce(la)和b合金元素以及fe和si原材料中的杂质元素;按质量百分比计,各组份的含量分别为:zr:0.08~0.15%,sc:0.05~0.1%,ce(la):0.1~0.2%,b:0.01~0.15%,si≤0.06%,fe≤1.4%,其余为铝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

3、优选的:所述铝合金导体材料包括zr、sc、ce(la)和b组份,添加的所述各组份的量,按质量百分比计:zr:0.10~0.15%;sc:0.08~0.1%;ce(la):0.15~0.2%;b:0.01~0.02%。

4、优选的:所述铝合金导体材料包括zr、sc、ce(la)和b组份,添加的所述各组份的量,按质量百分比计:zr:0.08%;sc:0.10%;ce(la):0.10%;b:0.02%;si:0.06%;fe:1.50%。

5、优选的:所述铝合金导体材料包括zr、sc、ce(la)和b组份,添加的所述各组份的量,按质量百分比计:zr:0.15%;sc:0.05%;ce(la):0.2%;b:0.01%;si:0.05%;fe:1.20%。

6、优选的:所述铝合金导体材料包括zr、sc、ce(la)和b组份,添加的所述各组份的量,按质量百分比计:zr:0.10%;sc:0.08%;ce(la):0.15%;b:0.015%;si:0.04%;fe:1.0%。

7、优选的:所述铝合金导体材料包括zr、sc、ce(la)和b组份,添加的所述各组份的量,按质量百分比计:zr:0.12%;sc:0.09%;ce(la):0.12%;b:0.012%;si:0.03%;fe:1.3%。

8、优选的:所述铝合金导体材料包括zr、sc、ce(la)和b组份,添加的所述各组份的量,按质量百分比计:zr:0.13%;sc:0.06%;ce(la):0.17%;b:0.017%;si:0.05%;fe:1.4%。

9、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高导电率超耐热铝合金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0、在温度为710~730℃时,对冶炼后的铝合金液吹入氮气(n2),吹气时间10~15min;或在冶炼后的铝合金液中加入0.3%~0.5%的六氯乙烷(c2cl6)进行除气精炼,保温静置10-20min后扒渣;

11、将精炼后的铝合金液依次经过浇铸、轧制和拉拔后得到铝合金单丝;

12、将所述铝合金单丝在90~120℃下保温0.5~2h后空冷,得到铝合金导体材料。

13、优选的:其中,所述冶炼的熔炼温度为:730~750℃。

14、优选的:其中,所述浇铸的温度为:700~720℃。

15、优选的:所述将精炼后的铝合金液依次经过浇铸、轧制和拉拔后得到铝合金单丝,包括:

16、将所述精炼后的铝合金液浇入经过预热的金属型模具,浇铸成铝合金锭;

17、将所述铝合金锭保温1~4h后进行轧制,经过多道次轧制成的铝合金圆杆。

18、优选的:所述铝合金圆杆经过多道次拉拔,获得φ3~4mm铝合金单丝。

19、优选的:其中,所述铝合金圆杆的拉拔变形量为1.2~1.3。

20、较之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异效果:

21、本发明中,以量及其组份共同表征的各合金元素的作用及机理如下:

22、锆zr:适量锆的加入能明显改善铝合金的耐热性能,这主要是由于,锆原子半径比铝原子半径略大,锆在铝中以置换方式进行扩散,其扩散激活能高,向亚结晶晶粒边界析出细微的al3zr相,它不易聚集长大,稳定性高,能防止再结晶的产生,在较高的温度下仍可有效的钉扎位错与晶界,阻碍变形与晶内及晶界滑移,使蠕变抗力得以提高,从而使铝合金的耐热性能得到了改善。与sc同时添加时,热处理后的zr可与al、sc反应生成al3(zrx,sc1-x),从而提高合金综合性能。

23、钪(sc):按本发明中加入稀土sc的量可以显著提高铝合金的导电率、强度和耐热性。在铝合金中只需添加微量sc元素,就可以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产生较大影响使铝合金强度、热稳定性等得到很大的提高。sc对铝具有很好的析出强化作用,通过热处理sc与al反应生成al3sc相,从而提高合金强度;al3sc析出相可以提高铝合金的再结晶温度,因此可保证合金的耐热性能;与zr同时添加时,热处理后sc可与al、zr反应生成al3(zrx,sc1-x)相,从而提高合金综合性能。sc还可与杂质元素fe、si反应生成化合物,降低杂质元素对导电性能的不利影响,提高导电率,并有利于强度和耐热性的提升。

24、铈(镧)(ce(la)):按本发明中的量加入la、ce或la-ce混合稀土中的一种,可以对微观组织起到变质作用,有效改善共晶组织的形貌。一方面,这些稀土元素能够与al、杂质元素fe、si等形成高熔点的化合物,在凝固过程中,高熔点的化合物首先析出,提供大量的非均质形核点。另一方面,稀土元素在固液界面偏聚,可以在增加界面附近的成分起伏,使固液界面的成份过冷度增加。有利于非自发形核,从而到达到细化晶粒的效果。同时,铈(镧)还可以细化铸态组织中的alfesi等粗大微米级颗粒,改变其形貌,有利于提高合金的导电率和延性。

25、硼(b):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化学成分及其量表征的化学组分是影响铝导体电导率最基本的因素,因此降低杂质元素对电导率的影响是提高铝导体导电率的关键之举。杂质元素如果以溶质原子状态存在,对导电性能的影响更大。硼化处理是降低铝合金导体材料有害杂质含量的一种有效方法,即在铝合金中加入一定量的b元素后,能够和过渡族杂质元素cr、mn、v、ti等发生反应,使之由溶质原子态转变为化合态并沉积于熔体底部,从而提高铝合金的导电性能。

26、硅(si):硅是工业铝中的主要杂质元素之一,按本发明表征的si及其量可与al、fe、re元素反应生成第二相,降低晶格畸变,对铝合金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起到有益作用。

27、铁(fe):铝中含有一定量的铁,是工业铝中的一种主要杂质。铁对铸造铝的力学性能是有害的,因为其通常以粗大的一次晶体出现,或以铝-铁-硅化合物形式存在,它们一定程度上都提高了铝的强度,但使铝的延性降低。按本发明表征的量及其铁可以提高铝导体强度,其导电性并无显著降低。

28、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zr、sc和ce(la)共同表征元素的复合添加,结合制备工艺生成高温稳定性较好的al3(zrx,sc1-x)析出相,起到了析出强化、提高耐热性能的作用,由于固溶原子转变为析出相降低了晶格畸变从而提高了导电性能;稀土sc、ce(la)与al、杂质元素fe、si等形成尺寸细小的高熔点的化合物,,起到了第二相强化、提高耐热性能的作用;由于稀土元素具有晶粒细化的效果,降低了晶粒尺寸,提高了强度,经过上述三种作用的耦合提高了材料的综合性能,与现役60%iacs超耐热铝合金导线所用单丝相比,在保证强度和耐热性的基础之上提高导电率至61%iacs以上。由此制备出的超耐热铝合金单丝导电率≥61%iacs(20℃),抗拉强度≥165mpa,延伸率≥1.9%,280℃保温1h后的室温强度残存率≥9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