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喷补机工作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6700发布日期:2023-09-02 19:17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炉喷补机工作臂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转炉喷补机,尤其涉及一种转炉喷补机工作臂。


背景技术:

1、转炉是炼钢生产中的重要生产设备;转炉的内衬长期在高温状态下炼钢,转炉内衬长期在高温高压的状态下作业,不断受到冲击以及腐蚀,转炉内衬很容易受损,需要对受损的转炉内衬进行修复。

2、目前,对于转炉内衬的修复有喷涂和投料法;其中,投料是将补炉料投放到受损位置,由于转炉的深度较深,很难将补炉料精确投放到合理的护炉位置,需要修补的位置长期无法得到修复,极易造成漏炉的生产事故。

3、而对于出料的工作臂长度,常规只增加臂长必然带来操作负担,故需要一种对灵活多变,能够将软管以及工作臂本身同时调节对应的转炉喷补机工作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将软管以及工作臂本身同时调节对应的转炉喷补机工作臂。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炉喷补机工作臂,包括:与外部材料软管连通的管体,所述管体包括可同轴伸缩式的多段,其每段外周均设有与其对应的进给机构,所述进给机构包括箱体、驱动件与托辊,所述托辊至少包括两个且对称转动连接在箱体内,每两对称的所述托辊相对一端与所述管体对应段滚动接触,所述驱动件用以带动托辊转动,最外段所述管体底部固定有管道支架,所述管道支架上铰接有用以管体摆动的顶升油缸,最外段所述管体与管道支架顶部通过回转支撑座转动连接。

3、进一步地,所述管体包括两段,分别为大管段与小管段,所述小管段从大管段一端穿出并与材料软管连通,所述大管道之间通过水冷却,所述大管段靠近小管段的一端设有对应的大管进给机构,另一端设有与材料软管对应的软管进给机构。

4、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包括主动斜齿轮与从动斜齿轮,所述主动斜齿轮与箱体轴承连接,所述从动斜齿轮包括两个且与两托辊对应同轴驱动,所述主动斜齿轮通过外部液压马达驱动,其位于两从动斜齿轮之间且与两从动斜齿轮啮合配合,所述大管段与小管段对应穿过两托辊之间。

5、进一步地,所述转辊两端内凹成光滑弧面,其与管体接触面均布有摩擦纹路。

6、进一步地,所述进给机构还包括用以托辊间距调节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对称设置在箱体两端,其包括滑块、滑板与调节螺钉,所述滑块与箱体螺栓固定,所述滑板与滑块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托辊两端对应轴承座与滑板同轴固定,所述箱体与滑板顶部通过调节螺栓调节并锁紧。

7、进一步地,所述大管段外周还固定有同轴的主支撑座,所述主支撑座底部与所述顶升油缸输出端铰接。

8、进一步地,所述大管段外周还设有管夹固定的隔圈,所述隔圈底部连接有用以支撑外置材料软管的套圈。

9、进一步地,所述小管段远离大管段的一端连通有螺纹固定的y型喷嘴,另一端通过过渡接头与材料软管连通,所述小管段侧周均布有轴销固定的滚子,所述滚子与小管段内面滚动接触。

10、进一步地,所述大管段能够通过回转支撑座顺逆时针转动±170°。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两个给进机构能够实现材料软管与大管的对应伸缩,调节过程,软管与小管段输出端能够对应同步,大管段能进一步增加臂长调节幅度,两者结合,内置大管水冷,外置软管辅助支撑,喷补转炉时,安全性更高,能够满足更多的调节工况。



技术特征:

1.一种转炉喷补机工作臂,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外部材料软管连通的管体,所述管体包括可同轴伸缩式的多段,其每段外周均设有与其对应的进给机构,所述进给机构包括箱体、驱动件与托辊,所述托辊至少包括两个且对称转动连接在箱体内,每两对称的所述托辊相对一端与所述管体对应段滚动接触,所述驱动件用以带动托辊转动,最外段所述管体底部固定有管道支架,所述管道支架上铰接有用以管体摆动的顶升油缸,最外段所述管体与管道支架顶部通过回转支撑座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喷补机工作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两段,分别为大管段与小管段,所述小管段从大管段一端穿出并与材料软管连通,所述大管道内部通过水冷却,所述大管段靠近小管段的一端设有对应的大管进给机构,另一端设有与材料软管对应的软管进给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炉喷补机工作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主动斜齿轮与从动斜齿轮,所述主动斜齿轮与箱体轴承连接,所述从动斜齿轮包括两个且与两托辊对应同轴驱动,所述主动斜齿轮通过外部液压马达驱动,其位于两从动斜齿轮之间且与两从动斜齿轮啮合配合,所述大管段与小管段对应穿过两托辊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转炉喷补机工作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内凹成光滑弧面,其与管体接触面均布有摩擦纹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喷补机工作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机构还包括用以托辊间距调节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对称设置在箱体两端,其包括滑块、滑板与调节螺钉,所述滑块与箱体螺栓固定,所述滑板与滑块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托辊两端对应轴承座与滑板同轴固定,所述箱体与滑板顶部通过调节螺栓调节并锁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炉喷补机工作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管段外周还固定有同轴的主支撑座,所述主支撑座底部与所述顶升油缸输出端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炉喷补机工作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管段远离大管段的一端连通有螺纹固定的y型喷嘴,另一端通过过渡接头与材料软管连通,所述小管段侧周均布有轴销固定的滚子,所述滚子与小管段内面滚动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炉喷补机工作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管段能够通过回转支撑座顺逆时针转动±17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转炉喷补机工作臂,解决了常规只增加臂长的方式必然会给喷补机工作臂带来操作负担的问题,其主要方案包括与外部材料软管连通的管体,所述管体包括可同轴伸缩式的多段,其每段外周均设有与其对应的进给机构,所述进给机构包括箱体、驱动件与托辊,所述托辊至少包括两个且对称转动连接在箱体内,每两对称的所述托辊相对一端与所述管体对应段滚动接触,所述驱动件用以带动托辊转动,最外段所述管体底部固定有管道支架,所述管道支架上铰接有用以管体摆动的顶升油缸,最外段所述管体与管道支架顶部通过回转支撑座转动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王占凯,王金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坦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