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电缆附件用橡胶制品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31007发布日期:2023-07-20 12:5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电缆附件用橡胶制品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缆附件打磨的,尤其是指一种电力电缆附件用橡胶制品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力电缆附件是连接电缆与输配电线路及相关配电装置的产品,一般指电缆线路中各种电缆的中间连接及终端连接,它与电缆一起构成电力输送网络;电缆附件主要是依据电缆结构的特性,既能恢复电缆的性能,又保证电缆长度的延长及终端的连接。

2、为了保证电缆与输配电线路及相关配电装置连接的效果,通常需要将电力电缆附件用橡胶制品打磨到合适的大小,以便顺利安装电缆头,电力电缆附件用橡胶制品的打磨质量直接影响到电缆绝缘层连接的质量。现有的技术中打磨工作一般都是人工手持打磨工具对电力电缆附件用橡胶制品进行手工打磨,具体操作为:需打磨的电力电缆附件用橡胶制品固定在旋转主轴的卡爪上,操作人员对电力电缆附件用橡胶制品进行打磨。因为主轴在操作台上是固定不动的,所以操作人员不仅需要多次改变自身的位置对其进行打磨,而且需要弯腰向打磨装置内部深入来打磨内孔中较深的部位,且打磨深度凭借的是操作人员的感觉和目视,可能存在打磨过深的情况,进而损伤电力电缆附件,降低电力电缆附件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打磨工作一般都是人工手持打磨工具进行手工打磨,工件固定在旋转主轴的卡爪上,操作人员对工件进行打磨,主轴在操作台上是固定不动的,操作人员不仅需要改变自身的位置对其进行打磨,而且需要弯腰向打磨装置内部深入来打磨内孔中较深的部位的缺陷。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电缆附件用橡胶制品打磨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夹持模块和作业模块,所述作业模块安装在所述夹持模块的一侧;

3、所述夹持模块包括安装在所述箱体内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设置有多个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安装在所述转动槽内以连接所述调节板和底板,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驱动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连接有夹持件;

4、所述作业模块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一侧。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槽为弧形槽,所述弧形槽设置在靠近所述主轴的一侧。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为三爪自定心卡盘。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驱动源、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驱动源的支架,所述驱动源通过主动轮连接所述从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所述从动轮连接,所述从动轮驱动连接所述主轴。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安装在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箱体内设置所述夹持模块,所述第二箱体内设置有所述作业模块。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上安装有第一箱门,所述第一箱门上设置有显示屏和功能按钮。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作业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内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操作台为垂直设置,所述挡板和所述操作台均为孔板。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箱体内设置有除尘模块,所述除尘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内的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和负压腔,所述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分别与所述负压腔连通,所述第一过滤腔设置在所述操作台的下方,所述第二过滤腔设置在所述挡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过滤腔内设置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腔内设置有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箱体顶部设置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下方安装有排风机,所述排风机连通所述负压腔。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箱体内设置有第一集尘盒和第二集尘盒,所述第一集尘盒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腔下方,所述第二集尘盒安装在所述第二过滤腔下方,所述第二箱体一侧设置有电源接口。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底部安装有多个调平座。

1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力电缆附件用橡胶制品打磨装置,在箱体内设置用于夹持电力电缆附件的夹持模块和用于对电力电缆附件用橡胶制品进行打磨操作的作业模块,夹持模块中调节板可在底板上转动,同时主轴和夹持件是位于调节板上的,当转动调节板,可带动夹持件、主轴、动力组件及打磨的电力电缆附件一同转动,操作人员可根据实际的需要打磨的位置,只需将调节板转动至合适、便于在操作台上方作业的角度或可看清内孔中较深的情况,并通过转动槽内的紧固件进行加固,从而进行打磨的作业。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旋转的调节板设置可使操作人员更方便的看清内孔中较深的情况并进行打磨,且可减少操作人员的移动频次和弯腰频次,适合操作人员多角度对电力电缆附件用橡胶制品进行打磨,避免出现打磨过深和对电力电缆附件的损伤,提高电力电缆附件的合格率,保证电气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力电缆附件用橡胶制品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夹持模块和作业模块,所述作业模块安装在所述夹持模块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缆附件用橡胶制品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槽为弧形槽,所述弧形槽设置在靠近所述主轴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缆附件用橡胶制品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为三爪自定心卡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缆附件用橡胶制品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驱动源、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驱动源的支架,所述驱动源通过主动轮连接所述从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所述从动轮连接,所述从动轮驱动连接所述主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缆附件用橡胶制品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安装在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箱体内设置所述夹持模块,所述第二箱体内设置有所述作业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电缆附件用橡胶制品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上安装有第一箱门,所述第一箱门上设置有显示屏和功能按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电缆附件用橡胶制品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内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操作台为垂直设置,所述挡板和所述操作台均为孔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电缆附件用橡胶制品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内设置有除尘模块,所述除尘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内的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和负压腔,所述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分别与所述负压腔连通,所述第一过滤腔设置在所述操作台的下方,所述第二过滤腔设置在所述挡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过滤腔内设置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腔内设置有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箱体顶部设置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下方安装有排风机,所述排风机连通所述负压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力电缆附件用橡胶制品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内设置有第一集尘盒和第二集尘盒,所述第一集尘盒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腔下方,所述第二集尘盒安装在所述第二过滤腔下方,所述第二箱体一侧设置有电源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缆附件用橡胶制品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底部安装有多个调平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电缆附件用橡胶制品打磨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置有夹持模块和作业模块,作业模块安装在夹持模块的一侧;夹持模块包括安装在箱体内的底板,底板上设置有调节板,调节板上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设置有多个紧固件,紧固件安装在转动槽内以连接调节板和底板,调节板上设置有动力组件,动力组件驱动连接有主轴,主轴连接有夹持件;作业模块包括操作台,操作台设置在底板的一侧。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使操作人员更方便的看清内孔中较深的情况并进行打磨,可减少操作人员的移动频次和弯腰频次,避免出现打磨过深和对电力电缆附件的损伤,提高电力电缆附件的合格率,保证电气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毕剑峰,邢晓昱,孙骏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三原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