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内应力消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38498发布日期:2024-02-20 20:31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内应力消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内应力去除装置,具体为一种金属内应力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1、所谓内应力,是指当外部荷载去掉以后,仍残存在物体内部的应力,它是由于材料内部宏观或微观的组织发生了不均匀的体积变化而产生的。现有的金属内应力去除装置多数直接对金属内应力进行振动去除,如现有的公开(公告)号cn215560541u,公开了一种金属内应力去除装置,包括机座、振动台和夹持架,所述机座一侧壁上设置有应力测试仪,所述应力测试仪中部设置有应变式传感器,所述应力测试仪一侧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机座下方通过螺钉连接有机盘,所述机盘下方通过螺钉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一侧设置有调节杆,所述机盘上方四角处设置有底管,所述底管上方设置有弹簧管,所述弹簧管上方设置有所述振动台,所述振动台下方通过螺钉连接有振动器。

2、上述公开的专利,通过两个可调节高度的夹持板,对金属构件顶部两侧进行下压固定,而当金属构件的长度较短,即金属构件的长度小于两个夹持板之间的间距长度时,两个夹持板无法同时对金属构件顶部两侧进行下压固定,只能对金属构件顶部一侧进行固定,那么会导致金属构件固定效果较弱,在振动时,容易摇晃撞击振动台,导致金属构件受损,因此需要研发一种金属内应力消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金属内应力消除装置,其包括:

4、防滑底座,所述防滑底座顶部四周设置有竖直的伸缩管,四个所述伸缩管的顶部共同设置有振动台,所述振动台的底壁中部设置有振动器;

5、滑槽,所述振动台的顶壁中部开设有横向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壁通过轴承座转动设置有横向的双头丝杆,所述双头丝杆左右两段的螺纹走向相反,所述滑槽的内腔左右对称滑动设置有滑块,且两个所述滑块分别被双头丝杆左右两段的杆身螺接贯穿,所述滑块的顶壁设置有侧边夹持板,两个所述侧边夹持板相靠近一面设置有横向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壁中心螺接贯穿设置有竖直的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下压夹板。

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金属内应力消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滑底座的顶部四周与振动台的底壁之间设置有竖直的弹簧,所述伸缩管的杆身间隙贯穿弹簧的中心。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金属内应力消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滑底座顶部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电性连接振动器。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金属内应力消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滑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应力测试仪,所述应力测试仪前侧设置有应变式传感器,所述应力测试仪电性连接应变式传感器。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金属内应力消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下压夹板的顶部凸出设置有竖直的滑杆,所述滑杆的杆身滑动贯穿固定板的顶壁。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金属内应力消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螺杆的顶部设置有手握盘一。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金属内应力消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双头丝杆的右端延伸转动贯穿振动台的右侧壁,且所述双头丝杆的右端设置有手握盘二。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把金属构件摆放在振动台上,根据金属构件高度与长度,通过手握盘二带动双头丝杆转动,调节两个滑块和侧边夹持板的间距,两个侧边夹持板对金属构件左右两端进行夹持固定,再通过手握盘一带动螺杆转动,从而调节下压夹板的高度,使得下压夹板下降对金属构件两端顶部进行下压固定,使得金属构件进一步被夹持固定,避免振动时金属构件摇晃撞击振动台,即不但可以对金属构件顶部进行固定,还可以对其两侧进行固定,从而方便固定更多造型的金属构件。



技术特征:

1.一种金属内应力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内应力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底座(100)的顶部四周与振动台(120)的底壁之间设置有竖直的弹簧(130),所述伸缩管(110)的杆身间隙贯穿弹簧(130)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内应力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底座(100)顶部设置有操作面板(150),所述操作面板(150)电性连接振动器(1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内应力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底座(100)的顶部设置有应力测试仪(160),所述应力测试仪(160)前侧设置有应变式传感器(170),所述应力测试仪(160)电性连接应变式传感器(1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内应力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夹板(260)的顶部凸出设置有竖直的滑杆(270),所述滑杆(270)的杆身滑动贯穿固定板(240)的顶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内应力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50)的顶部设置有手握盘一(2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内应力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丝杆(210)的右端延伸转动贯穿振动台(120)的右侧壁,且所述双头丝杆(210)的右端设置有手握盘二(29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的属于内应力去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内应力消除装置,包括防滑底座,防滑底座顶部四周设置有竖直的伸缩管,四个伸缩管的顶部共同设置有振动台,振动台的底壁中部设置有振动器;振动台的顶壁中部开设有横向的滑槽,滑槽的内侧壁通过轴承座转动设置有横向的双头丝杆,双头丝杆左右两段的螺纹走向相反,滑槽的内腔左右对称滑动设置有滑块,且两个滑块分别被双头丝杆左右两段的杆身螺接贯穿,滑块的顶壁设置有侧边夹持板,两个侧边夹持板相靠近一面设置有横向的固定板。该技术,不但可以对金属构件顶部进行固定,还可以对其两侧进行固定,方便固定更多造型的金属构件,避免振动时金属构件摇晃撞击振动台。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奇,林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天渥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5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