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研磨机的外齿圈上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51871发布日期:2023-11-07 00:33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研磨机的外齿圈上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双面研磨机,具体涉及一种双面研磨机的外齿圈上料结构。


背景技术:

1、双面研磨机一般通过外齿圈和内齿轮共同作用驱动行星轮在上下研磨盘之间移动,使得放置在行星轮上的工件得到研磨加工,授权公告号cn213889322u公开了上述双面研磨机结构,上料时,工人将工件从行星轮上取掉,然后更换为待加工工件,上下料时间长,双面研磨机停机时间长,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面研磨机的外齿圈上料结构,目的在于方便在内齿轮和外齿圈之间取出和放置行星轮,以缩短上下料时间。

2、一种双面研磨机的外齿圈上料结构,包括下研磨盘、行星轮、内齿轮和外齿圈,下研磨盘、内齿轮和外齿圈同心设置,下研磨盘位于内齿轮和外齿圈之间,行星轮位于下研磨盘的顶面上并与内齿轮和外齿圈啮合,外齿圈由优弧段和劣弧段拼接而成,所述优弧段固定设置,所述劣弧段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均为固定设置的固定座和伸缩缸,在固定座上沿竖向滑动设置有立柱,两个立柱分别位于劣弧段两端端部的正下方并与劣弧段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缸竖向设置且位于劣弧段中部的正下方,伸缩缸的伸缩杆与劣弧段的底面固定连接。

3、进一步为:优弧段和劣弧段拼接处的缝隙位于外齿圈的齿槽槽底。

4、进一步为:立柱的横截面为矩形,在固定座上固定连接有与立柱相匹配的滑套,所述滑套套设在立柱上并与之滑动配合。

5、进一步为:在劣弧段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向下开口的密封罩,立柱、滑套、固定座以及伸缩缸的伸缩杆均位于密封罩内。

6、进一步为:在外齿圈的下方沿外齿圈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固定设置的支撑柱,支撑柱固定设置,支撑柱的上端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贯穿设置在外齿圈上并与之滑动配合,在支撑柱的上端面和外齿圈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垫片,垫片活套在与其相应的连接杆上,连接杆的上端螺纹配合有螺帽,螺帽压持在外齿圈的顶面上。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伸缩缸和立柱实现劣弧段的稳定升降,保证劣弧段与优弧段组成完整的外齿圈,即方便行星轮从内齿轮和外齿圈之间取出和放入,又保证了行星轮在内齿轮和外齿圈之间移动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面研磨机的外齿圈上料结构,包括下研磨盘(3)、行星轮(1)、内齿轮(2)和外齿圈(4),下研磨盘(3)、内齿轮(2)和外齿圈(4)同心设置,下研磨盘(3)位于内齿轮(2)和外齿圈(4)之间,行星轮(1)位于下研磨盘(3)的顶面上并与内齿轮(2)和外齿圈(4)啮合,其特征在于:外齿圈(4)由优弧段(41)和劣弧段(42)拼接而成,所述优弧段(41)固定设置,所述劣弧段(42)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机构(6),升降机构(6)包括均为固定设置的固定座(64)和伸缩缸(65),在固定座(64)上沿竖向滑动设置有立柱(62),两个立柱(62)分别位于劣弧段(42)两端端部的正下方并与劣弧段(42)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缸(65)竖向设置且位于劣弧段(42)中部的正下方,伸缩缸(65)的伸缩杆(651)与劣弧段(42)的底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研磨机的外齿圈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优弧段(41)和劣弧段(42)拼接处的缝隙位于外齿圈(4)的齿槽槽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研磨机的外齿圈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立柱(62)的横截面为矩形,在固定座(64)上固定连接有与立柱(62)相匹配的滑套(63),所述滑套(63)套设在立柱(62)上并与之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研磨机的外齿圈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劣弧段(42)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向下开口的密封罩(61),立柱(62)、滑套(63)、固定座(64)以及伸缩缸(65)的伸缩杆(651)均位于密封罩(6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研磨机的外齿圈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外齿圈(4)的下方沿外齿圈(4)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固定设置的支撑柱(7),支撑柱(7)的上端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1),连接杆(71)贯穿设置在外齿圈(4)上并与之滑动配合,在支撑柱(7)的上端面和外齿圈(4)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垫片(73),垫片(73)活套在与其相应的连接杆(71)上,连接杆(71)的上端螺纹配合有螺帽(72),螺帽(72)压持在外齿圈(4)的顶面上。


技术总结
一种双面研磨机的外齿圈上料结构,包括下研磨盘、行星轮、内齿轮和外齿圈,下研磨盘位于内齿轮和外齿圈之间,行星轮位于下研磨盘的顶面上并与内齿轮和外齿圈啮合,外齿圈由优弧段和劣弧段拼接而成,优弧段固定设置,劣弧段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均为固定设置的固定座和伸缩缸,在固定座上沿竖向滑动设置有立柱,两个立柱分别位于劣弧段两端端部的正下方并与劣弧段固定连接,伸缩缸竖向设置且位于劣弧段中部的正下方,伸缩缸的伸缩杆与劣弧段固定连接。通过伸缩缸和立柱实现劣弧段的稳定升降,保证劣弧段与优弧段组成完整的外齿圈,即方便行星轮从内齿轮和外齿圈之间取出和放入,又保证了行星轮在内齿轮和外齿圈之间移动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进,林应生,朱建伟,张新磊,安静波,黄鑫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乡市至德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