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实心电机转子的铁-铜-锰-硼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284294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造实心电机转子的铁-铜-锰-硼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异步实心电机转子的合金材料,特别是一种粉末烧结Fe-Cu-Mn-B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目前用于制造实心电机转子的材料有电工纯铁、低碳钢和Ni-Fe合金,使用电工纯铁和低碳钢制造的实心异步电机,机械特性差,而Ni-Fe合金含有大量昂贵的镍,因此都不能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地推广应用。
日本专利“昭56-51806”,提出在用熔炼法制取自保继电器接点材料(Fe-3~25Cuwt%合金)时,添加30.1~0.3wt%Mn作脱氧剂,以降低Fe-Cu合金中的O含量。日本专利“昭58~177436”和“昭56-20142”均是烧结Fe-Cu-C系和Fe-Cu-Mo-Cr系合金时,为了提高烧结体密度而添加微量B,其含Cu量均在10wt%以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成分简单、成本低、密度高的合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从而使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改善。用此合金制造的实心电机转子,其机械特性有显著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之以下的技术方案达到。制造实心电机转子的Fe-Cu合金材料,特点是在Fe-20Cu合金的基础上添加0.1~1.2wt%Mn和0.05~0.5wt%B,构成Fe-20Cu-Mn-B的四元合金。
根据实心电机的起动和工作特性,使用低导磁率和低电阻率的材料较好,因为Fe-Cu合金可以通过改变Cu含量来改变合金的导磁率和电阻率。而Cu在Fe中的溶解度小(1477℃时,Cu在Fe中的饱和溶解度为10wt%),二者之间存在比重差,若用熔铸法生产将产生成分偏析,故本发明采用粉末冶金法生产,以还原铁粉代替电解铁粉。
Fe-Cu二元合金的相对导磁率μr和电阻率ρ随着Cu含量的增加而同步下降,使μr值和ρ值的调节和控制困难,本发明以中间合金的形式添加Mn和B,这不仅能调节Fe-Cu合金μr值和ρ值,而且能提高合金的密度,使合金电、磁和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合金元素Mn和B都能抑制Fe与Cu的互扩散,使合金的铁磁相面积增加,非导磁的顺磁相面积减少,从而使μr值增加,Mn与B都能和Fe、Cu形成固溶体,使ρ值稍有升高,可以通过添加不同的Mn和B来调节和控制μr值和ρ值,表1是Mn、B对μr值和ρ值影响的实例。
合金 μr(H=104A/M) ρ(1×10-7Ω-M)Fe-20Cu34.81.476
Fe-20Cu-Mn45.31.63Fe-20Cu-B44.01.6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该合金以普通的还原铁粉末代替电解铁粉,具有成分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可以通过改变Mn、B含量有效地调节合金的μr值和ρ值。为改变实心电机的机械特性,和扩大实心电机的工业应用开障了广阔的前景。
参见

图1为合金的烧结是液相烧法,温度为1090℃-1150℃,时间为1-12hr;烧结温度过低,合金化和致密化速度都很慢;过高会出现Cu的渗漏。烧结时间短,则达不到合金化目的;过长生产效率低、能耗大、成本高。为获得良好的电、磁性能,合金还必须在200~1000℃下时效2~10小时。选择良好的工艺条件,少以获得密度大于7.38/cm,μr值为50~52.5,ρ值为1.18~1.364×10-7Ω-M,为376-449MPa的合金,用该合金制造的实心电机,其起动转矩比铁转子大1.5~2倍。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制造实心电机转子的Fe-Cu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在Fe-20Cu合金基础上添加0.1~1.2wt%Mn和0.05~0.5wt%B,构成Fe-20Cu-Mn-B四元合金。
2.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心电机转子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以中间合金形压加入Mn和B;b.以还原铁粉代替电解铁粉;c.合金的烧结制度为1090~1150℃烧结时间为1~12小时;d.合金热处理温度为200~1000℃,时间为2~10hr。
全文摘要
本发明系一种用于制造实心电机转子的Fe-Cu-Mn-B四元合金,这种合金可以通过改变Mn80B的含量有效地调节和控制合金的μr值和P值,以满足制造不同功率的中、小型实心电机的需要,用该合金制造的实心电机,其起动力矩比普通铁转子电机大1.5-2倍。
文档编号C22C38/16GK1034586SQ8810042
公开日1989年8月9日 申请日期1988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1988年1月25日
发明者隋永江, 何宝山, 陆艾华, 王兴庆, 胡康银, 王定宇 申请人:上海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