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渗碳自控系统滴注执行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0044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体渗碳自控系统滴注执行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新型属于热处理行业中金属表面气体渗碳自控系统滴注执行机构。目前渗碳自控系统采用的滴注执行机构有两类一是在普通手控滴注管路中加上电磁阀,这类机构普遍被认为控制精度差,滴量受炉气压力及液体落差影响,有的单位为保证精度,另行设计出滴数反馈系统;二是采用步进电机驱动的注射泵(或计量泵),这类机构成本高,结构复杂,滴量少时有死区,而且成套装置在国内没有形成商品化,用户需自行研制其联接驱动装置。上述两类机构的共同缺点是,在整个控制周期内滴数不是稳定均匀的。
本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两类机构的不足,提供一种简便易行、准确可靠、滴数均匀的渗碳自控系统高精度滴注执行机构。
本新型所述的气体渗碳滴注执行机构主要由输液管(2)、电磁阀(3)、双头空心螺栓(4)、针形阀(5)和细铜管(6)组成,输液管接在电磁阀的输入端,电磁阀的输出端由双头空心螺栓与倒置的针形阀联接,细铜管接在针形阀的出口。
使用本机构需采用脉冲控制方式,将电磁阀开启时间缩短到15~20毫秒,以达到每次动作仅滴入一滴滴注剂的目的。调节量为电磁阀动作频率,实际上等效于滴数控制。
本机构工作时,储液罐(1)中的滴注剂在重力作用下流经输液管(2)到达电磁阀输入端,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阀电源线(7)两端交流电源的通断,从而控制电磁阀的动作使滴注剂按要求数量通过电磁阀。之后滴注剂在其自重所产生的压力及电磁阀所产生的推力共同作用下,流经空心双头螺栓到达针形阀,经针形阀再次调节流量后通过细铜管滴入炉内。
本机构特点是1、在电磁阀控制滴注管路中引入针形阀,可以灵活地调节滴量,不必采用通常的改变自控滴注管路中滴入铜管口径或形状的方法,括大了本机构的适用范围。2、针形阀后端另接一段铜管可以排除手控滴注管路中针形阀使用时常见的由于气隙效应产生气泡改变滴量的缺陷。3、针形阀与电磁阀直接联接,减少两者之间管路材料的弹性扩张及滴注剂在这段管路中的压力变化,保证滴数与电磁阀动作完全一致,排除了死区现象。4、针形阀倒置,消除了长时间使用易产生的堵塞与积垢,提高了自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5、配合以缩短开启时间的脉冲控制方式,改被动的靠滴注剂自重滴入为主动推动滴注剂的滴入过程,减少了炉压及滴注剂落差对滴入量的影响。6、应用本机构并采用脉冲控制方式,在整个控制周期内的滴数达到稳定均匀。
本机构实施例在气体渗碳微机自控系统上使用本机构,由微机或手动式滴控仪发出脉冲信号控制电磁阀的动作,滴数可稳定控制在每60秒1滴至每秒5滴范围内,加上针形阀的调节作用可适应炉型、炉规格及装炉量的变化;由于改变了电磁阀与针形阀之间的联接材料及联接方式,保证了滴数与脉冲控制信号完全一致,使整个控制周期内滴数达到均匀,进而提高了炉气成分的稳定性;电磁阀的快速动作推动了滴注剂的滴入过程,显著地减少了储液罐中滴注剂液面落差变化对滴量的影响,而且在滴量少时无死区现象;特别是针形阀以与传统方式截然不同的倒置形式安装后,消除了滴量不稳定及长期使用后滴量改变的现象,减少了对滴注系统的手动干预。从而成功地实现了炉气碳势的高精度控制。
本新型与已知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该机构采用通用滴控元器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维修方便。
2、该机构采用脉冲控制方式,在整个控制周期内滴数均匀,提高了炉气成分稳定性。
3、该机构能够消除气泡、堵塞、积垢等现象,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图1为机构位置图。
图2为机构装配图。
图中(1)为储液罐,(2)为输液管,(3)为电磁阀,(4)为双头空心螺栓,(5)为针形阀,(6)为内径1~3mm的铜管,(7)为电磁阀控制电源线,(8)为密封胶垫。
权利要求1.一种气体渗碳自控系统滴注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机构主要由输液管(2)、电磁阀(3)、双头空心螺栓(4)、针形阀(5)和细铜管(6)组成。所述的输液管接在电磁阀输入端,电磁阀的输出端由双头空心螺栓与倒置的针形阀联接,细铜管接在针形阀的出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处理行业中金属表面气体渗碳自控系统滴注执行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机构由输液管、电磁阀、双头空心螺栓、针形阀和细铜管等组成。本新型的特征是在滴注管路中将电磁阀与倒置的针形阀紧密联接,细铜管接在针形阀的出口,消除了同类机构常见的气泡、堵塞、积垢死区等现象。配合以脉冲控制方式,用本机构可以稳定滴数,实现可靠的高精度碳势控制。本机构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维修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C23C8/20GK2068100SQ9020067
公开日1990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1990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1990年1月15日
发明者李建桥, 孙一唐, 王连伍 申请人:吉林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