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果壳活性炭活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146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环保果壳活性炭活化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活性炭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环保果壳活性炭活化炉。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多种工业及环保行业的重要物资,国内外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其中果壳活性炭尤为紧俏,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我国从前苏联引进了斯列普煤质活化炉,由于该炉投资过大,六十年代末我国自行设计了288型活化炉,专门生产以果壳为原料不定型的粒状活性炭活化炉,该炉在技术上处世界领先位置,先后出口到泰国、越南、斯里兰卡等东南亚国家,这种炉的不足之处是结构复杂,投资较大、建设期长,操作条件要求严格,耗能大,产量低,产品成本高,对环境有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炉型小、产品道少,产量高、质量好、投资少、无污染的环保果壳活性炭活化炉。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主要由炉本体、上连烟道、炉基础、烟道总闸阀、废气、蒸汽、空气切换阀、烟道和烟囱等部装置组成的果壳活性炭活化炉,其特点是在炉本体内设置两个相邻的半炉,每个半炉用21种类型耐火砖砌成40~80个产品道和水平通气道,产品道设为弧形,在炉本体和烟囱之间设置了热交换室,热交换室外墙用红机砖,热交换室内墙用粘土耐火砖,中间用硅藻土耐火砖砌成两室,两室分别通过上连烟道与活化炉相通,在热交换室底部和两个废气、蒸汽、空气切换阀之间装配有二台蒸汽泵;蒸汽泵和喷射管连接并与热交换室和烟道相通;热交换室是贮存活化炉运行过程中所排放的热量,加热进入活化炉的锅炉蒸汽,将蒸汽的温度提高到900~1100℃;弧形产品道由五、六、七、七 A、八、九、十一、十二号粘土砖构成弧形,五号粘土砖左上角为半“凹”字形,右下角为圆弧形,其余面为平面;六号粘土砖两端为“凸”字形,右段为“伞”形,顶部为弧形,两个斜面为弧形面,底面中间为半圆形,其余各面为平面;七号粘土砖,两端左上角为半“凹”槽形,右下角为弧形,右段为向左半个“伞”形,顶部为弧形,两个斜面为弧形面,其余面为平面;七A粘土砖两端右上角为半个“凹”槽形,左下角为圆弧形,左段为向左半个“伞”形,顶部为弧形并高出一凸台,两个斜面为弧形面;八号粘土砖,两端和中间为“凸”字形,左右中间两段为“伞”形,伞形顶部为弧形,两个斜面为弧形面,整个砖下面为半圆形;九号粘土砖,两端和中间右上角为半个“凹”槽形,右下角为弧形,左右中间两段为向左半个“伞”形,顶部为弧形并高出一凸台,下部为弧形;十一号粘土砖,两端和中间的左上角为半个“凹”槽形,右下角为弧形,左右中间两段为半个“伞”形,顶部为平面,下面和右面为弧形面;十二号粘土砖,左段和右端的左上角为半个“凹”槽形,右下角为弧形,右段为半个“伞”形,顶部为平面,下面和右面为弧形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活化炉炉型小,产品道少,产品道由直形改为弧形,使原料流畅,炉内填装原料的量加大了,使其产量高,投资少,在烟道和活化炉之间,安装了蒸汽回收泵,并以蒸汽为动力,将50%排放的废气回收后再度导入热交换室,既减小了废气中CO2的排放量,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炉内CO2气体增多,炭在活化时,得到CO2气体保护,减少原料消耗,同时减少了蒸汽耗量,提高了炉温和炉压,气体对物料的渗透能力和活化深度有所增强,保证和提高了活性炭的质量,同时提高了炉子的使用安全性,由于炉型小,配套的锅炉等设备减小,因而配套设备的投资少,能耗低,功效显著提高。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


图1示环保果壳活性炭活化炉主视图。
图2示图1的俯视图。
图3示图1的A-A剖面图。
图4示图2的B-B部面图。
图5示图2的C-C剖面图。
图6示图5的D-D剖面图。
图7示图5的E-E剖面图。
图8示图2的蒸汽泵的部件主视图。
图9示图8的俯视图。
图10示图3的五号砖立体图。
图11示图10的主视图。
图12示图10的俯视图。
图13示图10的左侧视图。
图14示图3的六号砖立体图。
图15示图14的主视图。
图16示图14的俯视图。
图17示图14的仰视图。
图18示图15的F-F剖视图。
图19示图3的七号砖立体图。
图20示图19的主视图。
图21示图19的俯视图。
图22示图19的仰视图。
图23示图20的G-G剖视图。
图24示图3的七A号砖立体图。
图25示图24的主视图。
图26示图25的俯视图。
图27示图25的仰视图。
图28示图25的H-H剖视图。
图29示图3的八号砖立体图。
图30示图29的主视图。
图31示图30的俯视图。
图32示图30的仰视图。
图33示图31的I-I剖视图。
图34示图3的九号砖立体图。
图35示图34的主视图。
图36示图35的俯视图。
图37示图35的仰视图。
图38示图36的J-J剖视图。
图39示图3的十一号砖立体图。
图40示图39的主视图。
图41示图40的俯视图。
图42示图40的仰视图。
图43示图41的K-K剖视图。
图44示图3的十二号砖立体图。
图45示图44的主视图。
图46示图45的俯视图。
图47示图45的仰视图。
图48示图45的L-L剖视图。
图中,1-炉本体;2-上连烟道;3-热交换室;4-炉基础;5-烟道总闸阀;6-废气、蒸汽、空气切换阀;7-烟道;8-烟囱;9-梯子;10-蒸汽泵;11-平台;12-喷射管;13-钢立柱;14-隔断墙;15-硅酸铝耐火纤维毡;16-钢筋砼土圈梁;17-内墙;18-外墙;19-槽钢;20-取压管;21-工字钢;22-配风管预制块;23-角铁;24-热电偶孔预制块;25-看火孔预制块;26-反回风机管道接管;27-煤气烧嘴装置;28-产品道;29-水平通气道;30~37-五、六、七、七A、八、九、十一、十二号粘土砖;38-第7~43奇数层砖排列位置;39-第6层砖排列位置;40-第44层砖排列位置;41-钢筋砼梁;42-热交换室外墙;43-硅藻土砖;44-热交换室内墙;45-半热交换室;46-一号角铁;47-管路接头;48-室隔断墙;49-粘土耐火砖;50-蒸汽管;51-下料装置;1~49-炉内砖的层数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该活化炉主要由炉本体1、上连烟道2、炉基础4、烟道总闸阀5、废气、蒸汽、空气切换阀6、烟道7和烟囱8等部装置组成,其特点是在炉本体1内设置两个相邻的半炉,每半炉用21种类型耐火砖砌成40-80个产品道28和水平通气道29,产品道28设为弧形;在炉本体1和烟囱8之间设置了外墙用红机砖,内墙用粘土耐火砖,中间用硅藻土砖砌成,热交换室3室内用隔断墙48隔成两室45,通过上连烟道2分别与活化炉相通,在热交换室3底部,两个废气蒸汽空气切换阀6之间装配有二台蒸汽泵10,蒸汽泵10与喷射管12连接并与水蒸汽管50和烟道7相通;热交换室3是贮存活化炉运行过程中所排放的热量,加热进入活化炉的锅炉蒸汽,将蒸汽的温度提高到900-1100℃。弧形产品道28(见附图3)由五、六、七、七A、八、九、十一、十二号粘土砖30-37构成,五号粘土砖30(附图10-13),五号粘土砖左上角为半“凹”槽形,右下角为圆弧形,其余各面为平面;六号粘土砖31(附图14-18)两端为“凸”字形,右段为“伞”形,伞形顶部为弧形,两个斜面为弧形面,底面中间为半圆形,其余各面为平面;七号粘土砖32(见附图19-23)两端左上角为“凹”槽形,右下角为弧形,右段为向左半个“伞”形,顶部为弧形,两个斜面为弧形面,其余面为平面;七A粘土砖33(见附图24-28)两端右上角为半个“凹”槽形,左下角为圆弧形,左段为向右半个“伞”形,顶部为弧形,并高出一凸台,两个斜面为弧形面;八号粘土砖34(见附图29-33)两端和中间为“凸”字形,左右中间两段为“伞”形,伞形顶部为圆弧形,两个斜面为弧形面,整个砖下面为半圆形;九号粘土砖35(见附图34-38)两端和中间左上角为半个“凹”槽形,右下角为弧形,左右间两段为向左半个“伞”形,顶部为弧形并高出一凸台,下部为弧形,十一号粘土砖36(见附图39-43)两端和中间的左上角为半个“凹”槽形,左下角为弧形,左右中间两段为半个“伞”形,顶部为平面,下面和右面为弧形面;十二号粘土砖37(见附图44-48)左段和右端的左上角为半个“凹”槽形,右下角为弧形,右段为半个“伞”形,顶部为平面,下面和左面为弧形面。
炉本体1,见附图1、2、5,为160个产品道28组成,外墙18用红砖砌成,内墙17用粘土耐火砖,隔断墙14在炉中间用耐火砖砌成,内墙17与外墙18之间夹有硅酸铝耐火纤维毡15,增强活化炉的保温性和缓冲炉本体1内外层因材质不同引起的热应变,为了增加炉本体1的强度在炉本体1四周固定有槽钢19和工字钢20,在炉本体1的底部外侧设有钢筋砼土圈梁16上部设有炉顶砼土平台圈梁,炉底部内侧装配取压管20;炉本体1的左右两侧设有配风孔预制块22用角钢23加固与蒸汽系统连接,炉底设有下料装置51,在炉本体1的两侧还装配有看火孔预制块25和热电偶孔预制块24;炉本体1建在炉基础4和钢立柱13上,炉的一侧装配有梯子9和平台11,炉本体1内用粘土耐火砖砌成隔断墙14,把炉体内分成两个相邻的半炉(见附图3),在右侧墙壁上装配反回风机管道接管26,在两个侧壁上装配煤气烧嘴27。
炉内的两个半炉,每个半炉用21种类型的耐火砖砌成1-49层,形成了80个产品道28和48个水平通气道29,五、六、七、七A、八、九、十一、十二粘土耐火砖30-37装配位置分别在7-43奇数层,6层、44层砖排列位置38、39、40层中(见附图3所示)。由这些砖形组成了弧形产品道28,使原料运行流畅,炉内填装原料增加,使其产量大大提高。
热交换室3(见附图5、6、7),其用途是贮存活化炉运行过程中所排放的热量,用来加热进入活化炉蒸汽,将水蒸汽的温度提高到900-1100℃,作为活化介质,热交换室3的外型尺寸为长×宽×高=1650mm×4593mm×8930mm,热交换室外墙42用红机砖,内墙44用耐火砖,中间用硅藻土火砖43,室隔断墙48用耐火砖隔成两个热交换室45,通过上连烟道2分别与活化炉相通,墙体内设有五个钢筋砼梁41和一号角铁46,在墙体一侧装配管路接头47,与系统相连。
热交换室3内用粘土耐火砖49砌成格子,分别与进入的水蒸汽充分接触,进行热交换,生产中右半炉加入蒸汽时称为冷却半炉,左关闭炉配风,称为加热半炉,并排放尾气,每隔半小时,左右半炉相互交换冷热工作程序一次,左半炉排放尾气时,由右半炉蒸汽泵将左半炉的尾气回收并进入右半炉的热交换室内,右半炉排放尾气时,由左半炉蒸汽泵回收送入右半炉内,每半小时互换一次,尾气回收率可达55%,尾气大部分是水蒸汽很少的CO2及CO气体,其尾气的温度可达280℃,与120℃的锅炉蒸汽混合输入热交换室3,可减少热交换室3的降温同时提高了活化室100多度的温度,使活化室保持较高的稳定的温度,增加了活化时间,提高了活化质量,可提前卸出,增加了产量。
该活化炉的生产工艺流程原料投入→二次炭化→活化→冷却→卸出→产品。
160个产品道28的活化炉与288个产品道的活化炉各项指标对比如下表

权利要求
1.一种环保果壳活性炭活化炉,由炉本体(1)、上连烟道(2)、炉基础(4)、烟道总闸阀(5)、废气、蒸汽、空气切换阀(6)、烟道(7)和烟囱(8)等部件装置组成,其特征在炉本体(1)内设置的两个相邻的半炉,每个半炉用21种类型耐火砖砌成40~80个产品道(28)和水平通气道(29),产品道(28)设为弧形,在炉本体(1)和烟囱(8)之间设置了热交换室(3)热交换室外墙(42)用红机砖,热交换室内墙(44)用粘土耐火砖,中间用硅藻土砖(43)砌成两室(45),两室(45)分别通过上连烟道(2)与活化炉相通,在热交换室(3)底部和两个废气、蒸汽、空气切换阀(6)之间装配有二台蒸汽泵(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果壳活性炭活化炉,其特征在于蒸汽泵(10)和喷射管(50)连接并与热交换室(30)和烟道(7)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果壳活性炭活化炉,其特征在于弧形产品道(28)由五、六、七、七A、八、九、十一、十二号粘土砖构成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果壳活性炭活化炉,其特征在于五号粘土砖(30)左上角为半“凹”字形,右下角为圆弧形,其余面为平面;六号粘土砖(31)两端为“凸”字形,右段为“伞”形,顶部为弧形,两个斜面为弧形面,底面中间为半圆形,其条各面为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果壳活性炭活化炉,其特征在于七号粘土砖(32),两端左上角为半“凹”槽形,右下角为弧形,右段为向左半个“伞”形,顶部为弧形,两个斜面为弧形面,其余面为平面;七A粘土砖(3 3)两端右上角为半个“凹”槽形,左下角为圆弧形,左段为向左半个“伞”形,顶部为弧形并高出一凸台,两个斜面为弧形面,八号粘土砖(34),两端和中间为“凸”字形,左右中间两段为“伞”形,伞形顶部为圆弧形,两个斜面为弧形面,整个砖下面为半圆形;九号粘土砖(35),两端和中间右上角为半个“凹”槽形,右下角为弧形,左右中间两段为向左半个“伞”形,顶部为弧形并高出一凸台,下部为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果壳活性炭活化炉,其特征在于十一号粘土砖(36),两端和中间的左上角为半个“凹”槽形,右下角为弧形,左右中间两段为半个“伞”形,顶部为平面,下面和右面为弧形面,十二号粘土砖(37),左段和右端的左上角为半个“凹”槽形,右下角为弧形,右段为半个“伞”形,顶部为平面,下面和右面为弧形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果壳活性炭活化炉,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室(3)是贮存活化炉运行过程中所排放的热量,加热进入活化炉的锅炉蒸汽,将蒸汽的温度提高到900~110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活性炭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环保果壳活性炭活化炉,由炉本体(1)、上连烟道(2)、炉基础(4)、烟道总闸阀(5)、废气、蒸汽、空气切换阀(6)、烟道(7)和烟囱(8)等部件装置组成,蒸汽泵(10)和喷射管(50)连接并与热交换室(30)和烟道(7)相通,弧形产品道(28)由五、六、七、七A、八、九、十一、十二号粘土砖构成弧形,热交换室(3)是贮存活化炉运行过程中所排放的热量,加热进入活化炉的锅炉蒸汽,将蒸汽的温度提高到900~1100℃,配套设备的投资少,能耗低,功效显著提高。
文档编号C01B31/00GK1736860SQ20051004624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4日
发明者何跃, 盛隆厚, 李清泽, 张铁英, 戴洪娟, 杜维春, 赵立仁 申请人: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阜新分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