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三聚氰胺副产物联合制碱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9394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三聚氰胺副产物联合制碱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联合制碱工艺及三聚氰胺副产物综合利用领域。技术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我国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内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我国化工行业来说,将进入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的新阶段。化工企业的发展要立足国际市场竞争,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纯碱、氯化铵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丁原料,在轻工、医药、建材、造纸、皮革、纺织、肥料等行业中应用十分广泛。目前世界上纯碱、氯化铵市场需求增长很快,2001年一2007年平均需求增长率在11.17%。目前,世界上生产纯碱、氯化铵装置都是以合成氨联碱法、氨碱法、天然碱法三种方法。其三种方法是投资大、废水和废渣量大、成本较高。我们研制的三聚氰胺副产碳化氨水.氯化钠为原料联合生产纯碱.氯化铵,其联产工艺具有投资省、成本低、质量优及充分利用凯威三聚氰胺副产碳化氨水达到节能减排、循环利用,提高企业的循环经济等优点。
以三聚氰胺副产碳化氨水.氯化钠为原料,三聚氰胺副产碳化氨水、氯化钠为工艺联合生产纯碱、氯化铵工艺的产品方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技术政策、产品结构和国家环保政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三聚氰胺副产物碳化氨水,提供一种循环生产纯碱和氯化铵的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一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联合制碱法新工艺,其特点
是,其步骤如下
联合制碱法又称以三聚氰胺副产碳化氨水,氯化钠为原料联合生产纯碱、氯化铵联产法。是以碳化氨水经氨碳分离装置分别制成高纯度的氨气、二氧化碳气.解吸水及外购氯化钠为原料循环生产纯碱和氯化铵的方法。循环系统的载体为母液,他连续吸收原料氨、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不断的生产出纯碱和氯化铵产品。联合制碱法分为两个生产过程,第一过程为纯碱生产过程,简称制碱过程,第二过程为氯化铵生产过程,简称制铵过程,两个过程构成一个循环系统。
将碳化氨水经氨碳分离后制成氨气、二氧化碳气、解吸水(氨气、二氧化碳气送联碱装置)(解吸水一部分送三聚氰胺装置)。
制碱过程是在制铵过程送来的MII,经吸氨器吸氨后制成AII,在碳化塔内与塔底通入的二氧化碳气
逆流接触,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冷却后析出碳酸氢钠。然后将碳酸氢钠晶体滤出,送入煅烧炉煅
烧成轻质纯碱(简称轻灰),滤出的母液称MI,送去二过程制铵。
制铵过程是将制碱过程送来的M I经吸氨器吸氨后制成A I ,经冷却降温后在冷析结晶器中析出氯化铵,再在盐析结晶器中连续加入精制盐,根据同离子效应进一步析出氯化铵,冷析部分直接过滤干燥包装成精铵产品;盐析部分经稠厚后继续冷析,然后再过滤干燥包装成浓铵产品,盐析溢流液成为MII,再循环至一过程制碱。
权利要求
1、一种联合制碱法新工艺,其特征在于,以三聚氰胺副产碳化氨水,氯化钠为原料联合生产纯碱、氯化铵联产法。是以碳化氨水经氨碳分离装置分别制成高纯度的氨气、二氧化碳气、解吸水及外购氯化钠为原料循环生产纯碱和氯化铵的方法。循环系统的载体为母液,他连续吸收原料氨、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不断的生产出纯碱和氯化铵产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制碱法新工艺,其特征在于,三聚氰胺反应后的气体经 热气过滤器中除去副产物和催化剂粉尘。除尘后的洁净气体去铺集器,在铺集器中三聚氰胺 粗品从气相中结晶析出, 一个周期后出料(三聚氰胺粗品然后去精制),分离出的氨气、二氧 化碳气混合气再经洗涤塔洗涤、冷却后制成碳化氨水送氨碳分离装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联合制碱法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氨碳分离装置是将含NH3 和C02的三聚氰胺碳化氨水,通过分离、解吸、洗涤及压縮等物理、化学过程,分别制成高纯 度的氨气Z液氨、二氧化碳气、解吸水。液氨送三聚氰胺装置作为三聚氰胺装置生产的辅物 料,氨气、二氧化碳气送联碱装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联合制碱法新工艺,其特征在于,联合制碱法分为两个 生产过程,第一过程为纯碱生产过程,简称制碱过程第二过程为氯化铵生产过程,简称制铵 过程,两个过程构成一个循环系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三聚氰胺副产物碳化氨水,提供一种循环生产纯碱和氯化铵的方法。联合制碱法又称以三聚氰胺副产碳化氨水,氯化钠为原料联合生产纯碱、氯化铵联产法。是以碳化氨水经氨碳分离装置分别制成高纯度的氨气、二氧化碳气、解吸水及外购氯化钠为原料循环生产纯碱和氯化铵的方法。循环系统的载体为母液,他连续吸收原料氨、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不断的生产出纯碱和氯化铵产品。联合制碱法分为两个生产过程,第一过程为纯碱生产过程,简称制碱过程,第二过程为氯化铵生产过程,简称制铵过程,两个过程构成一个循环系统。
文档编号C01D7/04GK101643225SQ20081013894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4日
发明者姜建壮, 孙建之, 杨玉芬, 盖国胜, 翟冠杰, 翟译晨 申请人:翟冠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