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的臭氧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9235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管状的臭氧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发生装置,特别是一种管状的臭 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习知的小型臭氧发生器大都采用电晕法产生臭氧,其工作原理主 要是,在两块相隔一定距离的电极板之间加上交变的高压电源,两极 板之间放置玻璃或陶瓷等介电体,当交变高压电作用于两极时,极板 间将发生放电现象,此时放电空间流动的氧气在放电作用下发生分解 反应,出现游离的氧原一子,氧原子再与氧气反应生成臭氧。例如专
利号为"99236775.1"的我国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导气式臭氧发生管的 技术方案,其主要结构包括管状的金属外壳,在金属外壳的二端安装 有绝缘塑帽,在塑帽上设置有通气口,在一端的塑帽上设置有铜极接 线端子;在金属外壳管内的轴线上安装有一只密封的玻璃管,玻璃管 的二端设置有绝缘安装座,安装座固定在金属外壳的内壁面上;在玻 璃管中设置有铜极片,铜极片与塑帽上的铜极接线端子相连接;在金 属外壳的内壁面安装有铝网,铝网与金属外壳相连接,金属外壳为铝 极接线端。上述专利克服了普通臭氧发生管只能开放式产生臭氧的缺 陷,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有待改进之处,上述臭氧发生管的结构复 杂,体积较大,从而导致臭氧输出不稳定,产生的臭氧的纯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 臭氧输出稳定、质量可靠的管状臭氧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状的臭氧发生器,包括作为介电体的玻璃管,玻璃 管的内、外侧分别是内、外电极,所述内电极是外径略小于玻 璃管内径的圆钢,内电极在靠近两头的圆周上各设有环形凹 槽,凹槽上设有密封圈,玻璃管与内电极之间间隙由两头的密 封圈前后封闭,形成臭氧发生腔,所述内电极的前后端还分别 设有气体通道,气体通道的外开口位于内电极端面,气体通道 的内开口位于密封圈内侧的内电极表面,所述外电极是紧密包 覆于玻璃管外表面的电极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内电极是实心圆钢,玻璃管与 内电极之间间隙由两头的密封圈,在通电工作时,由于内、外 电极之间的距离小,而内外电极之间相对应的面积则比较大, 因此,利用本装置制备臭氧时不仅速度快,而且臭氧输出稳定, 其纯度也比较高,同时也更便于控制;此外,本设计在发生器的两头
利用密封圈来形成臭氧发生腔,有效减少了产品的外型尺寸,使
结构更紧凑;另外,本产品由于使用圆钢作为内电极,并且圆 钢占据了玻璃管内部的大部分空间,大大提高了产品在工作时 的散热效果,使产品的质量更可靠。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内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臭氧发生器的应用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 一种管状的臭氧发生器,包括作为介电体 的玻璃管l,玻璃管1的内、外侧分别是内、外电极2、 3,所 述内电极2是外径略小于玻璃管1内径的圆钢,内电极2在靠 近两头的圆周上各设有环形凹槽21,凹槽21上设有密封圈4, 玻璃管1与内电极2之间间隙由两头的密封圈4前后封闭,形 成臭氧发生腔,所述内电极2的前后端还分别设有气体通道22, 气体通道22的外开口 23位于内电极端面,气体通道22的内 开口 24位于密封圈内侧的内电极表面,所述外电极3是紧密 包覆于玻璃管1外表面的电极片。工作时,将内、外电极2、 3 连接交变的高压电源,由于内、外电极之间的距离小,而内外电 极之间相对应的面积则比较大,因此,利用本装置制备臭氧时 不仅速度快,而且臭氧输出稳定,臭氧的纯度也比较高,同时也更 便于控制;此外,本设计在发生器的两头利用密封圈来形成臭氧发 生腔,有效减少了产品的外型尺寸,使结构更紧凑。另外,本 产品由于使用圆钢作为内电极,并且圆钢占据了玻璃管内部的 大部分空间,大大提高了产品在工作时的散热效果,使产品的质量更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外电极3可以是任何导电的是柔性金属片, 如可以用柔软度好、效率高、不易氧化的铜电极片,类似的, 所述外电极也可以是不锈钢电极等其它材料。
为了更好保护外电极,所述外电极3的表面覆盖有绝缘层5。
进一步,所述内开口 24在内电极上是径向贯穿的通孔, 该设计不仅方便加工制造,同时也令气体流动更顺畅,除此以 外,根据产品的需要,也可设置多个交叉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臭氧发生器通常与产生交变电压的高压电 源配全安装,本设计在外开口 23处设置有塑胶接头6,在装配
时方便固定,由于本臭氧发生器的体积小,产品在生产装配时, 可将管体与电源一起封装在小型安装盒7中,利用伸出来的塑
胶接头6来外接其它管道,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 体积小,产品可广泛适用于各种于饮水机、空调等电器设备。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 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是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本 实用新型的目的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 一种管状的臭氧发生器,包括作为介电体的玻璃管(1),玻璃管(1)的内、外侧分别是内、外电极(2、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2)是外径略小于玻璃管(1)内径的圆钢,内电极(2)在靠近两头的圆周上各设有环形凹槽(21),凹槽(21)上设有密封圈(4),玻璃管(1)与内电极(2)之间间隙由两头的密封圈(4)前后封闭,形成臭氧发生腔,所述内电极(2)的前后端还分别设有气体通道(22),气体通道(22)的外开口(23)位于内电极端面,气体通道(22)的内开口(24)位于密封圈内侧的内电极表面,所述外电极(3)是紧密包覆于玻璃管(1)外表面的电极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状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外电极(3)是柔性金属片。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状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外电极(3)铜电极片。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状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外电极(3)的表面覆盖有绝缘层(5)。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状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内开口 (24)在内电极上是径向贯穿的通孔。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状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外开口 (23)套设有塑胶接头(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状的臭氧发生器,包括作为介电体的玻璃管,玻璃管的内、外侧分别是内、外电极,所述内电极是外径略小于玻璃管内径的圆钢,内电极在靠近两头的圆周上各设有环形凹槽,凹槽上设有密封圈,玻璃管与内电极之间间隙由两头的密封圈前后封闭,形成臭氧发生腔,所述内电极的前后端还分别设有气体通道,气体通道的外开口位于内电极端面,气体通道的内开口位于密封圈内侧的内电极表面,所述外电极是紧密包覆于玻璃管外表面的电极片。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臭氧输出稳定、质量可靠。
文档编号C01B13/11GK201296654SQ200820201729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7日
发明者林锡润 申请人:林锡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