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钛生产氯化镁排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8611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海绵钛生产氯化镁排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镁还原法海绵钛生产中的氯化镁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海绵钛生产通常采用倒U型的镁还原法,其主要设备包括还原反应器、 冷却罐、冷凝支桶、氯化镁回收罐,以及连通还原反应器和冷却罐的连接器等。还原期间在 还原反应器氯化镁出口管处连接直型溜槽,将还原反应器内的氯化镁排入到冷凝支桶内的 氯化镁回收罐内,还原反应完成后,将氯化镁回收罐吊离冷凝支桶,然后在冷凝支桶内吊入 冷却罐,进行过道对接,即用连接器连接还原反应器和冷却罐,再检漏(即检查连接完成后 整套装置的密闭是否达到要求)。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蒸馏提纯。现有的生产设备条件下, 由于排氯化镁时势必要占用冷凝支桶,还原反应结束后要拆除溜槽,倒换氯化镁回收罐、冷 却罐和安装连接器,延长了还原转蒸馏的时间,将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氯化镁排放装置占用冷凝支桶影响生产效率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氯化镁排放装置,可缩短还原转蒸馏的准备时间,提高生产 效率。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海绵钛生产氯化镁排放装置, 包括与还原反应器的氯化镁出口管连接的溜槽,溜槽的出口设置在氯化镁回收罐内,在还 原反应器的导电棒保护罩旁侧设置回收罐支撑架来支撑氯化镁回收罐。在导电棒保护罩靠近氯化镁回收罐一侧设置隔热板。所述氯化镁回收罐的罐口上设置有防水盖板。所述溜槽采用L型溜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设回收罐支撑架来支撑氯化镁回收罐,改变了 氯化镁的排放位置,并相应设置隔热板和防水盖板,避免了还原反应过程中占用冷凝支桶, 还原结束后可直接进行蒸馏,缩短了还原转蒸馏的准备时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 广品质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氯化镁排放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氯化镁排放装置的主视图。其中图1的虚线所示为现有氯化镁回收罐和溜槽的位置。图中标记为,1-还原反应器,2-冷凝支桶,3-氯化镁回收罐,4-溜槽,5-导电棒保 护罩,6-隔热板,7-防水盖板,8-回收罐支撑架,9-氯化镁出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海绵钛生产氯化镁排放装置,包括与还原反应器 1的氯化镁出口管9连接的溜槽4,溜槽4的出口设置在氯化镁回收罐3内,在还原反应器 1的导电棒保护罩5旁侧设置回收罐支撑架8来支撑氯化镁回收罐3。通过增设回收罐支 撑架8来支撑氯化镁回收罐3,改变了氯化镁的排放位置,避免了还原反应过程中占用冷凝 支桶2,冷却罐可直接放置在冷凝支桶2内,还原结束后可直接进行过道对接与检漏,缩短 了还原转蒸馏的准备时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产品质量。如图1所示,在排放氯化镁时,由于温度较高,易导致导电棒附属线圈及密封圈的 损坏,故最好在导电棒保护罩5靠近氯化镁回收罐3 —侧设置隔热板6。隔热板6可由外层 钢板与内层石棉纤维构成。隔热板6宜紧靠导电棒保护罩5。如图2所示,所述氯化镁回收罐3的罐口上设置有防水盖板7,排放氯化镁完成后 用防水盖板7将氯化镁回收罐3的罐口盖上,防止在冷却氯化镁出口管9时水溅入氯化镁 回收罐3内导致爆炸。如图1所示,所述溜槽4采用L型溜槽,以直角转角来适应氯化镁回收罐3位置的 变化,同时节省空间不影响冷却罐的放置。
权利要求海绵钛生产氯化镁排放装置,包括与还原反应器(1)的氯化镁出口管(9)连接的溜槽(4),溜槽(4)的出口设置在氯化镁回收罐(3)内,其特征是在还原反应器(1)的导电棒保护罩(5)旁侧设置回收罐支撑架(8)来支撑氯化镁回收罐(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钛生产氯化镁排放装置,其特征是在导电棒保护罩(5) 靠近氯化镁回收罐(3) —侧设置隔热板(6)。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绵钛生产氯化镁排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氯化镁回收 罐(3)的罐口上设置有防水盖板(7)。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绵钛生产氯化镁排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溜槽(4)采 用L型溜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缩短还原转蒸馏的准备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氯化镁排放装置。该排放装置包括与还原反应器的氯化镁出口管连接的溜槽,溜槽的出口设置在氯化镁回收罐内,在还原反应器的导电棒保护罩旁侧设置回收罐支撑架来支撑氯化镁回收罐。在导电棒保护罩靠近氯化镁回收罐一侧设置隔热板。所述氯化镁回收罐的罐口上设置有防水盖板。所述溜槽采用L型溜槽。通过增设回收罐支撑架来支撑氯化镁回收罐,改变了氯化镁的排放位置,并相应设置隔热板和防水盖板,避免了还原反应过程中占用冷凝支桶,还原结束后可直接进行蒸馏,缩短了还原转蒸馏的准备时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C01F5/30GK201605167SQ20092031654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4日
发明者刘林, 吴斌, 廖志科, 曹开阔, 汪智德, 范文同, 陈德明, 韦家献 申请人:攀枝花钢企欣宇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