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氢气生产工艺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9863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氢气生产工艺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氢气生产工艺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脂肪酸车间主要包括油脂水解、甘油水预处理、甘油水四效蒸发、甘油蒸馏、脂肪酸蒸馏、脂肪酸氢化等六个工序,此外,车间公共系统还有蒸汽和冷却塔两个部分辅助上述工序的正常生产。其中蒸汽主要来自外购,正常情况下,脂肪酸车间每天消耗外购蒸汽(13Bar) 250吨左右,这些蒸汽的主要作用是给管道物料伴热和加温,蒸汽换热后每天将产生160吨左右蒸汽冷凝水,这些蒸汽冷凝水温度在80-90吨,在罐区单独储存(罐存80吨),但是超过罐存的蒸汽冷凝水直接排入雨水井。制氢车间用天然气和水蒸气裂解反应产出的粗氢气,在进入PSA之前,温度需要从224°C降至38°C左右。实际生产中产出的粗氢气,经过现有氢气生产工艺的冷却装置后,温度始终居高不下,温度一直维持在高温报警47°C左右,甚至达到49°C以上(当温度达到49°C时,制氢就会自动启动停车程序),这种高温报警影响到制氢工艺的安全连锁,导致停机,而再次开车最少需要2 3个小时,影响了车间正常生产,即使对冷却装置采用外部水浇淋的方式,效果也不佳,并且由于制氢现场电气阀门较多,实施冷水浇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的用于氢气生产工艺的冷却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氢气生产工艺的冷却装置,包括氢气接收罐、除氧器、补给水管道、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筒体的右上端设有第一粗氢气进口,筒体的左下端设有第一粗氢气出口;第一换热器的右端封头的上端设有第一冷却水出口,左端封头的下端设有第一冷却水进口 ;第二换热器的筒体的左上端设有第二粗氢气进口,筒体的右下端设有第二粗氢气出口 ;第二换热器的左端封头的上端设有第二冷却水出口,右端封头的下端设有第二冷却水进口 ;所述第一粗氢气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二粗氢气进口相连;所述第二冷却水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一冷却水进口相连;所述第二粗氢气出口与所述氢气接收罐上端的氢气进口相连;所述氢气接收罐的下端设有补给水入口,顶端设有氢气出口 ;所述补给水管道设有分支,一个支管通过设有阀门的管路与氢气接收罐的补给水入口相连;另一个支管与所述除氧器的除氧塔头的进水口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结构合理,并且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热面积大幅增加,换热后的粗氢气温度控制在38°C以下,降低因氢气高温报警致使制氢工序停车的几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氢气生产的安全隐患。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氢气接收罐2、除氧器3、补给水管道4、第一换热器5、第二换热器 6、第一粗氢气进口7、第一粗氢气出口8、第一冷却水出口 9、第一冷却水进口10、第二粗氢气进口 11、第二粗氢气出口 12、第二冷却水出口13、第二冷却水进口14、氢气出口15、氢气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氢气生产工艺的冷却装置,包括氢气接收罐1、除氧器2、补给水管道3、第一换热器4和第二换热器5 ;所述第一换热器4的筒体的右上端设有第一粗氢气进口 6,筒体的左下端设有第一粗氢气出口 7 ;第一换热器4的右端封头的上端设有第一冷却水出口 8,左端封头的下端设有第一冷却水进口 9 ;第二换热器5的筒体的左上端设有第二粗氢气进口 10,筒体的右下端设有第二粗氢气出口 11 ;第二换热器5的左端封头的上端设有第二冷却水出口 12,右端封头的下端设有第二冷却水进口 13 ;所述第一粗氢气出口 7通过管道与第二粗氢气进口 10相连;所述第二冷却水出口 12通过管道与第一冷却水进口 9相连;所述第二粗氢气出口 11与所述氢气接收罐I上端的氢气进口 15相连;所述氢气接收罐I的下端设有补给水入口,顶端设有氢气出口 14 ;所述补给水管道3设有分支,一个支管通过设有阀门的管路与氢气接收罐I的补给水入口相连;另一个支管与所述除氧器2的除氧塔头的补给水入口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器4和第二换热器5是管壳式换热器。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氢气生产工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氢气接收罐、除氧器、补给水管道、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筒体的右上端设有第一粗氢气进口,筒体的左下端设有第一粗氢气出口 ;第一换热器的右端封头的上端设有第一冷却水出口,左端封头的下端设有第一冷却水进口; 第二换热器的筒体的左上端设有第二粗氢气进口,筒体的右下端设有第二粗氢气出口 ;第二换热器的左端封头的上端设有第二冷却水出口,右端封头的下端设有第二冷却水进口 ; 所述第一粗氢气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二粗氢气进口相连; 所述第二冷却水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一冷却水进口相连; 所述第二粗氢气出口与所述氢气接收罐上端的氢气进口相连; 所述氢气接收罐的下端设有补给水入口,顶端设有氢气出口 ; 所述补给水管道设有分支,一个支管通过设有阀门的管路与氢气接收罐的补给水入口相连;另一个支管与除氧器的除氧塔头的进水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氢气生产工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氢气生产工艺的冷却装置,包括氢气接收罐、除氧器、补给水管道、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粗氢气出口与氢气接收罐上端的氢气进口相连;所述氢气接收罐的下端设有补给水入口,顶端设有氢气出口;所述补给水管道设有分支,一个支管通过设有阀门的管路与氢气接收罐的补给水入口相连;另一个支管与除氧器的除氧塔头的进水口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结构合理,并且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热面积大幅增加,换热后的粗氢气温度控制在38℃以下,降低因氢气高温报警致使制氢工序停车的几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氢气生产的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C01B3/34GK202864907SQ20122051918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1日
发明者朱志宇 申请人:嘉里油脂化学工业(天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