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橄榄线虫的有机肥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9883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植物病虫害防治以及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治橄榄线虫的有机肥料。

背景技术:
油橄榄属木犀科木犀榄属常绿乔木,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栽培品种有较高食用价值,含丰富优质食用植物油—油橄榄油。油橄榄(OleaeuropaeaL.)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国家,与油茶、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将其鲜果采用离心冷榨工艺制成的果汁油,保存了天然营养成分,是食用油脂中最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植物油。长期食用能增强消化系统功能,减少心血管疾病,促进骨骼发育,不但是欧美人的主要食用油,而且工业用途也非常广泛,是酿酒、饮料、医药、日用化工、纺织印染、电子仪表等行业的重要原料、添加剂或润滑剂,被誉为“液体黄金”。我国政府间大规模引种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油橄榄目前已在甘肃、四川、云南、重庆等中国西部10个省市30个县引种栽培,全国总面积已达2.7万hm2,1200万株。甘肃省陇南市油橄榄引种栽培开始于1975年。在近40年的引种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引种试验、示范推广和产业开发三个阶段,已在长江上游的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西汉水流域谷地和半山干旱贫瘠的生态脆弱区建成生产基地1.8万hm2,已被确认为我国油橄榄的最佳适生区,主要栽植在半山干旱地区的黄土性碳酸盐褐土上,迟效性养分不足,N、P、K供给不协调,加之山高坡陡,淋溶流失严重,交通不便,人工施肥困难,补给不足,土壤养分与油橄榄嗜水嗜肥的特性差距较大。根结线虫是一种高度专化型的杂食性植物病原线虫。根结线虫病,必须严格实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油橄榄根结线虫油橄榄根结线虫,属根结虫属4个种:即爪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尖形根结线虫;线虫在春季及秋季各侵染一次;成虫在虫瘿内越冬,于4月—5月产卵。孵出幼虫后钻进根尖,以口腔腺分泌的消化液刺激细胞,在刺吸点周围形成数个细胞后,就在其中栖息并取食;进而刺激中柱细胞增生,形成虫瘿;从侵染至形成黄豆大小虫瘿约需60天;幼虫在虫瘿内发育成成虫,至7月—8月进行交配产卵或孤雌生殖,秋季孵化出的幼虫,再次侵染形成虫瘿。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查阅现有技术,结合油橄榄适生区土壤种类及养分供需情况,按照油橄榄的营养需求和根结线虫防治的特点;提出一种合适油橄榄生长专用的,同时可有效防治油橄榄根结线虫的肥料。中国专利号CN103332993A公开了一种用于油橄榄种植的专用肥料及其制作方法;该方法其原料包括将尿素(CH4N2O)、过磷酸钙(Ca(H2PO4)2)、硫酸钾(K2SO4)和硼砂(Na2B4O7·10H2O),其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尿素CH4N2O38~39%、过磷酸钙Ca(H2PO4)220-21%、硫酸钾K2SO438-39%、硼砂Na2B4O7·10H2O2-3%。专利号CN102875256A公开了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的有机肥料,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桉树叶30-60份木薯酒精滤泥30-60份虾、蟹壳3-30份有机物料腐熟剂0.1-0.2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橄榄根结线虫的肥料,该肥料主要由根结线虫防治剂和有利用油橄榄生长的有机肥组成;解决陇南油橄榄生长地区,土壤养分不足和根结线虫危害的问题。根据上述目的提出具体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治橄榄线虫的有机肥料:该肥料由经过微生物发酵的油橄榄加工废渣、家禽堆肥和杀线虫剂混合而成;其按重量分数混合比例为:油橄榄加工废渣30%-70%、家禽堆肥25%-65%、杀线虫剂5-15%。一种杀线虫剂:原料组成为:马缨丹提取液、胜红蓟提取液、石斛提取液、胜红蓟提取液混合而成;其组成比例1-5:1-3:1-3:1-4;提取方法按常规提取方法。一种防治橄榄线虫的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1)将油橄榄加工废渣加入微生物发酵剂,进行固体发酵;首先进行自然发酵,待温度升至40℃时,测定发酵温度,进行不定时搅拌,使得发酵温度保持在35-40℃之间,发酵3-6天,接着进行自然凉干;(2)将家禽粪便集中堆放,密封发酵4-7天,进行家禽粪便腐熟;(3)将腐熟的家禽堆肥、经过微生物发酵的油橄榄加工废渣和微生物杀线虫剂混合并熟2-4天,其过程中每半天搅拌一次;得到防治橄榄线虫的有机肥料;所述植物乳杆菌菌悬液和粪肥纤维单胞菌菌悬液的制备方法为:分别将植物乳杆菌、粪肥纤维单胞菌的种子液接种到PDA培养基中培养2-3天,接种量为8-10%,培养条件为:温度25-30℃,80r/min摇床培养2-3天;然后再接种到PDA培养基中培养,接种量为8-10%;培养条件为:常温条件,静置培养4-6天;所述白色链霉菌的培养方法为:将白色链霉菌种子液接种到葡萄糖琼脂固态培养基中,保持温度28-32℃,培养1-2天;接着转接到葡萄糖琼脂液态培养基中进行扩大方法,接种量1-5%,保持培养温度15-38℃,培养3-6天。所述微生物发酵剂为植物乳杆菌菌悬液和粪肥纤维单胞菌菌悬液、白色链霉菌菌悬液混合组成,混合比例为:1-5:1-5:1-3;所述植物乳杆菌菌悬液和粪肥纤维单胞菌菌悬液、白色链霉菌菌悬液活菌量均大于1×108cfu·ml;所述该肥料该肥料中菌种含量为1×107cfu·g-1以上的、全氮质量比含量为4-5%,全氮中质量比90%以上为有机氮,总氮磷钾养分质量比8-13%、有机质质量比含量为35-40%。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利用油橄榄加工废渣和家禽堆肥制作肥料,合理利用了资源,提高了经济效果;(2)本发明杀线虫剂为马缨丹提取液、胜红蓟提取液、石斛提取液、胜红蓟提取液混合组成,相互协调,对根结线虫的各个虫态都有毒杀和抑制生长的作用;且施用于土壤中不会为土壤造成危害;(3)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效果明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发明内容,下面提出详细的操作过程;实例1、在陇南油橄榄种植区进行施用;一种防治橄榄线虫的有机肥料:该肥料由经过微生物发酵的油橄榄加工废渣、家禽堆肥和杀线虫剂混合而成;其按重量分数混合比例为:油橄榄加工废渣65%、家禽堆肥30%、杀线虫剂5%。一种杀线虫剂:原料组成为:马缨丹提取液、胜红蓟提取液、石斛提取液、胜红蓟提取液混合而成;其组成比例1:1:1:1;提取方法按常规提取方法。一种防治橄榄线虫的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1)将油橄榄加工废渣加入微生物发酵剂,进行固体发酵;首先进行自然发酵,待温度升至40℃时,测定发酵温度,进行不定时搅拌,使得发酵温度保持在35-40℃之间,发酵3-6天,接着进行自然凉干;(2)将家禽粪便集中堆放,密封发酵4-7天,进行家禽粪便腐熟;(3)将腐熟的家禽堆肥、经过微生物发酵的油橄榄加工废渣和微生物杀线虫剂混合并熟2-4天,其过程中每半天搅拌一次;得到防治橄榄线虫的有机肥料;所述植物乳杆菌菌悬液和粪肥纤维单胞菌菌悬液的制备方法为:分别将植物乳杆菌、粪肥纤维单胞菌的种子液接种到PDA培养基中培养3天,接种量为10%,培养条件为:温度30℃,80r/min摇床培养3天;然后再接种到PDA培养基中培养,接种量为10%;培养条件为:常温条件,静置培养6天;所述白色链霉菌的培养方法为:将白色链霉菌种子液接种到葡萄糖琼脂固态培养基中,保持温度32℃,培养2天;接着转接到葡萄糖琼脂液态培养基中进行扩大方法,接种量5%,保持培养温度38℃,培养6天。所述微生物发酵剂为植物乳杆菌菌悬液和粪肥纤维单胞菌菌悬液、白色链霉菌菌悬液混合组成,混合比例为:5:5:3;所述植物乳杆菌菌悬液和粪肥纤维单胞菌菌悬液、白色链霉菌菌悬液活菌量均大于1×108cfu·ml;所述该肥料该肥料中菌种含量为1×107cfu·g-1以上的、全氮质量比含量为4~5%,全氮中质量比90%以上为有机氮,总氮磷钾养分质量比8-13%、有机质质量比含量为35~40%实例2、一种防治橄榄线虫的有机肥料:该肥料由经过微生物发酵的油橄榄加工废渣、家禽堆肥和杀线虫剂混合而成;其按重量分数混合比例为:油橄榄加工废渣60%、家禽堆肥25%、杀线虫剂15%。一种杀线虫剂:原料组成为:马缨丹提取液、胜红蓟提取液、石斛提取液、胜红蓟提取液混合而成;其组成比例1:3:3:2;提取方法按常规提取方法。一种防治橄榄线虫的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与实例1相同;所述微生物发酵剂为植物乳杆菌菌悬液和粪肥纤维单胞菌菌悬液、白色链霉菌菌悬液混合组成,混合比例为:5:1:2;所述植物乳杆菌菌悬液和粪肥纤维单胞菌菌悬液、白色链霉菌菌悬液活菌量均大于1×108cfu·ml;所述该肥料该肥料中菌种含量为1×107cfu·g-1以上的、全氮质量比含量为5%,全氮中质量比90%以上为有机氮,总氮磷钾养分质量比12%、有机质质量比含量为38%。实例3、一种防治橄榄线虫的有机肥料:该肥料由经过微生物发酵的油橄榄加工废渣、家禽堆肥和杀线虫剂混合而成;其按重量分数混合比例为:油橄榄加工废渣35%、家禽堆肥55%、杀线虫剂10%。一种杀线虫剂:原料组成为:马缨丹提取液、胜红蓟提取液、石斛提取液、胜红蓟提取液混合而成;其组成比例4:3:3:4;提取方法按常规提取方法。一种防治橄榄线虫的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与实例1相同;所述微生物发酵剂为植物乳杆菌菌悬液和粪肥纤维单胞菌菌悬液、白色链霉菌菌悬液混合组成,混合比例为:1:1:3;所述植物乳杆菌菌悬液和粪肥纤维单胞菌菌悬液、白色链霉菌菌悬液活菌量均大于1×108cfu·ml;所述该肥料该肥料中菌种含量为1×107cfu·g-1以上的、全氮质量比含量为5%,全氮中质量比90%以上为有机氮,总氮磷钾养分质量比13%、有机质质量比含量为4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