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药粉料的多功能混合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4980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把火药粉料进行干混、加溶剂、湿混、干燥的多种工序集于一身的多功能混合机组。

背景技术:
在烟花行业中目前公知的亮珠生产方式是:人工称量各味单药,由合药机混匀后放入脸盆内,由人工加溶剂并直接用手搅拌进行湿混,粉料湿态下成型、裹药、在烘房内集中长时间烘烤。所有工序分散进行,湿混初期粉尘飞扬,操作者易患职业病,用工人数众多,整个工艺适用于“湿法”成型,生产出的产品品质低,不适应全自动成型的工艺要求,生产周期长,危险性高,现今世界发展潮流是“干法”成型,这首先必须解决干粉来源,本项发明既可提供湿粉又可提供干粉,为“干法”成型提供配套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性能可靠、把火药粉料进行干混、加溶剂、湿混、干燥多种工序集中进行的多功能混合机组,既能生产湿粉又能生产干粉。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火药粉料的多功能混合机组,在机架的上方设有两根立柱,所述立柱上设有上横梁,立柱与上横梁间构成一个门架,所述门架中央设置具有夹层的混料斗,所述夹层上设有冷热水(气)进出口,混料斗设有四根半轴,通过侧壁伸向斗内,四根半轴分别是:第一前半轴、第二前半轴、第一后半轴、第二后半轴,所述混料斗内设有第一、第二两根结构相同的平行的Z字形叶片,所述叶片两端设有长孔,所述半轴的一端均具有扁尾,所述第一前半轴与第一叶片、第二前半轴通过长孔与扁尾串联连接,所述第一后半轴与第二叶片、第二后半轴通过长孔与扁尾串联连接,所述第一前半轴设有主动齿轮并被支承在第一支座上,第一前半轴的另一端与主防爆电机及减速器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前半轴支承在第二前支座上,所述混料斗侧壁上设有扇形齿块,所述扇形齿块与翻斗齿轮、翻斗轴、摩擦瓦、翻斗驱动轴、翻斗防爆电机及减速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后半轴、第二后半轴设置在混料斗侧壁的凸台内,第一后半轴上设置有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混料斗侧壁凸台分别搁置在第一后支座与第二后支座上。所述第一前半轴、第二前半轴、第一后半轴、第二后半轴上均设有环形槽,槽内设置卡板,所述卡板具有开通的长槽并被螺钉固定。所述混料斗上方设置有木质防尘盖,防尘盖上安装有导向杆与活动接头,所述活动接头与举升气缸活动连接,所述举升气缸安装在上横梁上。所述防尘盖下方设置条形喷淋管,喷淋管通过软管与定量器、定量器气缸、溶剂罐对接。所述机架为门形结构,两侧的立柱把主防爆电机及减速器和翻斗防爆电机及减速器隔离在立柱两侧外边,门形前后设置门窗,所述门窗不采用门栓,靠摩擦力锁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多功能混合机组,各味单药粉料进入混料斗后,举升气缸推动防尘盖将混料斗封闭,主防爆电机及减速器带动第一前半轴、第一叶片、第二前半轴同步廻转,同时第一前半轴上的主动齿轮通过从动齿轮带动第一后半轴、第二叶片及第二后半轴反向旋转,搅拌粉料使粉料得以充分混合,干混均匀后,定量器气缸动作,定量的溶剂通过软管、喷淋管向混料斗喷淋,使溶剂与干粉混合,经充分搅拌混合后,通过冷热水(气)口,向混料斗夹层通以不超过60℃的热水(气),使混料斗壁及湿粉受热,在热态下不断搅拌使湿粉变干燥,干燥后举升气缸将防尘盖打开,翻斗防爆电机及减速器启动使翻斗驱动轴旋转,由于摩擦片通过压紧螺钉已被适度压紧,使翻斗轴、翻斗齿轮以及扇形齿块旋转,从而使混料斗旋转,实现倒料,倒料完成后翻斗防爆电机反向旋转,使混料斗复位,摩擦瓦是使复位到位又不损害传动机构的柔性设置。机架将带有强电的防爆电机隔离在外边,机架前后边设置有门窗,上有横梁,使混料斗处于一个封闭空间,万一混料斗出现事故,易损的木质防尘盖自毁,所有门窗自动打开泄压,实现本发明防尘、安全要求。湿粉有很强粘性,易结痂,需要清理时,松开卡板压紧螺钉,将卡板连同半轴一起外拉,使叶片脱离半轴而能轻易地从混料斗中取出,清除叶片与混料斗壁的结痂。综上所述,其特点是把药粉的干混、加溶剂、湿混、干燥集为一体,按先后顺序自动完成,本发明是一种防尘、使用安全、性能可靠、混料均匀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多功能混合机组。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连体式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第二叶片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侧向布置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卡板与半轴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凸台与后支座连接方式示意图。图中:主防爆电机及减速器1、第一前半轴2、半轴扁尾2-1、半轴环形槽2-2、主动齿轮3、卡板4、第一叶片5、第一前支座6、机架7、翻斗齿轮8、翻斗轴9、摩擦片10、翻斗驱动轴11、翻斗防爆电机及减速器12、立柱13、第二前半轴14、压紧螺钉15、第二前支座16、扇形齿块17、混料斗18、夹层18-1、凸台18-2、混料斗侧壁18-3、冷热水(气)进口18-4、冷热水(气)出口18-5、防尘盖19、喷淋管20、活动接头21、软管22、定量器气缸23、溶剂罐24、定量器25、举升气缸26、导向杆27、上横梁28、从动齿轮29、第一后半轴30、第二叶片31、第一后支座32、第二后支座33、第二后半轴3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在机架7的上方,设有两根立柱13,立柱上设有上横梁28,形成一个门架,门架中央设有混料斗18,混料斗具有夹层18-1,夹层上设有冷热水(气)进口18-4、出口18-5,混料斗侧壁18-3上分别设有四根半轴伸向混料斗18内,四根半轴是:第一前半轴2、第二前半轴14、第一后半轴30、第二后半轴34,其中第一前半轴2与第二前半轴14共线,第一后半轴30与第二后半轴34共线,各半轴一端均具有扁尾2-1,在混料斗18内,平行设置第一叶片5与第二叶片31,叶片具有Z形,叶片端面上设置有长孔,第一叶片5通过长孔与扁尾2-1与第一前半轴2和第二前半轴14串联,第二叶片31通过长孔与扁尾30-1与第一后半轴30和第二后半轴34串联,四个半轴上均开有环形槽2-2,槽内设置卡板4,卡板4用螺钉4-1固定,卡板4用以防止半轴轴向运动,第一前半轴2设有主动齿轮3并支撑在第一支座6上,第一前半轴2与主防爆电机及减速器1传动连接。第二前半轴14通过混料斗侧壁18-3、扇形齿块17被支撑在第二前支座16上。扇形齿块17与翻斗齿轮8传动连接,翻斗齿轮8固定在翻斗轴9上,翻斗轴9通过摩擦瓦10、翻斗驱动轴11与翻斗防爆电机及减速器12传动连接。第一后半轴30与混料斗凸台18-2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固定连接的从动齿轮29,第二后半轴34与凸台18-2转动连接。两个凸台18-2分别搁置在第一支座32与第二支座33上(详见图5)。混料斗18上端开口处设有木质防尘盖19,防尘盖上设有定向杆27、活动接头21,活动接头与举升气缸26活动连接,举升气缸安装在上横梁28上,防尘盖19的下方设有喷淋管20,喷淋管通过软管22、定量器气缸23、定量器25与溶剂罐24连接。门架前后设有门窗(示意图中未显示),一律不装门栓,靠摩擦力锁紧。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木质防尘盖19在举升气缸26作用下打开进料,进料完成后关闭防尘盖19,启动主防爆电机及减速器1,通过第一前半轴2、第一叶片5、第二前半轴14,使第一叶片5旋转,同时主动齿轮3传动从动齿轮29,使第一后半轴30、第二叶片31、第二后半轴34反向旋转,使斗内的粉料得以混合,之后,定量器气缸23启动,使定量的溶剂通过软管22、喷淋管21,洒向斗内,进行湿混,混匀后通过热水(气)口18-4向夹层18-1通以≤60℃的热水(气)使斗壁受热,继续搅拌,待湿粉变干后启动翻斗防爆电机及减速器12,通过翻斗驱动轴11、摩擦瓦10、翻斗轴9、翻斗齿轮8、扇形齿块17,使混料斗18翻转倒料。混料斗18前后均设置有门窗与立柱13、上横梁28一起构成一个密闭空间,同时混料斗18设有防尘盖19,使混料斗在双重密闭空间工作以防尘。防尘盖19由易毁的木质构成,门窗均不设门栓,由摩擦力锁紧,一旦出现不测,防尘盖即自毁,门窗自行打开泄压。当需要清除混料斗18内的结痂时,首先松开卡板4上的压紧螺钉4-1,把卡板4连同半轴一起向外拉,使扁尾从长孔中脱出,即可快捷地把叶片取出斗外,方便清理。本设备可以采用远程控制,可以放入亮珠自动生产线,也可以单独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