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彩陶瓷及其七宝彩陶瓷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746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陶瓷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具有七宝彩陶瓷釉料及其七宝彩陶瓷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始于唐,盛于宋,具有很强的胜负色彩,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深色釉的茶碗尤其适合斗茶,因此建盏备受茶人们的推崇,建盏上的窑黑釉是一种析晶釉,属于含铁量较高的石灰釉,因此,具备烧成黑釉的基本条件;同时,石灰釉黏性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高温中容易流动,所以,建盏外壁底部往往有挂釉现象,而器物口沿釉层较薄,呈褐红色,有的近似芒口。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对审美多样性的需求不断变化,传统的深色釉和斑纹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如果能提供一种既实用又具有区别于传统花纹的釉料,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具有积极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七宝彩陶瓷及其七宝彩陶瓷制备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七宝彩陶瓷,其特征在于,使用七宝彩陶瓷釉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钠长石35-40份、石英粉8-12份、龙岩高岭土5-8份、煅烧滑石12-16份、石灰石5-8份、牛骨15-18份、铁红粉10-12份;所述釉料配方的化学组分含量如下:SiO2 45-50、AL2O3 10-15、Fe2O3 5-10、CaO 10-15、MgO 3-5、K2O 1-3、Na2O 3-5、P2O5 5-10烧失量0.1-1;

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制备七宝彩陶瓷釉料;

步骤2,在陶瓷坯体上施七宝彩陶瓷釉料,坯体干燥后放窑炉中;

步骤3,窑炉经1-2小时,由常温升温至350-400℃;

步骤4,窑炉继续升温,经2-3小时由400℃匀速升温至1200℃;

步骤5,窑炉停止升温保持1200℃,20-40分钟;

步骤6,窑炉继续升温,经40-80分钟升温至1350℃时,保温10分钟;

步骤7,窑炉自然冷却至1000℃;

步骤8,窑炉在1000℃时,保温20-30分钟;

步骤9,开炉,冷却后获得七宝彩陶瓷。

进一步的,七宝彩陶瓷釉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钠长石39份、石英粉9份、龙岩高岭土6份、煅烧滑石13份、石灰石6份、牛骨16份、铁红粉11份。

进一步的,七宝彩陶瓷釉料配方的化学组分含量如下:SiO2 48.8、AL2O3 10.2、Fe2O3 9.7、CaO 11.4、MgO 4.9、K2O 1.8、Na2O 3.8、P2O5 9.3、烧失量0.1。

进一步的,七宝彩陶瓷釉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钠长石38份、石英粉11份、龙岩高岭土8份、煅烧滑石12份、石灰石6份、牛骨15份、铁红粉10份。

进一步的,七宝彩陶瓷釉料配方的化学组分含量如下:SiO2 46.7、AL2O3 12.3、Fe2O3 6.5、CaO 14.2、MgO 4.8、K2O 2.1、Na2O 4.2、P2O5 8.3、烧失量0.9。

进一步的,七宝彩陶瓷釉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钠长石35份、石英粉10份、龙岩高岭土6份、煅烧滑石14份、石灰石7份、牛骨16份、铁红粉12份。

进一步的,釉料配方的化学组分含量如下:SiO2 45.7、AL2O3 13.5、Fe2O3 7.8、CaO 13.9、MgO 4.8、K2O 2.2、Na2O 3.6、P2O5 7.8、烧失量0.7。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七宝彩陶瓷釉料使用湿球磨制成,其中料:球:水=1:2:0.8。

进一步的,步骤3中窑炉经过80分钟升温至400℃。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七宝彩陶瓷釉料所制备出的瓷器具有棕褐色的底色,并在底面上分布有点状的或块状的橘色斑纹,可根据釉料的配方与烧制的温度和时间进行控制底色的深浅与斑橘色斑纹的分布,根绝配方和工艺的不同所烧制出的橘色斑纹可呈梅花状、片状、鹧鸪斑、油滴斑、结晶斑等多种效果,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七宝彩陶瓷釉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钠长石35-40份、石英粉8-12份、龙岩高岭土5-8份、煅烧滑石12-16份、石灰石5-8份、牛骨15-18份、铁红粉10-12份;

所述釉料配方的化学组分含量如下:SiO2 45-50、AL2O3 10-15、Fe2O3 5-10、CaO 10-15、MgO 3-5、K2O 1-3、Na2O 3-5、P2O5 5-10、烧失量0.1-1。

具体实施例一:

七宝彩色的陶瓷釉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钠长石39份、石英粉9份、龙岩高岭土6份、煅烧滑石13份、石灰石6份、牛骨16份、铁红粉11份;

所述釉料配方的化学组分含量如下:SiO2 48.8、AL2O3 10.2、Fe2O3 9.7、CaO11.4、MgO 4.9、K2O 1.8、Na2O 3.8、P2O5 9.3、烧失量0.1。

具体实施例二:

七宝彩色的陶瓷釉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钠长石38、石英粉11、龙岩高岭土8份、煅烧滑石12份、石灰石6份、牛骨15份、铁红粉10份;

所述釉料配方的化学组分含量如下:SiO2 46.7、AL2O3 12.3、Fe2O3 6.5、CaO14.2、MgO 4.8、K2O 2.1、Na2O 4.2、P2O5 8.3、烧失量0.9。

具体实施例三:

七宝彩色的陶瓷釉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钠长石35份、石英粉10份、龙岩高岭土6份、煅烧滑石14份、石灰石7份、牛骨16份、铁红粉12份;

釉料配方的化学组分含量如下:SiO2 45.7、AL2O3 13.5、Fe2O3 7.8、CaO 13.9、MgO 4.8、K2O 2.2、Na2O 3.6、P2O5 7.8、烧失量0.7。

七宝彩陶瓷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使用具体实施例一至三中的七宝彩色的陶瓷釉料,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制备七宝彩陶瓷釉料,七宝彩色的陶瓷釉料使用湿球磨制成,其中料:球:水=1:2:0.8;

步骤2,在陶瓷坯体上施七宝彩陶瓷釉料,坯体干燥后放窑炉中;

步骤3,窑炉经1-2小时,由常温升温至350-400℃,优选的窑炉经过80分钟升温至400℃;

步骤4,窑炉继续升温,经2-3小时由400℃匀速升温至1200℃;

步骤5,窑炉停止升温保持1200℃,20-40分钟;

步骤6,窑炉继续升温,经40-80分钟升温至1350℃时,保温10分钟;

步骤7,窑炉自然冷却至1000℃;

步骤8,窑炉在1000℃时,保温20-30分钟;

步骤9,开炉,冷却后获得七宝彩陶瓷。

使用上述方法所制备的七宝釉瓷器具有棕褐色的底色,并在底面上分布有点状的或块状的橘色斑纹,可根据釉料的配方与烧制的温度和时间进行控制底色的深浅与斑橘色斑纹的分布,根绝配方和工艺的不同所烧制出的橘色斑纹可呈梅花状、片状、鹧鸪斑、油滴斑、结晶斑等多种效果,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若干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