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磷尾矿制取氢氧化镁及硫磷铵产品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4594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磷尾矿制取氢氧化镁及硫磷铵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磷尾矿与稀硫酸按质量比1:6-10混合,并在60-65℃进行反应4~6小时,过滤取滤液备用;2)向滤液中加入氨水,控制其pH为2-3,过滤除去滤渣;然后进一步在滤液中加入氨水,控制其pH为4-5,使氢氧化镁以结晶形式析出,过滤得到的滤渣即为氢氧化镁产品;3)步骤2)中最后过滤时得到的滤液以母液形式回用到结晶工序进行再次结晶;母液回用3~5次后,母液中的硫磷铵比例上升,经过浓缩后得到硫磷铵产品;通过上述操作,得到氢氧化镁产品及硫磷铵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硫酸采用质量浓度为98%以上的工业硫酸配制而成,稀硫酸的质量浓度为40-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水采用工业液氨溶于水中配置而成,氨水的质量浓度为20%-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配制稀硫酸和氨水时所用的水均为工艺水,工艺水的主要来源是回收利用的生产废水和渣场淋溶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第二次加入氨水时,还加入表面活性剂和/或硅烷,得到纳米级晶体氢氧化镁或晶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乙二醇聚氧乙烯醚、硬脂酸钠或硬脂酸钾,仅加表面活性剂时得到纳米级氢氧化镁晶体。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烷为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加表面活性剂和硅烷得到纳米级氢氧化镁晶须。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尾矿与稀硫酸的质量比1:6,稀硫酸的质量浓度为50%。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尾矿与稀硫酸反应时,通过水浴加热进行控温,温度稳定在6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