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生物肥料领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双层包膜的微生物复合肥。
背景技术:
生物有机肥是在传统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接种一些有益微生物而生产的一种肥料。生物有机肥所含的大量有机质和有益微生物,能够改善土壤结构,修复土壤微生物区系,抑制有害微生物的蔓延,维护土壤生态平衡。除含有农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外,生物有机肥还含有微生物代谢产物及大量活性有益微生物,既能促进作物生长,又能增强作物抗病性,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问题,绿色、环保、安全的生物有机肥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我国的生物有机肥种类繁多,但真正被广泛应用的还不多,这主要是因为很多生物有机肥存在生产成本较高、肥效慢、质量不够稳定、效果不明显的缺陷。
CN105061085A公开了一种生物包膜有机无机微生物肥料,由复合微生物菌剂、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有机质、碳酸钙、硅藻土和乳酸盐制作而成。但该文献公开的微生物肥料存在微生物的存活率低的缺点。
CN105130548A公开了一种综合性活性微生物包膜缓释复混肥颗粒,其包括无机肥核体,无机肥核体外设置有包裹层,包裹层由内至外由以下层组成:包裹在无机肥核体外表面的内过磷酸钙及硅藻土层、鸡粪有机肥层、菌剂层、外过磷酸钙及硅藻土层及水凝胶层。该文献提供的综合性活性微生物包膜缓释复混肥颗粒,营养全面,但因其营养成分释放速率较慢,导致菌剂层中的有益菌难以吸收足够养分,肥料难以在作物在生长初期提供充足的营养。
CN104961580A公开了一种生物有机无机液体肥,其由以下成分构成:有益菌含量0.5~2亿/ML,氮磷钾含量150g/L~350g/L,有机碳含量150g/L~300g/L,中微量元素1g/L~20g/L。该文献还提供一种生物有机无机液体肥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先将有益微生物液体发酵培养,使其有效菌含量在100亿/ml以上,在菌液里面加入菌剂保活剂,处理2小时,然后将处理好的菌液用载体吸附,吸附完毕后加入有机无机液体肥中。然而该文献公开的生物有机无机液体肥所采用的载体在吸附菌液后,释放有益菌能力较弱,导致该液体肥难以提供足够的有益菌以维持作物的正常生长。
综上,现有技术尚未解决有益微生物如何能够存活于复合肥这一高盐环境、微生物施用于土壤后的存活与繁殖、以及微生物与复合肥料的协调增效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存活率高,能够增产、提高抗病率的生物有机肥。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双层包膜的微生物复合肥,其包含核心层、第一包膜层和第二包膜层;所述核心层包含复合肥;所述第一包膜层为涂覆于复合肥表面的有机碳;所述的第二包膜层为涂覆于有机碳表面的微生物;其中,核心层、第一包膜层和第二包膜层的质量比为20-23000:1-5:0.01-110。
优选的,核心层、第一包膜层和第二包膜层的质量比为100-5000:1-5:0.01-110。
优选的,所述的有机碳为含水量≤8%的有机碳干粉。
优选的,所述的有机碳干粉的水溶有机质含量≥40%。
优选的,所述的有机碳为微纳米级水溶有机物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的微生物为微生物菌剂。
优选的,所述的微生物菌剂为单一菌种微生物菌剂或复合微生物菌剂。
优选的,所述的微生物菌剂的含水量≤5%。
优选的,所述的微生物菌剂的有效活性菌数为1-1000亿/克。
优选的,微生物菌剂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淡紫拟青霉。其中解淀粉芽孢杆菌能够将土壤中的有机物,尤其是纤维物质进行充分的分解,为微生物本身和作物生长提供营养,尤其是糖类营养,同时还能够为淡紫拟青霉的存活和繁衍提供营养,提高淡紫拟青霉的繁衍速度和淡紫拟青霉的活性。淡紫拟青霉生长过程中能够产生丰富的衍生物,包括类似吲哚乙酸产物,其能够促进植物根系与植株的生长,其在植物根系附近能够抑制线虫侵染,促进植株营养器官的生长,同时对种子的萌发与生长也有促进作用。其生长环节就决定了该菌的防效,所以通过解淀粉芽孢杆菌来促进淡紫拟青霉的生长速度和繁衍量。
上述的菌剂应用于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肥中,能够有效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同时能够防治低下害虫或线虫。同时本发明的含微生物包膜剂的有机碳复合肥能够为具有功效的微生物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利于其繁殖和生长。
优选的,所述复合肥为氮肥、磷肥、钾肥、中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有机碳作为第一层包膜,具有隔离层功能,在隔离微生物的情况下,能够保证肥料在施用于作物生长环境前,能够抑制肥料中氮磷钾等肥料形成的高盐环境,保证微生物孢子的休眠,从而促进微生物孢子的萌发和微生物的快速繁殖,为微生物快速繁殖提供其所需要的能量。
2、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肥中涂覆于复合肥表面的有机碳,能给作物提供水溶性碳,并通过合理的C/N,给土壤微生物繁殖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改良土壤,提高作物的产量、品质以及抗逆性。
3、本发明上述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微生物复合肥采用的微生物包膜剂中所采用的包膜成分的含水量低,这样有利于肥料颗粒的质量,降低肥料的粉化,而且微生物在低含水量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微生物孢子的休眠,避免了微生物在肥料进入作物生长环境前的失活。
4、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肥当采用微纳米级水溶有机物后,肥料施用到作物生长环境中,微纳米级水溶有机物不仅成为微生物的有效培养基、使微生物扩繁10倍以上,而且能够提高微生物的繁殖周期,延长微生物在作物生长环境中发挥其作用的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含双层包膜的微生物复合肥包含以下质量比的成份:核心层为氮肥1300份、磷肥700份;第一包膜层为有机碳干粉3份;第二包膜层为解淀粉芽孢杆菌1份、淡紫拟青霉1份。
实施例2
含双层包膜的微生物复合肥包含以下质量比的成份:核心层为氮肥1800份;第一包膜层为有机碳干粉3份;第二包膜层为解淀粉芽孢杆菌0.2份。
对比例1
微生物复合肥包含以下质量比的成份:核心层为氮肥2000份;包膜层为有机碳干粉2份和解淀粉芽孢杆菌2份、淡紫拟青霉1份的混合物。
对比例2
微生物复合肥包含以下质量比的成份:核心层为氮肥2000份;包膜层为解淀粉芽孢杆菌3份。
实施例大肉芥菜施用肥料效果及各土壤指标检测实验:
选取大肉芥菜大田4亩,平均分4组,每组1亩,设为实施例1-4组,每组做5次重复实验,每次用地0.2亩。实施例1-3组大田分别施用本发明实施例1-4所得含复合肥。
施肥方法:在播种后的一周内,以复合肥均匀施于作物根部。比较各组大肉芥菜产量、和病害率结果见表1,统计并记录播种第5天、第10天、第15天、第20天时,土壤有效活菌数量,结果见表2。
表1实施例大肉芥菜产量和病害率比较
表2实施例土壤有效活菌数量统计
在种植过程中发现实施例1组和实施例2组的大肉芥菜植株较高,且叶片肥大。与实施例1组对比,施用仅含一层包膜(包膜层为有机碳干粉和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的复合肥(对比例1组),大肉芥菜的亩产量降低了18.9%、病害率增加了27.2%;播种后第5天土壤有效活菌数量比组同时期的实施例1组减少了19.6%;播种后第15天,对比例1组的土壤有效活菌数比同时期实施例1组的土壤有效活菌数减少了20.9%。
与实施例1组对比,施用未添加本发明比例的有机碳作为隔离层的复合肥(对比例2组),大肉芥菜的亩产量降低了19.1%、病害率增加了43.0%;播种后第5天土壤有效活菌数量比同时期的实施例1组减少了23.9%;播种后第15天,对比例2组的土壤有效活菌数比同时期的实施例1组的土壤有效活菌数减少了27.3%。
以上实验说明,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肥不仅能够为作物生长提供营养,使植株肉多株高,而且能使微生物菌剂在其生长初期能存活于高盐环境下;微生物菌剂与有机碳混合能够协同增效,抗病的同时,也给作物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