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28307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硅烷防水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当今土木建筑工程当中应用最广的建筑材料,但是当今很多混凝土材料由于各种原因提前失效,有些是由于结构设计不当导致,但大多数是由结构的耐久性不足和腐蚀而导致的失效,在腐蚀过程中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沿海地区的混凝土材料,由于海洋和空气中潮湿的水分而被侵蚀,再加上海水中富含的氯化物盐类,侵入混凝土结构内部,使其因受到腐蚀而导致失效。

传统的混凝土表面防护涂料,如沥青、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等,属于成模型涂料,通过覆盖在混凝土表面堵塞混凝土孔隙,达到阻止外界水分入侵的目的。但是成膜型涂料最大的缺点是内部水分排出时,会破坏表面涂层,导致涂层失效,并且不能保证混凝土材料本身具有的透气性。

硅烷是一种高渗透型防水材料,是第4代有机硅防水材料。硅烷以溶液、乳液或者膏体的形式喷涂在混凝土表面,可提高混凝土的防水、防污、防尘、防腐蚀、抗风化和耐久性能。因为硅烷具有很低的表面张力,所以它的扩展能力很强,涂在多孔的混凝土基材表面上时,硅烷可以渗透到微孔的壁上形成薄膜,将疏水基团漏在材料表面,达到防水的目的,并且硅烷具有的网状交联结构使浸渍后仍不破坏混凝土表面的透气性,内部的水气可以向外扩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混凝土表面防护涂料内部水分排出时会破坏表面涂层,导致涂层失效,并且不能保证混凝土材料本身具有的透气性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在三口瓶中加入去离子水和复合乳化剂,在转速为400rpm和温度为60℃~80℃的条件下搅拌至复合乳化剂完全溶解,再加入氨基硅油和三乙胺,再分四次加入硅烷单体,然后在温度为60℃~80℃的条件下搅拌12h~16h,自然冷却至室温,加入磷酸至pH为7~9,加入稳定剂和杀菌剂,用高速乳化机在转速为3000rpm的条件下乳化0.5h~1h,得到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所述的复合乳化剂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8~9);所述的氨基硅油和复合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3;所述的三乙胺和复合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5;所述的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为1:(0.25~5);

所述的分四次加入硅烷单体的过程为:第一次加入硅烷单体,然后在转速为500rpm和温度为60℃~80℃的条件下搅拌30min,第二次加入硅烷单体,然后在转速为1500rpm和温度为60℃~80℃的条件下搅拌15min,第三次加入硅烷单体,然后在转速为1500rpm和温度为60℃~80℃的条件下搅拌15min,第四次加入硅烷单体,然后在转速为3000rpm和温度为60℃~80℃的条件下搅拌15min;所述的第一次加入的硅烷单体为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的62.5%;所述的第二次加入的硅烷单体为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的12.5%;所述的第三次加入的硅烷单体为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的12.5%。

本发明以水为溶剂,无挥发溶剂,对环境和人无伤害,相比纯硅烷单体,本产品挥发小,利用率高,渗透深度大,工艺简单,防水效果好。

本发明在硅烷单体中加入适当的催化剂三乙胺和乳化剂,使其进行聚合乳化,加入助剂(稳定剂和杀菌剂)后,制备成膏状产品,将膏体产物喷涂到混凝土表面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不仅通过防护剂内有效活性成分与水反应,生成致密的保护膜而达到防水目的,同时产品为膏体还具有触变性、不流淌性,可以长时间停留在混凝土表面,可以增长渗透时间,使混凝土能充分吸收活性物质;此外,产品相比于乳液,由于活性物质的含量更高,防水性更好,相比于纯活性硅烷单体,由于其自身含有水分和催化剂,可以在烘干的混凝土表面不稀释即可直接使用,可以降低活性组分的损失。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工艺过程安全简便,无需昂贵设备,且操作流程简单;

2、本发明以水作溶剂,对人无害,对环境无污染;

3、本发明的防水剂具备一定的疏水效果,且能长时间(半年以上)稳定存在;

4、本发明的防水剂克服了液体硅烷和乳液硅烷附着力差的缺点,施工方便,可灵活采用喷涂、刷涂、滚涂等多种方法施工,可以用于立面涂覆,减少了活性物质损失;

5、本发明的防水剂相比于传统的混凝土涂料可以保持材料本身气孔结构的透气性,是真正具有“呼吸性”防水涂层材料;

6、本发明的防水剂在防水性能和渗透性能上也优于液体硅烷和乳液硅烷,能使混凝土结构的吸水率下降90%以上,能较长时间停留在混凝土结构表面,提高了硅烷的渗透深度,能渗透到混凝土表面下3mm~4mm;

7、本发明的防水剂稳定性好,静置放置4个月颜色均匀无杂质、不分层、无漂油、无明显沉淀;

8、本发明的防水剂经济上更加合理,性价比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硅烷的防护机理原理图;

图2为对涂覆完防水剂的混凝土试件测试接触角和渗透深度的数据图,曲线1为硅烷单体为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不同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下的接触角曲线,曲线2为硅烷单体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不同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下的接触角曲线,曲线3为硅烷单体为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不同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下的渗透深度曲线,曲线4为硅烷单体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不同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下的渗透深度曲线;

图3为对涂覆完防水剂的混凝土试件测试氯离子降低率的数据图,曲线1为硅烷单体为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不同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下的曲线,曲线2为硅烷单体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不同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下的曲线;

图4为对涂覆完防水剂的混凝土试件测试接触角和渗透深度的数据图,曲线1为不同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比的渗透深度曲线,曲线2为不同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比的的接触角曲线;

图5为对涂覆完防水剂的混凝土试件测试氯离子降低率的数据图,曲线代表不同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比的氯离子降低率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在三口瓶中加入去离子水和复合乳化剂,在转速为400rpm和温度为60℃~80℃的条件下搅拌至复合乳化剂完全溶解,再加入氨基硅油和三乙胺,再分四次加入硅烷单体,然后在温度为60℃~80℃的条件下搅拌12h~16h,自然冷却至室温,加入磷酸至pH为7~9,加入稳定剂和杀菌剂,用高速乳化机在转速为3000rpm的条件下乳化0.5h~1h,得到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所述的复合乳化剂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8~9);所述的氨基硅油和复合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3;所述的三乙胺和复合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5;所述的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为1:(0.25~5);

所述的分四次加入硅烷单体的过程为:第一次加入硅烷单体,然后在转速为500rpm和温度为60℃~80℃的条件下搅拌30min,第二次加入硅烷单体,然后在转速为1500rpm和温度为60℃~80℃的条件下搅拌15min,第三次加入硅烷单体,然后在转速为1500rpm和温度为60℃~80℃的条件下搅拌15min,第四次加入硅烷单体,然后在转速为3000rpm和温度为60℃~80℃的条件下搅拌15min;所述的第一次加入的硅烷单体为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的62.5%;所述的第二次加入的硅烷单体为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的12.5%;所述的第三次加入的硅烷单体为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的12.5%。

本实施方式硅烷的防护机理如图1所示,图1为硅烷的防护机理原理图,由图1可知,将硅烷涂在混凝土表面,受混凝土微孔的毛细吸收作用,很容易渗入到毛细孔隙中。渗透到毛细空隙中的硅烷,在潮气和水的作用下水解成硅醇,与硅酸盐中的羟基发生缩合反应,在混凝土表面毛细孔内壁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斥水性网状硅氧烷憎水膜层,阻止外部水分和有害物质的进入,呈斥水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所述的复合乳化剂是由十八胺聚氧乙烯醚、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磺酸钠三者等质量组成。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所述的硅烷单体为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当硅烷单体为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两者的混合物时,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0.15~1):1。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的不同点是:所述的稳定剂为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或聚乙二醇6000。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的不同点是:所述的杀菌剂为ROCIMA 623。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相同。

通过以下试验验证本发明效果:

试验一:本试验为对比试验,具体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在三口瓶中加入去离子水和复合乳化剂,在转速为400rpm和温度为80℃的条件下搅拌至复合乳化剂完全溶解,再加入氨基硅油和三乙胺,然后在温度为80℃的条件下搅拌16h,自然冷却至室温,加入磷酸至pH为7,加入稳定剂和杀菌剂,用高速乳化机在转速为3000rpm的条件下乳化1h,得到混凝土防水剂;所述的复合乳化剂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8.3;所述的氨基硅油和复合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3;所述的三乙胺和复合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5;

所述的复合乳化剂是由十八胺聚氧乙烯醚、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磺酸钠三者等质量组成;

所述的稳定剂为聚乙二醇6000;

所述的杀菌剂为ROCIMA 623。

试验二: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在三口瓶中加入去离子水和复合乳化剂,在转速为400rpm和温度为80℃的条件下搅拌至复合乳化剂完全溶解,再加入氨基硅油和三乙胺,再分四次加入硅烷单体,然后在温度为80℃的条件下搅拌16h,自然冷却至室温,加入磷酸至pH为7,加入稳定剂和杀菌剂,用高速乳化机在转速为3000rpm的条件下乳化1h,得到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所述的复合乳化剂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8.3;所述的氨基硅油和复合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3;所述的三乙胺和复合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5;所述的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为1:0.25;

所述的分四次加入硅烷单体的过程为:第一次加入硅烷单体,然后在转速为500rpm和温度为80℃的条件下搅拌30min,第二次加入硅烷单体,然后在转速为1500rpm和温度为80℃的条件下搅拌15min,第三次加入硅烷单体,然后在转速为1500rpm和温度为80℃的条件下搅拌15min,第四次加入硅烷单体,然后在转速为3000rpm和温度为80℃的条件下搅拌15min;所述的第一次加入的硅烷单体为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的62.5%;所述的第二次加入的硅烷单体为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的12.5%;所述的第三次加入的硅烷单体为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的12.5%。

所述的复合乳化剂是由十八胺聚氧乙烯醚、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磺酸钠等质量组成;

所述的硅烷单体为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的稳定剂为聚乙二醇 6000;

所述的杀菌剂为ROCIMA 623。

试验三: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二不同的是硅烷单体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其他与试验二相同。

试验四: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二不同的是所述的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为1:0.5,其他与试验二相同。

试验五: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四不同的是硅烷单体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其他与试验四相同。

试验六: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二不同的是所述的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为1:1,其他与试验二相同。

试验七: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六不同的是硅烷单体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其他与试验六相同。

试验八: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二不同的是所述的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为1:1.5,其他与试验二相同。

试验九: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八不同的是硅烷单体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其他与试验八相同。

试验十: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二不同的是所述的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为1:1.75,其他与试验二相同。

试验十一: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十不同的是硅烷单体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其他与试验十相同。

试验十二: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二不同的是所述的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为1:2,其他与试验二相同。

试验十三: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十二不同的是硅烷单体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其他与试验十二相同。

试验十四: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二不同的是所述的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为1:2.25,其他与试验二相同。

试验十五: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十四不同的是硅烷单体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其他与试验十四相同。

试验十六: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二不同的是所述的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为1:2.5,其他与试验二相同。

试验十七: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十六不同的是硅烷单体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其他与试验十六相同。

试验十八: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二不同的是所述的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为1:3,其他与试验二相同。

试验十九: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十八不同的是硅烷单体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其他与试验十八相同。

试验二十: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二不同的是所述的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为1:3.5,其他与试验二相同。

试验二十一: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二十不同的是硅烷单体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其他与试验二十相同。

试验二十二: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二不同的是所述的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为1:3.75,其他与试验二相同。

试验二十三: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二十二不同的是硅烷单体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其他与试验二十二相同。

试验二十四: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二不同的是所述的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为1:4,其他与试验二相同。

试验二十五: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二十四不同的是硅烷单体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其他与试验二十四相同。

试验二十六: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二不同的是所述的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为1:4.25,其他与试验二相同。

试验二十七: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二十六不同的是硅烷单体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其他与试验二十六相同。

试验二十八: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二不同的是所述的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为1:4.5,其他与试验二相同。

试验二十九: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二十八不同的是硅烷单体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其他与试验二十八相同。

试验三十: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二不同的是所述的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为1:5,其他与试验二相同。

试验三十一: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三十不同的是硅烷单体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其他与试验三十相同。

制作混凝土试件:按国家现行标准制作试验所需强度等级C30的普通混凝土OPC试件,规格100mm×100mm×100mm,标准条件(养护温度(20±3)℃,空气相对湿度不小于90%)养护28d后,清除试件表面不利于硅烷涂覆的灰尘、油污等杂物,自来水冲洗干净后晾干。

将试验一至三十一制备的防水剂涂覆于混凝土试件:保证混凝土试件表面为饱和面干状态(饱和面干状态:骨料其内部孔隙含水达到饱和而其表面干燥),涂覆防护剂时采用连续涂刷方式,保证被涂表面饱和溢流;水平面涂刷时,涂刷至试件表面湿润或至镜面状,涂覆量采用400g/m2

图2为对涂覆完防水剂的混凝土试件测试接触角和渗透深度的数据图,曲线1为硅烷单体为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不同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下的接触角曲线,曲线2为硅烷单体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不同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下的接触角曲线,曲线3为硅烷单体为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不同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下的渗透深度曲线,曲线4为硅烷单体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不同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下的渗透深度曲线。

图3为对涂覆完防水剂的混凝土试件测试氯离子降低率的数据图,曲线1为硅烷单体为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不同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下的曲线,曲线2为硅烷单体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不同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下的曲线。

从图2和3可以看出辛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单体要比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单体效果好,并且随单体含量的升高,接触角、渗透深度、氯离子降低率都逐渐升高,在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为1:4后才有下降趋势,所以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为1:4为最佳配比。

试验三十二: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在三口瓶中加入去离子水和复合乳化剂,在转速为400rpm和温度为80℃的条件下搅拌至复合乳化剂完全溶解,再加入氨基硅油和三乙胺,再分四次加入硅烷单体,然后在温度为80℃的条件下搅拌16h,自然冷却至室温,加入磷酸至pH为7,加入稳定剂和杀菌剂,用高速乳化机在转速为3000rpm的条件下乳化1h,得到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所述的复合乳化剂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8.3;所述的氨基硅油和复合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3;所述的三乙胺和复合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5;所述的去离子水的质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比为1:0.25;

所述的分四次加入硅烷单体的过程为:第一次加入硅烷单体,然后在转速为500rpm和温度为80℃的条件下搅拌30min,第二次加入硅烷单体,然后在转速为1500rpm和温度为80℃的条件下搅拌15min,第三次加入硅烷单体,然后在转速为1500rpm和温度为80℃的条件下搅拌15min,第四次加入硅烷单体,然后在转速为3000rpm和温度为80℃的条件下搅拌15min;所述的第一次加入的硅烷单体为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的62.5%;所述的第二次加入的硅烷单体为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的12.5%;所述的第三次加入的硅烷单体为四次加入的硅烷单体的总质量的12.5%。

所述的复合乳化剂是由十八胺聚氧乙烯醚、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磺酸钠等质量组成;

所述的硅烷单体为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两者的混合物,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0.15:1;

所述的稳定剂为聚乙二醇 6000;

所述的杀菌剂为ROCIMA 623。

试验三十三: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三十二不同的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0.25:1,其他与试验三十二相同。

试验三十四: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三十二不同的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0.35:1,其他与试验三十二相同。

试验三十五: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三十二不同的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0.5:1,其他与试验三十二相同。

试验三十六: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三十二不同的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0.6:1,其他与试验三十二相同。

试验三十七: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三十二不同的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0.75:1,其他与试验三十二相同。

试验三十八: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三十二不同的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0.85:1,其他与试验三十二相同。

试验三十九:本试验为一种混凝土硅烷膏体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与试验三十二不同的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1:1,其他与试验三十二相同。

制作混凝土试件:按国家现行标准制作试验所需强度等级C30的普通混凝土OPC试件,规格100mm×100mm×100mm,标准条件(养护温度(20±3)℃,空气相对湿度不小于90%)养护28d后,清除试件表面不利于硅烷涂覆的灰尘、油污等杂物,自来水冲洗干净后晾干。

将试验三十二至三十九制备的防水剂涂覆于混凝土试件:保证混凝土试件表面为饱和面干状态(饱和面干状态:骨料其内部孔隙含水达到饱和而其表面干燥),涂覆防护剂时采用连续涂刷方式,保证被涂表面饱和溢流;水平面涂刷时,涂刷至试件表面湿润或至镜面状,涂覆量采用400g/m2

图4为对涂覆完防水剂的混凝土试件测试接触角和渗透深度的数据图,曲线1为不同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比的渗透深度曲线,曲线2为不同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比的的接触角曲线。

图5为对涂覆完防水剂的混凝土试件测试氯离子降低率的数据图,曲线代表不同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比的氯离子降低率曲线。

图4和5可以看出随着体系中掺入的丙基含量逐渐升高,接触角、渗透深度和氯离子降低率都在逐渐减弱,所以辛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单体要比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单体效果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