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0388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有机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锯末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

近年来,由于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大量不合理施用,不仅耗费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资源,而且破坏了土壤结构,污染了农产品品质和环境,影响了人类的健康生存。因此,从现代农业生产中倡导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看,不污染环境的无公害生物肥料,必将会在未来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能够调理土壤、激活土壤中微生物活跃率、克服土壤板结、增加土壤空气通透性。减少水分流失与蒸发、减轻干旱的压力、保肥、减少化肥、减轻盐碱损害,在减少化肥用量或逐步替代化肥的情况下,提高土壤肥力,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类、瓜果类大幅度增产。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数准备:锯末10-20份、松壳3-5份、谷壳粉10-15份、统糠15-20份、干蔗渣15-25份、食用菌渣20-30份、啤酒糟20-25份、木薯渣20-30份、棉菜粕10-15份、霉变饲料40-60份、污泥50-60份、屠宰下脚料20-40份、粪便30-50份;

步骤二:向上述原料中加入水并将含水量控制在40-50%,手抓物料成团刚好出水;

步骤三:调节环境温度至20-30℃,一次堆料不少于2方,堆成宽1.5~2米、高0.8米左右、长度不限的堆,并用棍在堆内打通气孔,添加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

步骤四:当堆温升至50℃时开始翻倒,每天1-2次,如堆温超过60℃,再加次翻倒,温度控制在70℃以下;

步骤五:堆温降低,物料疏松,无物料原臭味,稍有氨味,堆内产生白色菌丝即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原料的重量份数是:锯末13份、松壳4份、谷壳粉13份、统糠17份、干蔗渣22份、食用菌渣25份、啤酒糟22份、木薯渣25份、棉菜粕12份、霉变饲料55份、污泥56份、屠宰下脚料23份、粪便44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四中调节环境温度至24℃。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
中的生物有机肥料的配方能够调理土壤、激活土壤中微生物活跃率、克服土壤板结、增加土壤空气通透性。减少水分流失与蒸发、减轻干旱的压力、保肥、减少化肥、减轻盐碱损害,在减少化肥用量或逐步替代化肥的情况下,提高土壤肥力,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类、瓜果类大幅度增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其实是变废为宝,将生活中的废料通过工业技术,成为能够为作物提供各种有机营养物质和微量物质的生物肥料。使用本申请的生物有机肥料,能够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使得有益微生物进入土壤后与土壤中微生物形成相互间的共生增殖关系,抑制有害菌生长并转化为有益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起到群体的协同作用,有益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促使有机物的分解转化,能直接或间接为作物提供多种营养和刺激性物质,促进和调控作物生长。提高土壤孔隙度、通透交换性及植物成活率、增加有益菌和土壤微生物及种群。同时,在作物根系形成的优势有益菌群能抑制有害病原菌繁衍,增强作物抗逆抗病能力降低重茬作物的病情指数,连年施用可大大缓解连作障碍。减少环境污染,对人、畜、环境安全、无毒,是一种环保型肥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数准备:锯末10份、松壳3份、谷壳粉10份、统糠15份、干蔗渣15份、食用菌渣20份、啤酒糟20份、木薯渣20份、棉菜粕10份、霉变饲料40份、污泥50份、屠宰下脚料20份、粪便30份;

步骤二:向上述原料中加入水并将含水量控制在40%,手抓物料成团刚好出水;

步骤三:调节环境温度至20℃,一次堆料不少于2方,堆成宽1.5米、高0.8米左右、长度不限的堆,并用棍在堆内打通气孔,添加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

步骤四:当堆温升至50℃时开始翻倒,每天1-2次,如堆温超过60℃,再加次翻倒,温度控制在70℃以下;

步骤五:堆温降低,物料疏松,无物料原臭味,稍有氨味,堆内产生白色菌丝即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数准备:锯末13份、松壳4份、谷壳粉13份、统糠17份、干蔗渣22份、食用菌渣25份、啤酒糟22份、木薯渣25份、棉菜粕12份、霉变饲料55份、污泥56份、屠宰下脚料23份、粪便44份;

步骤二:向上述原料中加入水并将含水量控制在45%,手抓物料成团刚好出水;

步骤三:调节环境温度至24℃,一次堆料不少于2方,堆成宽1.8米、高0.8米左右、长度不限的堆,并用棍在堆内打通气孔,添加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

步骤四:当堆温升至50℃时开始翻倒,每天1-2次,如堆温超过60℃,再加次翻倒,温度控制在70℃以下;

步骤五:堆温降低,物料疏松,无物料原臭味,稍有氨味,堆内产生白色菌丝即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数准备:锯末20份、松壳5份、谷壳粉15份、统糠20份、干蔗渣25份、食用菌渣30份、啤酒糟25份、木薯渣30份、棉菜粕15份、霉变饲料60份、污泥60份、屠宰下脚料40份、粪便50份;

步骤二:向上述原料中加入水并将含水量控制在50%,手抓物料成团刚好出水;

步骤三:调节环境温度至30℃,一次堆料不少于2方,堆成宽2米、高0.8米左右、长度不限的堆,并用棍在堆内打通气孔,添加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

步骤四:当堆温升至50℃时开始翻倒,每天1-2次,如堆温超过60℃,再加次翻倒,温度控制在70℃以下;

步骤五:堆温降低,物料疏松,无物料原臭味,稍有氨味,堆内产生白色菌丝即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准备;步骤二:含水量控制;步骤三:发酵条件控制;步骤四:肥料翻转;步骤五:堆肥完成。本发明能够调理土壤、激活土壤中微生物活跃率、克服土壤板结、增加土壤空气通透性。减少水分流失与蒸发、减轻干旱的压力、保肥、减少化肥、减轻盐碱损害,在减少化肥用量或逐步替代化肥的情况下,提高土壤肥力,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类、瓜果类大幅度增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一禾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8.24
技术公布日:2018.03.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