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有机肥生产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糖蜜酒精浓缩液配合生产功能型生物有机肥的工艺。
背景技术:
糖蜜酒精浓缩液,为甘蔗糖蜜在发酵生产酒精过程中产生的经过浓缩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因高浓度、高色度、强酸性(pH3.5~4.5),如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对环境污染大。
糖蜜酒精浓缩液中的固形物(即除水后的干物)70%为有机质。其中有糖分、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剩余30%为灰分,含有氮、磷、钾、钙、镁等无机盐,钾含量高,重金属微量,无毒、无害。这些都是动、植物营养元素,是宝贵的资源。由于糖蜜酒精废液中的主要成分多为微生物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废水的可生化性好,利用微生物发酵作无害化处理能成为一种优良的原料。
目前,糖蜜酒精浓缩液用于肥料发酵通常有三种方式,一是与原料混合,通过混合机预混,然后才开始发酵,该种方式因为原料初始水分过高、通透性差,浓缩液吸收差、添加量少,提高品质有限,此时添加浓缩液还会导致孔隙率降低不利于发酵,使起温缓慢延长了发酵周期。二是发酵后期混合,成品物料发酵完成后通过混合机混合浓缩液后立即包装,该种方式浓缩液未经过无害化处理,色素及糖分、粘性未分解,成品有机肥呈酸性,易污染土壤及烧根。三是先混合后发酵,经烘干后得到的成品有机肥(非发酵工艺)经混合机混合浓缩液后,布成条垛式再发酵4~5天,该种方式因物料水分已过干,微生物不能充分发酵分解有害物质,物料只是吸收浓缩液,因而浓缩液未能得到无害化处理,成品有机肥呈酸性,易污染土壤及烧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开发了一种利用糖蜜酒精浓缩液配合生产功能型生物有机肥的工艺,所制备得到的有机肥产品PH7.6~8.0,腐植酸含量12~15%,氨基酸含量3~4%,活性肽含量8~10%,成品促生性好。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糖蜜酒精浓缩液配合生产功能型生物有机肥的工艺,包括:
步骤一、一次接种:向有机废弃物中接种发酵菌种进行发酵,所述发酵菌种按有机废弃物总重的0.1%加入;
步骤二、高温好氧发酵:将发酵中的有机废弃物称为发酵物料,接种24h后,发酵物料的温度上升至50℃以上,开始高温好氧发酵阶段,发酵温度控制在60~75℃,在高温好氧发酵持续到10天时,发酵物料中的水分控制在45~50%,发酵温度控制在70~75℃,向发酵物料中以喷雾的形式加入糖蜜酒精浓缩液,再经过10~15天发酵,待发酵物料的pH值上升至6.5~7.6,发酵结束,其中,糖蜜酒精浓缩液向发酵物料中的加入量为发酵物料重量的15%;
步骤三、二次接种:待所述高温好痒发酵完成后,发酵物料中的水分下降到35%,向所述发酵物料中接种功能性菌种和喷淋糖蜜酒精浓缩液,之后发酵温度控制在40~50℃,进行低温发酵5~10天。
优选的是,所述的利用糖蜜酒精浓缩液配合生产功能型生物有机肥的工艺中,所述步骤一中,在进行接种之前,还将有机废弃物逐层填入发酵槽进料口内,使所述发酵物料形成长3m,宽4m,高1.5m的堆体。
优选的是,所述的利用糖蜜酒精浓缩液配合生产功能型生物有机肥的工艺中,在所述步骤三之后还包括:
步骤四、待所述发酵物料完成低温发酵,水分降低至30%,粉碎制成粉状成品。
优选的是,所述的利用糖蜜酒精浓缩液配合生产功能型生物有机肥的工艺中,所述发酵菌种为由巨大芽孢杆菌、放线菌、乳酸菌、酵母菌、嗜热侧孢霉和醋酸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利用糖蜜酒精浓缩液配合生产功能型生物有机肥的工艺中,所述步骤一中,在将所述发酵菌种接种于有机废弃物之前,还将所述发酵菌种、水和糖蜜酒精浓缩液混合,其中,所述发酵菌种、糖蜜酒精浓缩液和水质量比为1:1:300,得到混合物,之后将该混合物加入至所述有机废弃物中。
优选的是,所述的利用糖蜜酒精浓缩液配合生产功能型生物有机肥的工艺中,所述步骤二中,在所述高温好氧发酵过程中,向所述发酵物料补充氧气,对所述发酵物料进行翻堆、降温、粉碎、混合和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的利用糖蜜酒精浓缩液配合生产功能型生物有机肥的工艺中,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有机废弃物包括按质量百分比的以下组分:滤泥30~40%,烟末10~15%,木薯酒精渣10~15%,蔗髓10~15%,豆麸5~10%,桶糠5~10%,花生麸2~5%,钾灰2~5%。
优选的是,所述的利用糖蜜酒精浓缩液配合生产功能型生物有机肥的工艺中,所述步骤三中,将经过高温好痒发酵的发酵物料通过输送带输送到低温发酵场,在输送过程中在输送带上接种所述功能性菌种和喷淋所述糖蜜酒精浓缩液,并补充营养物质。
优选的是,所述的利用糖蜜酒精浓缩液配合生产功能型生物有机肥的工艺中,所述功能性菌种为香蕉枯萎拮抗菌、胶质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侧孢芽孢杆菌中的2~4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利用糖蜜酒精浓缩液配合生产功能型生物有机肥的工艺中,所述功能性菌种按照所述发酵物料包含0.5~1亿/克,质量接种,所述糖蜜酒精浓缩液按照所述发酵物料质量的10%喷淋。本发明至少包含如下有益效果:
1、糖蜜酒精浓缩液添加量达15%(按成品重量折算),无残留,无害化处理彻底,不烧根苗。
2、糖蜜酒精浓缩液经无害化处理后,其有机质、腐植酸、蛋白质、氨基酸、钾等成分转化为作物或土壤微生物可吸收利用的养分,显著提高有机肥的品质。
3、经添加糖蜜酒精浓缩液后的生物有机肥产品pH7.6~8.0,腐植酸含量12~15%,氨基酸含量3~4%,活性肽含量8~10%,成品促生性好。
4、用浓缩液代替了牛肉膏、蛋白胨等营养物质,生物有机肥降低成本约250元/吨。
5、抗病型功能微生物借助浓缩液大量繁殖,施到地头后能有效拮抗病菌。如拮抗香蕉枯萎病型生物有机肥,通过田间试验该产品对香蕉枯萎病的综合防治率达到80%以上,在已经严重发病(当季发病率15%左右)的田块上,结合土壤修复技术连续多年使用,可以将香蕉巴拿马枯萎病的发病率控制在5%以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利用糖蜜酒精浓缩液配合生产功能型生物有机肥的工艺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糖蜜酒精浓缩液配合生产功能型生物有机肥的工艺,包括:步骤一、一次接种:向有机废弃物中接种发酵菌种进行发酵,所述发酵菌种按有机废弃物总重的0.1%加入;步骤二、高温好氧发酵:将发酵中的有机废弃物称为发酵物料,接种24h后,发酵物料的温度上升至50℃以上,开始高温好氧发酵阶段,发酵温度控制在60~75℃,在高温好氧发酵持续到10天时,发酵物料中的水分控制在45~50%,发酵温度控制在70~75℃,向发酵物料中以喷雾的形式加入糖蜜酒精浓缩液,再经过10~15天发酵,待发酵物料的pH值上升至6.5~7.6,发酵结束,其中,糖蜜酒精浓缩液向发酵物料中的加入量为发酵物料重量的15%;步骤三、二次接种:待所述高温好痒发酵完成后,发酵物料中的水分下降到35%,向所述发酵物料中接种功能性菌种和喷淋糖蜜酒精浓缩液,之后发酵温度控制在40~50℃,进行低温发酵5~10天。
接种时,利用翻堆机翻到进料口处的有机废弃物时,从翻堆机后方落料处与翻堆机同步行走以喷雾的形式供给发酵菌种,让发酵菌种与有机废弃物充分混合。
接种发酵菌种24小时后,温度可上升到50℃以上,开始高温好氧发酵阶段,发酵温度控制在60~75℃,该阶段主要是腐熟发酵。高温好氧发酵周期一般要20~25天,当好氧发酵达到10天时,物料水分已下降约10个百分点,此时翻堆时从翻堆机后方落料处与翻堆机同步行走喷雾糖蜜酒精浓缩液,让浓缩液与物料充分混合、吸收。再经过10~15天左右发酵,浓缩液被微生物充分分解,PH由4上升到6.5~7.5、去除了粘性和色素,肥料中腐植酸、活性肽、氨基酸含量大幅提升,提高了肥料品质。
发酵物料好氧发酵至一半时喷雾糖蜜酒精浓缩液,此时发酵处于最高温阶段,温度可达75℃左右,微生物也处于最活跃阶段,利于氧化、分解有害物质;水分由55~60%降到45~50%,物料通透性好,吸收中和性强,有利于浓缩液添加。如果水分低于35%或温度低于40℃微生物活跃度会大幅降低甚至停止活动。即当发酵物料好氧发酵进行至一半,并且其温度达到60~75℃,其水分含量介于45~50%,糖蜜酒精浓缩液中的有害物质可以得到充分的降解,其有益成分如有机质、腐植酸、蛋白质、氨基酸、钾等可以充分转化为作物或土壤微生物可吸收利用的养分,显著提高有机肥的品质。糖蜜酒精浓缩液添加量达15%(按成品重量折算),无残留,无害化处理彻底,不烧根苗。另外,经过本发明工艺制备得到的有机肥产品PH7.6~8.0,腐植酸含量12~15%,氨基酸含量3~4%,活性肽含量8~10%,成品促生性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利用糖蜜酒精浓缩液配合生产功能型生物有机肥的工艺中,所述步骤一中,在进行接种之前,还将有机废弃物逐层填入发酵槽进料口内,使所述发酵物料形成长3m,宽4m,高1.5m的堆体。可以使用铲车对有机废弃物处理,不需要混合机预混,以免降低孔隙率。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利用糖蜜酒精浓缩液配合生产功能型生物有机肥的工艺,还包括:步骤四、待所述发酵物料完成低温发酵,水分降低至30%,粉碎制成粉状成品。具体来说,发酵物料经高温发酵腐熟、水分降至30%后送至后加工工序,包括粉碎筛分、检测、计量包装,最后成粉状成品。在该工序物料在加工车间进行中微量元素添加,及进行两次粉碎、三次筛分,经分析合格最后计量包装成品出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利用糖蜜酒精浓缩液配合生产功能型生物有机肥的工艺,所述发酵菌种为由巨大芽孢杆菌、放线菌、乳酸菌、酵母菌、嗜热侧孢霉和醋酸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利用糖蜜酒精浓缩液配合生产功能型生物有机肥的工艺中,所述步骤一中,在将所述发酵菌种接种于有机废弃物之前,还将所述发酵菌种、水和糖蜜酒精浓缩液混合,其中,所述发酵菌种、糖蜜酒精浓缩液和水质量比为1:1:300,得到混合物,之后将该混合物加入至所述有机废弃物中。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利用糖蜜酒精浓缩液配合生产功能型生物有机肥的工艺中,所述步骤二中,在所述高温好氧发酵过程中,向所述发酵物料补充氧气,对所述发酵物料进行翻堆、降温、粉碎、混合和移动。高温好氧发酵阶段主要是腐熟发酵,辅助手段为曝气管理与翻堆控制。曝气管理指通过发酵槽底的与鼓风机相连的曝气孔,给发酵物料中微生物补充充足的氧气。翻堆控制指通过翻堆机对发酵槽中的发酵物料进行翻堆、降温、粉碎、混合和移动,以促使发酵物料各部分均匀地进行发酵。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利用糖蜜酒精浓缩液配合生产功能型生物有机肥的工艺中,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有机废弃物的组成以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滤泥30~40%,烟末10~15%,木薯酒精渣10~15%,蔗髓10~15%,豆麸5~10%,桶糠5~10%,花生麸2~5%,钾灰2~5%。根据C/N比、初始水分、初始有机质、孔隙率、养分等来对上述各物质的比例进行设定和调节。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利用糖蜜酒精浓缩液配合生产功能型生物有机肥的工艺中,所述步骤三中,将经过高温好痒发酵的发酵物料通过输送带输送到低温发酵场,在输送过程中在输送带上接种所述功能性菌种和喷淋所述糖蜜酒精浓缩液,并补充营养物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利用糖蜜酒精浓缩液配合生产功能型生物有机肥的工艺中,所述功能性菌种为香蕉枯萎拮抗菌、胶质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侧孢芽孢杆菌中的2~4种。
香蕉枯萎拮抗菌:JS-6和JS-11芽孢杆菌,香蕉枯萎病的防治率达到80%以上,在已经严重发病(当季发病率15%以上)的田块上,香蕉巴拿马枯萎病可以控制在5%以下,如果连年这样施用,可以有效控制枯萎病的发生。
胶质芽孢杆菌:又称硅酸盐细菌,其重要特性是解磷、解钾、解硅的强度超强,以及分泌植物生长刺激素及多种酶,以增强作物对一些病害的抵抗力,胶质芽孢杆菌还能够产生碳酸酐酶,对二氧化碳的固定具有一定的作用。
哈茨木霉菌:在植物的根围、叶围可以迅速生长,抢占植物体表面的位点,形成一个保护罩,就像给植物穿上靴子一样,阻止病原真菌接触到植物根系及叶片表面,以此来保护植物根部、叶部免受上述病原菌的侵染,并保证植株能够健康地成长。
解淀粉芽孢杆菌:抗病抑菌,能够有效抑制或缓解各类植物的病害发生。
枯草芽孢杆菌:增加作物抗逆性、固氮。分解有机物质和毒素,防止重茬。
巨大芽孢杆菌:解磷、促长,具有很好的降解土壤中有机磷的功效。
地衣芽孢杆菌:抗病、杀灭有害菌。构建根际环境保护屏障。
侧孢芽孢杆菌:杀线虫功能,促根、杀菌及降解重金属。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利用糖蜜酒精浓缩液配合生产功能型生物有机肥的工艺中,所述功能性菌种按照所述发酵物料包含0.5~1亿/克,质量接种,所述糖蜜酒精浓缩液按照所述发酵物料质量的10%喷淋。
功能菌和浓缩液根据配比用流量计调节,根据生产工艺,送料时一般按槽(折成品6吨)送料,送完一槽需要5~10分钟换槽(相应移动翻堆机和下料斗车到另一槽),每20分钟送一槽,功能菌和浓缩液的喷洒流量根据配比按20分钟输送6吨成品来计算流加速度并调节流量。
本发明的关键技术有如下几点:
1、糖蜜酒精浓缩液用于肥料品质提升。物料高温发酵至一半时喷雾糖蜜酒精浓缩液,此时发酵处于最高温阶段,温度可达75℃左右,腐熟微生物也处于最活跃阶段,利于氧化、分解有害物质;水分由55~60%降到45~50%,物料通透性好,吸收中和性强,有利于浓缩液添加。如果水分低于35%或温度低于40℃腐熟微生物活跃度会大幅降低甚至停止活动。由于添加了大量浓缩液并无害化处理,肥料中腐植酸、活性肽、氨基酸含量大幅提升,施于田间肥效显著。
2、糖蜜酒精浓缩液用于功能性微生物的营养物质。用浓缩液代替了牛肉膏、蛋白胨等营养物质,降低了成本。接种功能微生物和喷淋糖蜜酒精浓缩液在输送带上进行,高效方便,不需要特别的机械设备就能起到混料、布料的作用。
3、低温发酵。不同于腐熟菌的高温发酵,功能菌的适应性培养更接近田间环境温度,发酵温度控制在40-50℃,功能微生物生长盖过腐熟菌,此发酵过程功能微生物继续分解浓缩液,可进一步提高肥料。功能微生物通过与载体的适应性培养,施到地头后将发挥拮抗作用抑制病菌。
实施例1
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采用槽式好氧发酵工艺,分为高温发酵(60~75℃)和低温发酵(40~50℃)两个阶段工艺要求,对浓缩液加入方式也要求不同。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第一步原料混配。该原料为有机废弃物,所述有机废弃物的组成以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滤泥30%,烟末10%,木薯酒精渣10%,蔗髓10%,豆麸5%,桶糠5%,花生麸2%,钾灰2%。根据C/N比、初始水分、初始有机质、孔隙率、养分等来对上述各物质的比例进行设定和调节。用铲车逐层铲进每条发酵槽进料口(不需要混合机预混,以免降低孔隙率),形成3m*4m*1.5m堆体。
第二步接种复合发酵菌种。将发酵菌种、糖蜜酒精浓缩液和水按照质量比为1:1:300混合并搅拌好待用,翻堆机翻到进料口物料时,从翻堆机后方落料处与翻堆机同步行走喷雾复合发酵菌,让发酵菌与物料充分混合。
第三步高温好氧发酵。接种发酵菌24小时后,温度可上升到50℃以上,开始高温好氧发酵阶段,发酵温度控制在60℃,该阶段主要是腐熟发酵,辅助手段为曝气管理与翻堆控制。曝气管理指通过槽底的与鼓风机相连的曝气孔,给物料中微生物补充充足的氧气;翻堆控制指通过翻堆机对发酵槽中的物料进行翻堆、降温、粉碎、移动。
第四步接种功能性菌种(如抗病型)。物料经高温发酵后,水分下降到35%时通过输送带(≥4条)输送到低温发酵场,在输送过程中在皮带上接种功能性菌种和喷淋糖蜜酒精浓缩液,以及补充菜籽麸等营养物质。功能性菌种和糖蜜酒精浓缩液分别储存在缓冲计量罐中,并通过离心泵、管道和流量计引至输送带上,菜籽麸则通过可调速螺旋给料机安装在皮带上方。物料开始转场时,向第2条或每3条输送带上喷淋功能菌和浓缩液,同时螺旋给料机也开始给料菜籽麸。功能菌和浓缩液根据配比用流量计调节,要求必须均匀喷淋在物料上面,菜籽麸则通过螺旋给料机的调速电机来调节给料量。物料通过皮带交接时的翻料作用将功能菌、浓缩液、菜籽麸初步混均。
功能性菌种通常为复合型,,根据不同的应用功能或作物,添加量为5~10%(按成品计算),香蕉枯萎拮抗菌、胶质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组成,不同成品对复合菌数量要求也不同,成品要求含复合菌数量一般为0.5亿/克。糖蜜浓缩液添加量为10%(按成品计算)。
该步骤中物料转场用的输送带一般不少于4条,转场时通过可左右移动的皮带布料成一个个4m*2m*2m堆体,不再需要其它机械辅助布料。接种补充营养物质必须在中间输送带上完成,以充分利用皮带接口之间的交接翻料作用,也不再需要专门的物料混合机。非常高效方便。
第五步低温发酵,物料接种功能菌后开始进行低温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40℃,该阶段主要是功能菌适应性发酵,辅助手段翻堆控制。翻堆控制指通过翻堆机对发酵槽中的物料进行翻堆、降温、粉碎、混合、移动。发酵周期约7天。
第六步后加工,物料经低温发酵水分降至30%后送至后加工工序,包括粉碎筛分、检测、计量包装,最后成粉状成品,在该工序物料在加工车间进行两次粉碎、三次筛分,经分析合格最后计量包装成品出售。
经添加糖蜜酒精浓缩液后的有机肥产品PH7.6,腐植酸含量14%,氨基酸含量3.5%,活性肽含量9%,成品促生性好。
实施例2
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采用槽式好氧发酵工艺,分为高温发酵(60~75℃)和低温发酵(40~50℃)两个阶段工艺要求,对浓缩液加入方式也要求不同。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第一步原料混配。该原料为有机废弃物,所述有机废弃物的组成以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滤泥40%,烟末15%,木薯酒精渣15%,蔗髓15%,豆麸10%,桶糠10%,花生麸5%,钾灰5%。根据C/N比、初始水分、初始有机质、孔隙率、养分等来对上述各物质的比例进行设定和调节。用铲车逐层铲进每条发酵槽进料口(不需要混合机预混,以免降低孔隙率),形成3m*4m*1.5m堆体。
第二步接种复合发酵菌种。将发酵菌种、糖蜜酒精浓缩液和水按照质量比为1:1:300混合并搅拌好待用,翻堆机翻到进料口物料时,从翻堆机后方落料处与翻堆机同步行走喷雾复合发酵菌,让发酵菌与物料充分混合。
第三步高温好氧发酵。接种发酵菌24小时后,温度可上升到50℃以上,开始高温好氧发酵阶段,发酵温度控制在75℃,该阶段主要是腐熟发酵,辅助手段为曝气管理与翻堆控制。曝气管理指通过槽底的与鼓风机相连的曝气孔,给物料中微生物补充充足的氧气;翻堆控制指通过翻堆机对发酵槽中的物料进行翻堆、降温、粉碎、移动。
第四步接种功能性菌种(如抗病型)。物料经高温发酵后,水分下降到35%时通过输送带(≥4条)输送到低温发酵场,在输送过程中在皮带上接种功能性菌种和喷淋糖蜜酒精浓缩液,以及补充菜籽麸等营养物质。功能性菌种和糖蜜酒精浓缩液分别储存在缓冲计量罐中,并通过离心泵、管道和流量计引至输送带上,菜籽麸则通过可调速螺旋给料机安装在皮带上方。物料开始转场时,向第2条或每3条输送带上喷淋功能菌和浓缩液,同时螺旋给料机也开始给料菜籽麸。功能菌和浓缩液根据配比用流量计调节,要求必须均匀喷淋在物料上面,菜籽麸则通过螺旋给料机的调速电机来调节给料量。物料通过皮带交接时的翻料作用将功能菌、浓缩液、菜籽麸初步混均。
功能性菌种通常为复合型,,根据不同的应用功能或作物,添加量为10%(按成品计算),由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侧孢芽孢杆菌组成,不同成品对复合菌数量要求也不同,成品要求含复合菌数量一般为1亿/克。糖蜜浓缩液添加量为10%(按成品计算)。
该步骤中物料转场用的输送带一般不少于4条,转场时通过可左右移动的皮带布料成一个个4m*2m*2m堆体,不再需要其它机械辅助布料。接种补充营养物质必须在中间输送带上完成,以充分利用皮带接口之间的交接翻料作用,也不再需要专门的物料混合机。非常高效方便。
第五步低温发酵,物料接种功能菌后开始进行低温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40-50℃,该阶段主要是功能菌适应性发酵,辅助手段翻堆控制。翻堆控制指通过翻堆机对发酵槽中的物料进行翻堆、降温、粉碎、混合、移动。发酵周期约7天。
第六步后加工,物料经低温发酵水分降至30%后送至后加工工序,包括粉碎筛分、检测、计量包装,最后成粉状成品,在该工序物料在加工车间进行两次粉碎、三次筛分,经分析合格最后计量包装成品出售。
经添加糖蜜酒精浓缩液后的有机肥产品PH8.0,腐植酸含量15%,氨基酸含量4%,活性肽含量10%,成品促生性好。
实施例3
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采用槽式好氧发酵工艺,分为高温发酵(60~75℃)和低温发酵(40~50℃)两个阶段工艺要求,对浓缩液加入方式也要求不同。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第一步原料混配。该原料为有机废弃物,所述有机废弃物的组成以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滤泥35%,烟末12.5%,木薯酒精渣12.5%,蔗髓12.5%,豆麸7.5%,桶糠7.5%,花生麸2.5%,钾灰2.5%。根据C/N比、初始水分、初始有机质、孔隙率、养分等来对上述各物质的比例进行设定和调节。用铲车逐层铲进每条发酵槽进料口(不需要混合机预混,以免降低孔隙率),形成3m*4m*1.5m堆体。
第二步接种复合发酵菌种。将发酵菌种、糖蜜酒精浓缩液和水按照质量比为1:1:300混合并搅拌好待用,翻堆机翻到进料口物料时,从翻堆机后方落料处与翻堆机同步行走喷雾复合发酵菌,让发酵菌与物料充分混合。
第三步高温好氧发酵。接种发酵菌24小时后,温度可上升到50℃以上,开始高温好氧发酵阶段,发酵温度控制在67.5℃,该阶段主要是腐熟发酵,辅助手段为曝气管理与翻堆控制。曝气管理指通过槽底的与鼓风机相连的曝气孔,给物料中微生物补充充足的氧气;翻堆控制指通过翻堆机对发酵槽中的物料进行翻堆、降温、粉碎、移动。
第四步接种功能性菌种(如抗病型)。物料经高温发酵后,水分下降到35%时通过输送带(≥4条)输送到低温发酵场,在输送过程中在皮带上接种功能性菌种和喷淋糖蜜酒精浓缩液,以及补充菜籽麸等营养物质。功能性菌种和糖蜜酒精浓缩液分别储存在缓冲计量罐中,并通过离心泵、管道和流量计引至输送带上,菜籽麸则通过可调速螺旋给料机安装在皮带上方。物料开始转场时,向第2条或每3条输送带上喷淋功能菌和浓缩液,同时螺旋给料机也开始给料菜籽麸。功能菌和浓缩液根据配比用流量计调节,要求必须均匀喷淋在物料上面,菜籽麸则通过螺旋给料机的调速电机来调节给料量。物料通过皮带交接时的翻料作用将功能菌、浓缩液、菜籽麸初步混均。
功能性菌种通常为复合型,,根据不同的应用功能或作物,添加量为7.5%(按成品计算),由哈茨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组成,不同成品对复合菌数量要求也不同,成品要求含复合菌数量一般为0.75亿/克。糖蜜浓缩液添加量为10%(按成品计算)。
该步骤中物料转场用的输送带一般不少于4条,转场时通过可左右移动的皮带布料成一个个4m*2m*2m堆体,不再需要其它机械辅助布料。接种补充营养物质必须在中间输送带上完成,以充分利用皮带接口之间的交接翻料作用,也不再需要专门的物料混合机。非常高效方便。
第五步低温发酵,物料接种功能菌后开始进行低温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40-50℃,该阶段主要是功能菌适应性发酵,辅助手段翻堆控制。翻堆控制指通过翻堆机对发酵槽中的物料进行翻堆、降温、粉碎、混合、移动。发酵周期约7天。
第六步后加工,物料经低温发酵水分降至30%后送至后加工工序,包括粉碎筛分、检测、计量包装,最后成粉状成品,在该工序物料在加工车间进行两次粉碎、三次筛分,经分析合格最后计量包装成品出售。
经添加糖蜜酒精浓缩液后的有机肥产品pH7.8,腐植酸含量13%,氨基酸含量3.5%,活性肽含量9%,成品促生性好。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