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传统陶瓷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氧化气氛条件下烧制仿钧瓷铜红釉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钧瓷铜红釉具有悠久的历史,至今仍被陶瓷爱好者视为瑰宝。它的釉层主要呈现不同程度的红色或红里藏蓝,光泽度优良,釉质佳,具有不是玉胜似玉的质感。然而,目前市场上生产钧瓷铜红釉均需要还原性气氛,工艺难以控制,且存在一定危险。另外,还会给环境带来污染。近些年来,一些陶瓷专家对钧瓷铜红釉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呈色机理及改变原料配方方面,但还是采用的还原性气氛制备钧瓷铜红釉,没能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及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为此,研发在氧化气氛条件下烧制仿钧瓷铜红釉能够大力推动钧瓷行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氧化气氛条件下烧制仿钧瓷铜红釉的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在氧化气氛条件下烧制仿钧瓷铜红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基础釉浆:将钾长石、石英、方解石、滑石及纳米氧化铜按比例混合均匀并制备成基础釉料,加入所述基础釉料质量55~65%的水,细磨至200目,得到基础釉浆;
(2)制备素烧陶瓷坯体:把陶瓷坯体放入马弗炉中,在氧化气氛条件下,890℃保温20min后随炉冷却得到素烧陶瓷坯体;
(3)制备改性釉浆:在所述基础釉浆中添加微纳米碳化物并混合均匀得到改性釉浆;
(4)涂敷:将所述改性釉浆均匀地涂敷在所述素烧陶瓷坯体的表面;
(5)干燥:将涂敷过改性釉浆的素烧陶瓷坯体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50~70℃条件下充分干燥;
(6)烧制仿钧瓷铜红釉:将充分干燥后的素烧陶瓷坯体放在马弗炉中,升温至1250~1300℃,保温10~45min,在氧化气氛条件下釉烧,随炉冷却至室温取出,得到仿钧瓷铜红釉。
较佳地,所述基础釉料的制备步骤为:将质量分数分别为52.5~54.5%的钾长石、18~20%的石英、16~19%的方解石、8~11%的滑石及0.5~0.8%的纳米氧化铜进行球磨混合均匀,过200目筛,充分干燥后即得。
较佳地,所述质量分数分别为:钾长石53.7%、石英18.9%、方解石16.8%、滑石10%、纳米氧化铜0.6%。
较佳地,所述纳米氧化铜平均粒径为40nm。
较佳地,所述微纳米碳化物为碳化硅和碳化硼,所述碳化硅的平均粒径为30nm,所述碳化硼的平均粒径为1μm。
较佳地,所述制备改性釉浆的具体过程为:在所述基础釉浆中添加占所述基础釉料质量0.01~0.03%的碳化硅及0.005~0.01%的碳化硼,采用磁力搅拌器在200转/分钟的条件下搅拌30min,混合均匀,制备成改性釉浆。
较佳地,所述改性釉浆的比重为1.65~1.75g/cm3。
较佳地,所述改性釉浆涂敷在所述素烧陶瓷坯体表面的厚度为0.8~1.2mm。
较佳地,所述氧化气氛为空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仿钧瓷铜红釉方法,能够实现在氧化气氛条件下烧制铜红釉,能够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及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本发明通过简单的设备在氧化气氛且相对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实现了具有还原效果钧瓷铜红釉,较大程度上提高铜红釉的稳定性及可控性,大幅度提高了烧制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仿钧瓷铜红釉效果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仿钧瓷铜红釉效果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仿钧瓷铜红釉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在氧化气氛条件下烧制仿钧瓷铜红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基础釉浆:将质量分数分别为53.7%的钾长石、18.9%的石英、16.8%的方解石、10%的滑石及0.6%的纳米氧化铜,进行球磨混合均匀,过200目筛,充分干燥后即得到基础釉料。将所述基础釉料中加入所述基础釉料质量55%的水,细磨至200目,得到比重为1.65g/cm3的基础釉浆。其中,纳米氧化铜平均粒径为40nm。
(2)制备素烧陶瓷坯体:把陶瓷坯体放入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条件下,890℃保温20min后随炉冷却得到素烧陶瓷坯体;
(3)制备改性釉浆:在所述基础釉浆中添加占所述基础釉料质量0.03%的碳化硅及0.005%的碳化硼,采用磁力搅拌器在200转/分钟的条件下搅拌30min,混合均匀,制备成改性釉浆。其中,碳化硅平均粒径为30nm,碳化硼平均粒径为1μm。
(4)涂敷:将所述改性釉浆均匀地涂敷在所述素烧陶瓷坯体的表面,控制釉层厚度约为1mm。
(5)干燥:将涂敷过改性釉浆的素烧陶瓷坯体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60℃条件下充分干燥;
(6)烧制仿钧瓷铜红釉:将充分干燥后的素烧陶瓷坯体放在马弗炉中,升温至1270℃,保温20min,在空气气氛条件下釉烧,随炉冷却至室温取出,得到仿钧瓷铜红釉,如图1所示,釉层主要呈现红色。
实施例2:
一种在氧化气氛条件下烧制仿钧瓷铜红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基础釉浆:将质量分数分别为54.5%的钾长石、18%的石英、19%的方解石、8%的滑石及0.5%的纳米氧化铜,进行球磨混合均匀,过200目筛,充分干燥后即得到基础釉料。将所述基础釉料中加入所述基础釉料质量60%的水,细磨至200目,得到比重为1.70g/cm3的基础釉浆。其中,纳米氧化铜平均粒径为40nm。
(2)制备素烧陶瓷坯体:把陶瓷坯体放入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条件下,890℃保温20min后随炉冷却得到素烧陶瓷坯体;
(3)制备改性釉浆:在所述基础釉浆中添加占所述基础釉料质量0.02%的碳化硅及0.0075%的碳化硼,采用磁力搅拌器在200转/分钟的条件下搅拌30min,混合均匀,制备成改性釉浆。其中,碳化硅平均粒径为30nm,碳化硼平均粒径为1μm。
(4)涂敷:将所述改性釉浆均匀地涂敷在所述素烧陶瓷坯体的表面,控制釉层厚度约为0.8mm。
(5)干燥:将涂敷过改性釉浆的素烧陶瓷坯体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70℃条件下充分干燥;
(6)烧制仿钧瓷铜红釉:将充分干燥后的素烧陶瓷坯体放在马弗炉中,升温至1250℃,保温45min,在空气气氛条件下釉烧,随炉冷却至室温取出,得到仿钧瓷铜红釉,如图2所示,釉层主要呈现红中藏蓝。
实施例3:
一种在氧化气氛条件下烧制仿钧瓷铜红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基础釉浆:将质量分数分别为52.5%的钾长石、19.5%的石英、16.2%的方解石、11%的滑石及0.8%的纳米氧化铜,进行球磨混合均匀,过200目筛,充分干燥后即得到基础釉料。将所述基础釉料中加入所述基础釉料质量65%的水,细磨至200目,得到比重为1.75g/cm3的基础釉浆。其中,纳米氧化铜平均粒径为40nm。
(2)制备素烧陶瓷坯体:把陶瓷坯体放入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条件下,890℃保温20min后随炉冷却得到素烧陶瓷坯体;
(3)制备改性釉浆:在所述基础釉浆中添加占所述基础釉料质量0.01%的碳化硅及0.01%的碳化硼,采用磁力搅拌器在200转/分钟的条件下搅拌30min,混合均匀,制备成改性釉浆。其中,碳化硅平均粒径为30nm,碳化硼平均粒径为1μm。
(4)涂敷:将所述改性釉浆均匀地涂敷在所述素烧陶瓷坯体的表面,控制釉层厚度约为1.2mm。
(5)干燥:将涂敷过改性釉浆的素烧陶瓷坯体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50℃条件下充分干燥;
(6)烧制仿钧瓷铜红釉:将充分干燥后的素烧陶瓷坯体放在马弗炉中,升温至1300℃,保温10min,在氧化气氛条件下釉烧,随炉冷却至室温取出,得到仿钧瓷铜红釉,如图3所示,釉层主要呈现红中藏蓝。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仿钧瓷铜红釉方法,能够实现在氧化气氛条件下烧制铜红釉,能够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及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本发明通过简单的设备在氧化气氛且相对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实现了具有还原效果钧瓷铜红釉,较大程度上提高铜红釉的稳定性及可控性,大幅度提高了烧制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