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头菌子实体栽培种培养基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96358阅读:23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青头菌菌培养基的制作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青头菌,生长在松树或针叶林、阔叶林或混交林地,每年夏秋季为生长期,雨后产量多。均以成对形式出现,深林中只要发现一朵,在不超出一米范围内必定能发现另一朵,子实体中等至稍大。菌盖初球形,本身具有与青草一般的保护色,不容易发现。很快变扁半球形并渐伸展,中部常稍下凹,不粘,浅绿色至灰绿色,表皮往往斑状龟裂,老时边缘有条纹。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较密,等长,近直生或离生,具横脉。在雨季来临时,沟洼地带最容易发现其踪影。菌柄长中实或内部松软,可食用,味道鲜美。

青头菌 产地:云南别名: 变绿红菇、 青冈菌、 绿豆菌。青头菌生长在 松树或针叶林、阔叶林或混交林地,每年夏秋季为生长期,雨后产量多。青头菌为真菌。植物门真菌 绿菇的 子实体。 菌盖宽3—12厘米,为初球形,很快变扁半球形并且渐伸展,中部常常稍下凹,不粘,浅绿色到灰色。菌肉为白色,味道柔和,没有特殊气味,炒吃味鲜美。青头菌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食用菌。青头菌主产云南 滇西" 三江并流"区原始森林地带,生长环境相当纯净,主要生长在树林里的草丛里,每一年六至九月出菇。当地老百姓很喜欢吃。菌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 植物纤维等成份,入口很细嫩,香味很悠长,有浓郁大自然清香气息。刚出土时象球形,后逐渐展开呈扁圆形,菌帽质地十分坚固,为青绿色,表面有一片青褐色鳞片。

植物形态: 菌盖宽3-10cm,扁半球形,后平展。成熟后中央下凹,浅绿色、灰绿色,表皮往往具深绿色斑块,且多龟裂,盖缘条纹放射状,极明显。菌肉白色。 菌褶白色,直生。褶间近盖处有横脉相连。 菌柄长2-10cm,粗0.5-2cm,白色。 孢子透明,6.1-9μm×5.2-7μm。近球形、卵圆形,有小疣,连成微细不完整的网纹。青头菌为真菌植物门真菌 绿菇(青脸蕈、 变绿红菇)Rus-sulavirescens(Schaeff.)Fr. 的 子实体。菌盖宽3—12 厘米,初球形,很快变扁半球形并渐伸展,中部常稍下凹,不粘,浅绿色至灰绿色。菌肉白色,味道柔和,无特殊气味,炒吃味鲜美。青头菌干品每百克含蛋白质17.2 克,碳水化合物64.9 克,钙11 毫克,磷400 毫克,铁51.2 毫克,维生素B23.6 毫克,尼克酸66.3 毫克。具有清火、散内热、明目的功效。

青头菌知识介绍: 青头菌为真菌植物门真菌绿菇的 子实体。菌盖宽3—12 厘米,初球形,很快变扁半球形并渐伸展,中部常稍下凹,不粘,浅绿色至灰色。菌肉白色,味道柔和,无特殊气味,炒吃味鲜美。青头菌是群众喜爱的一种食用菌。青头菌主产于云南 滇西" 三江并流"区原始森林地带,生长环境极其纯净,主要生长在树林中的草丛里,每年六至九月出菇。菌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 植物纤维等成份,入口细嫩,香味悠长,有浓郁的大自然清香气息。刚出土时有点像球形,以后逐渐展开呈扁圆形,菌帽质地坚固,呈青绿色,表面有一片青褐色的鳞片。



技术实现要素:

青头菌营养分析: 青头菌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2、 尼克酸等营养成分。青头菌适合人群: 一般人都适合食用,尤其适合有眼疾、肝火盛、 忧郁症、 痴呆症患者食用;青头菌食疗作用:气味甘甜,微酸,无毒;主治眼目不明,能泻肝经之火,散热舒气,妇人气郁,服之最良;对急躁、忧虑、抑郁、痴呆症等病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野生青头菌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工栽培青头菌技术成为当今农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一种青头菌子实体栽培种培养基的制作方法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主要是按下面的原料及制作步骤:一、所用的原料:木锯屑20~25份,草料21~23份,花生苗23~24份,木薯皮12~13份,硫酸铵5~7份、尿素3~4份,石膏2~3份;二、将草料、花生苗、木薯皮混合捣碎为直径≤0.2cm的碎屑料;将碎屑料与木锯屑一起混合均匀,加入清水达到潮湿度35%,堆积入隔热池中进行发酵20~30天,发酵过程中翻料3~4次达到发酵均匀成为发酵混合料;三、将发酵混合料混入石膏粉后分装入塑料薄膜袋,每小袋1~1.2公斤,压实、绑紧袋口,放进高温灭菌 箱中加热灭菌,保持温度90℃~ 100 ℃1~2小时后取出,自然降温;四、将硫酸铵溶入清水中,溶量42g~52g/kg,尿素也加入水中,溶量31g~35g/kg;将各溶解物质于清水中搅拌均匀成为营养喷淋液;五、将营养喷淋液喷洒于灭菌袋装混合料中,达到湿度40~50%时停止,即可接种青头菌原种。

一种青头菌子实体栽培种培养基的制作方法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青头菌子实体栽培种培养基的制作方法利用多种植物有机成份,其中以纤维素较为发达的木锯屑、草料;以纤维素和能量物质较丰富的花生苗、木薯皮为主要原料,有利于发酵产生热量和适合青头菌生长的营养物质;还加入了石膏作为有机质自然发酵降温调节剂,以硫酸铵和尿素作为补充营养液,通过高温灭菌、袋装技术,使这种培养基适合青头菌原种培养成子实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青头菌子实体栽培种培养基的制作方法,主要是按下面的原料及制作步骤实施进行:一、所用的原料:木锯屑20~25份,草料21~23份,花生苗23~24份,木薯皮12~13份,硫酸铵5~7份、尿素3~4份,石膏2~3份;二、将草料、花生苗、木薯皮混合捣碎为直径≤0.2cm的碎屑料;将碎屑料与木锯屑一起混合均匀,加入清水达到潮湿度35%,堆积入隔热池中进行发酵20~30天,发酵过程中翻料3~4次达到发酵均匀成为发酵混合料;三、将发酵混合料混入石膏粉后分装入塑料薄膜袋,每小袋1~1.2公斤,压实、绑紧袋口,放进高温灭菌 箱中加热灭菌,保持温度90℃~ 100 ℃1~2小时后取出,自然降温;四、将硫酸铵溶入清水中,溶量42g~52g/kg,尿素也加入水中,溶量31g~35g/kg;将各溶解物质于清水中搅拌均匀成为营养喷淋液;五、将营养喷淋液喷洒于灭菌袋装混合料中,达到湿度40~50%时停止,即可接种青头菌原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