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芹菜专用防虫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芹菜(拉丁学名: celery coriandrum sativum linn..),别名芹、早芹、香芹、蒲芹、药芹菜、野芫荽,为伞形科芹属中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芹菜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蔬菜,据现代科学分析,每100克芹菜中含有蛋白质2.2克、脂肪0.3克、糖类1.9克、钙160毫克、磷61毫克、铁8.5毫克,还含有胡萝卜素和其他多种B族维生素。芹菜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钙,磷、铁及胡萝卜素、维生索C、维生素P等,长期以来既作食用,又作药用。芹菜性味甘凉,具有清胃涤痰,祛风理气,利口齿爽咽喉,清盱明目和降压的功效。此外,芹菜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性芳香油,既能增进食欲、促进血液循环,还能起到醒脑提神的食疗效用。中医认为,芹菜性甘凉,具有清热、利尿、降压、祛脂等功效。入药用,水煎饮服或捣汁外敷,芹菜叶茎中还含有药效成分的芹菜苷、佛手苷内酯和挥发油,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对神经衰弱、月经失调、痛风、抗肌肉痉挛也有一定的辅助食疗作用;它还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特别是老年人,由于身体活动量小、饮食量少、饮水量不足而易患大便干燥,经常吃点芹菜可刺激胃肠蠕动利于排便。芹菜在我们的餐桌上经常见到,是我国夏秋季节种植面积较大是蔬菜品种之一,对调节秋季蔬菜市场供应起着重要的作用。
芹菜具有吸肥能力低和耐肥力强的特点,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施肥量过少,不仅不能正常生育,而且品质也不好。不同的肥料种类对芹菜生育影响不同,在幼苗期充分吸收氮和磷;可以提高光合作用能力,积累的干物质多,有利于叶面积的扩大。在定植以后,叶片分化旺盛,根系吸收肥水能力逐渐增强,提高了叶片中氮素的浓度。在生育中期,叶面积继续扩大,达到了最适叶面积系数,促进了心叶发育。这时养分的吸收从氮、磷为主变为以氮、钾为主,氮与钾的比例平衡时,有利于心叶的发育。如果钾素不足,则叶柄细长,筋粗。但钾素过多也容易发生茎基部纵裂症,干旱和低温时症状加重。氮素不足会使生育受到抑制,收获时植株矮小,叶柄老化而中空,商品价值降低。当芹菜缺硼时还容易产生茎裂,茎裂多出现在外叶叶柄的内侧。心叶发育时期缺硼,其内侧组织变成褐色,并发生龟裂现象。叶面喷施0.5%的硼砂水溶液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茎裂的发生。每生产1000公斤芹菜需要吸收纯氮(N)0.4公斤,磷(P205)0.32公斤,钾(K20) 0.77公斤,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25:1:2.41。
目前,芹菜施用的肥料主要有有机肥和叶面肥。叶面肥是以叶面吸收为目的,将作物所需养分直接施用叶面的肥料。当作物出现根部施肥不便时,如在作物生长后期,根系活力衰退,吸肥能力降低;或是当土壤环境对作物生长不利时,如水分过多、干旱、土壤过酸、过碱,造成作物根系吸收受阻,而作物又需要迅速恢复生长,此时,为了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只能采取叶面喷施的措施,才能及时的为作物补充营养,维持作物的生长发育。而在施肥方面,芹菜的健康生长不仅需要根际施肥还需要根外追肥,即施加叶面肥来补充养分。芹菜的生长过程中,中微量元素如硼(B)和钙 (Ca)等是其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但施用量很少,如果采用传统的施肥方法,芹菜对微量元素的吸收量较少,且不易施匀,施肥不便,无法充分发挥肥效,因此,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采用喷施叶面肥的方式,叶面肥通过叶面上、下表面的气孔和细胞壁表面蜡质层的渗透,胞间连丝的传递,主动和被动吸收,使营养元素迅速进入叶面细胞,参与光合作用和转化营养物质等一系列生理生化活动,采用喷施叶面肥的方式,不但操作简便,且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而且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可避免土壤固定,流失、挥发、能快速高效的利用肥料。
在芹菜所用的叶面肥方面,检索到相关的文献如:申请号为201610553700.2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芹菜专用叶面肥,由以下各组分组成:硝酸钾0.31-0.35g/L、尿素0.18-0.22 g/L、、烟酰胺0.06-0.08 g/L、硼酸锌0.01-0.03 g/L、硫酸镁0.008-0.012 g/L、硫酸铜0.004-0.006g/L、聚天门冬氨酸0.012-0.016 g/L、硝酸钙0.002-0.004 g/L,溶剂为去离子水。该叶面肥容易被叶片吸收,使芹菜更有活力,叶片翠绿鲜嫩,生长迅速,较未施肥料时产量提高12%以上,芹菜品质也有所提高。但是该叶面肥肥效较为单一,缺少芹菜生长所需的硼等微量元素,无法满足芹菜的生长需要,且该叶面肥在芹菜的抗病虫害方面没产生作用。而在芹菜的种植过程中,芹菜生长期易发生叶斑病、斑枯病、蚜虫、夜蛾等病虫害,因此根据芹菜的生长习性和生长所需养进行合理施加肥料以及对病虫害的防治对芹菜的产量和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种植户的收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芹菜专用防虫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该防虫叶面肥根据芹菜的需肥特点进行配制,营养丰富、富含芹菜所需的多种中微量元素,能够满足芹菜的营养需求,易被叶片吸收,肥效好,且在该防虫叶面肥中加入防虫液等物质,能够防治芹菜生长期出现的叶斑病、蚜虫、夜蛾等病虫害,有效的提高芹菜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芹菜的品质,起到起增产增收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芹菜专用防虫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尿素11-14份;过磷酸钙8-10份;硫酸钾20-22份;中微量元素0.3-0.5份;腐植酸钾2-4份;柠檬酸0.1-0.3份;肉桂油0.5-1份;复合氨基酸液75-85份;防虫液150-170份;香樟叶提取液5-10份。
所述的中微量元素及重量比为Ca∶Mg∶Fe∶Zn∶Mn∶B = 3∶2.5∶0.1∶0.3∶0.2∶0.2。
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液的制备方法为:在花生粕中加入15重量倍85℃的热水进行浸泡,待水的温度降低到45-50℃,用盐酸调节溶液的pH为5.5-6.5,然后加入总物料重量4%的复合蛋白酶进行水解反应3.5-4小时,然后加热煮沸3-5分钟,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即可得到复合氨基酸液。
所述的防虫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新鲜的蓖麻叶、臭椿叶、番茄叶以及茼蒿按照5∶4∶2∶2的重量比例混合,然后切碎捣烂,加入13倍重量的水,煮沸40-45分钟后,过滤,取滤液,制得防虫液。
所述的香樟叶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取一定量干燥的香樟树叶,加入7倍量体积浓度7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50-80分钟,合并滤液,即可得到香樟叶提取液。
所述的芹菜专用防虫叶面肥的制备方法为:按照重量份数将各个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即可得到;该芹菜专用防虫叶面肥使用时,每亩每次用4公斤,加水45公斤后喷施于芹菜叶面即可,喷洒时间优选在阴天或湿度较大的早晨或傍晚。
本发明中,所述的肉桂油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枝、叶经水蒸气蒸镏得到的挥发油。肉桂油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及轻化工业。历代本草中均列为上品,认为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等作用。现代研究显示,肉桂具有抗菌、抗肿瘤、抗溃疡、解热、镇痛解痉、壮阳、杀虫等多种作用,肉桂油对常见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等),酵母菌(啤酒酵母、面包酵母等)、霉菌(黑曲霉、米曲霉、黄曲霉、青霉、木霉、毛霉、根霉等)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肉桂油具有强大的杀菌抑菌性,肉桂油具有天然驱虫杀虫功效,肉桂油对害虫具有熏蒸、触杀性胃毒、拒食、生长发育抑制、驱避及引诱等多种活性,其安全性较高,对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不污染环境, 而且对作物也不产生药害。本发明将肉桂油加入到叶面肥中,不仅可以提高叶面肥的杀菌防虫作用,还能增强叶面肥在在作物上的附着力,增加叶面肥与叶面的接触面积,促进叶片对肥料的吸收,提高叶面肥的追肥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液是以花生粕为原料制备得到的,所用到复合蛋白酶可通过市售得到。花生粕是从花生仁经压榨提炼油料后的产品,富含植物蛋白,花生粕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 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料,将花生粕进行水解后制得复合氨基酸液用来制备叶面肥增加了叶面肥的营养成分,复合氨基酸液中的氨基酸还能螯合中微量元素,使叶面肥更易被作物吸收。
本发明所用的香樟叶提取液是以香樟叶为原料进行醇提得到,香樟叶是樟科植物樟(学名: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的叶片。香樟叶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是樟脑(camphor)(54.54%),还有1,8-桉叶素(1,8-cineole)和少量α-松油醇(α-terpineol),β-蒎烯(β-pinene),α-蒎烯,牻牛儿醛(geranial),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樟烯(camphene),龙及(borneol),橙花醛(neral)等。香樟叶的乙醇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汉逊氏酵母菌、青霉、毛霉等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香樟叶有一股独特的气味,能够驱赶虫子,香樟树叶具有良好的驱虫效果,香樟叶的乙醇提取物对蚜虫、尺蠖都有一定的忌避作用且效果好。将香樟叶提取液加入到叶面肥中对芹菜能起到具有杀菌、杀虫的作用,提高芹菜的抗病、抗虫害能力。
本发明所用的防虫液是将新鲜的蓖麻叶、臭椿叶、番茄叶以及茼蒿混合,切碎后捣烂,加水煮沸后得到的,防虫效果好。其中,蓖麻叶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叶子,蓖麻叶含芸香甙(rutin),槲皮素(quercetin),金丝桃甙(hyperoside),异槲皮甙(isoquercetrin),槲皮素-3-葡萄糖甙(quercetin-3-glucoside),山柰酚(kaempferol),蓖麻碱(ricinine),N-去甲基蓖麻毒蛋白(N-demethylricine),蓖麻毒蛋白(ricine)等。蓖麻叶浸出液可防治蛴螬和地老虎等。蓖麻叶浸出液用来灌注蔬菜根茎,可防治葱、韭菜、大蒜、白菜的土蛆、菜青虫等。将蓖麻叶干粉或浸出液撒到、粪坑里,能杀蛆灭蝇,在猪圈、羊圈污水池、暗水道、阴湿沟等处喷洒其浸出液,能杀灭蚊子及蝇蛆。
臭椿叶是植物臭椿(拉丁学名Ailanthus altissima (Mill.) Swingle in Journ.)的叶子,臭椿挥发出的特殊臭味具有很强的杀菌除虫功效,并可与其他物质混合成杀虫剂,臭椿对病虫害抵抗能力较强,病虫害危害较轻,椿叶有消炎、解毒、杀虫作用,臭椿叶的浸泡液用来喷施,可防治花木锈病。番茄叶是为茄科植物番茄(拉丁学名:Solanum lycopersicum)的叶子,番茄叶中含有多种抑菌成分,番茄叶的浸出液对蚜虫、红蜘蛛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茼蒿(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L.)又称同蒿、蓬蒿、蒿菜等,茼蒿中含有多种氨基酸、胆碱、精油和维生素等多种物质,茼蒿中含有茼蒿素,茼蒿素具有良好的拒食活性和毒杀活性,对菜青虫等蔬菜类害虫有较强的拒食作用,且对植物及环境无污染,可用于制作绿色农药。茼蒿水煮后的浸出液用来防止棉蚜、红蜘蛛,其防治效果达85%以上。
本发明中所用的腐植酸钾是一种高分子非均一的芳香族羟基羧酸盐,可通过市售得到,外观为黑色颗粒或粉状固体,溶于水,含有羧基、酚羟基等活性基团,较能抗微生物分解,其分解的缓效是所有有机固态肥料之冠,具有较强的吸附、交换、络合和螯合能力,是保肥力的最佳指标,更素有生态肥料之称,可供缓效氮、磷、钾的有机肥料。还可提供各种植物所需的之大量、中量、微量元素及有机质包括腐植酸、黄腐、腐植素胺基酸、醣类等。腐植酸钾与尿素、磷肥、钾肥、微量元素等混合后,可制成高效多功能复混肥料。腐植酸钾能直接影响细胞代谢作用,提高作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如抗旱、抗寒、抗病等。
本发明的叶面肥中加入的各种中微量元素对芹菜是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加入的锌元素在植株体内的主要作用是参与生长素的合成和某些酶系统的活动,直接影响着芹菜的生长速度。芹菜是需锌元素较为敏感的作物,如果缺锌的话,就会出现植株顶端生长受抑制,出现茎叶细小畸形,叶呈簇状的现象;又如加入的硼和钙元素,芹菜对硼和钙两元素也比较敏感,土壤中缺硼或由于土壤温度过高过低,都易使硼钙元素吸收受到抑制,都会使芹菜产生叶柄横裂和干心病等生理性病害,降低了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因此,在叶面肥中加入芹菜所需的各种中微量元素对芹菜的质量和产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芹菜专用防虫叶面肥的配制是根据芹菜的生长习性和生长所需养分,进行配制的,氮、磷、钾比例合理,而且加入了芹菜生长所需的中微量元素,满足芹菜的营养需求;并且加入了腐植酸钾和柠檬酸,腐植酸钾和柠檬酸能够螯合中微量元素,形成螯合物形式的微量元素,其化学性能更稳定,易被叶片吸收,肥效快, 而且柠檬酸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喷施于叶面能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将本发明的防虫叶面肥喷洒于芹菜叶面时,螯合态元素能迅速进入作物体内,平衡总养分,腐植酸钾和柠檬酸的加入不仅可以提高防虫叶面肥的整体肥效,还能帮助芹菜提高对营养元素的吸收。
2、本发明制备的防虫叶面肥不仅含有芹菜所需的营养元素而且还加入了香樟叶提取液以及以蓖麻叶、臭椿叶、番茄叶以及茼蒿为原料制成防虫液,这些原料用于叶面肥中一起对芹菜进行喷施,对芹菜出现的蚜虫、夜蛾、蜗牛等虫子起到很好的驱赶/触杀作用,对芹菜生长期间易出现的叶斑病、斑枯病等病害也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该防虫液的加入可以有效的起到杀菌除虫的作用,大大降低了芹菜病虫害的发生率。相比于普通叶面肥,本发明的叶面肥对芹菜的防病虫害效果显著,出现病虫害的概率较低。
3、本发明的芹菜专用防虫叶面肥在给芹菜增加养分的同时还提高了芹菜的抗病虫害能力,如果采用农用杀虫剂对芹菜进行防病虫害防治,往往会产生有残毒残留等不良影响,从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但是本发明所加入的防虫液等物质是纯天然的,绿色环保、无残毒、无污染,防病虫害效果好,不会对芹菜产生不良影响,本发明芹菜专用防虫叶面肥的施加起到施肥和防虫双重作用。
4、本发明的芹菜专用防虫叶面肥养分全面,富含芹菜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能够满足芹菜的营养需求,易被芹菜吸收,肥效好,施用后能及时补充芹菜某些营养元素的缺失,保证芹菜在生长期内有充足的养分吸收,促进芹菜的生长、还能提高芹菜的杀菌防虫能力,提高芹菜的品质,起到起增产增收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芹菜专用防虫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尿素11份;过磷酸钙8份;硫酸钾20份;中微量元素0.3份;腐植酸钾2份;柠檬酸0.1份;肉桂油0.5份;复合氨基酸液75份;防虫液150份;香樟叶提取液5份。
其中,所述的中微量元素及重量比为Ca∶Mg∶Fe∶Zn∶Mn∶B = 3∶2.5∶0.1∶0.3∶0.2∶0.2。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液的制备方法为:在花生粕中加入15重量倍85℃的热水进行浸泡,待水的温度降低到45℃,用盐酸调节溶液的pH为5.5-6.5,然后加入总物料重量4%的复合蛋白酶进行水解反应4小时,然后加热煮沸3分钟,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即可得到复合氨基酸液。
所述的防虫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新鲜的蓖麻叶、臭椿叶、番茄叶以及茼蒿按照5∶4∶2∶2的重量比例混合,然后切碎捣烂,加入13倍重量的水,煮沸40分钟后,过滤,取滤液,制得防虫液。
所述的香樟叶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取一定量干燥的香樟树叶,加入7倍量体积浓度7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50分钟,合并滤液,即可得到香樟叶提取液。
所述的芹菜专用防虫叶面肥,其制备方法为:按照重量份数将各个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即可得到;该芹菜专用防虫叶面肥使用时,每亩每次用4公斤,加水45公斤后喷施于芹菜叶面即可,喷洒时间优选在阴天或湿度较大的早晨或傍晚。
实施例2
一种芹菜专用防虫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尿素12份;过磷酸钙9份;硫酸钾21份;中微量元素0.4份;腐植酸钾3份;柠檬酸0.2份;肉桂油0.7份;复合氨基酸液80份;防虫液160份;香樟叶提取液8份。
其中,所述的中微量元素及重量比为Ca∶Mg∶Fe∶Zn∶Mn∶B = 3∶2.5∶0.1∶0.3∶0.2∶0.2。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液的制备方法为:在花生粕中加入15重量倍85℃的热水进行浸泡,待水的温度降低到48℃,用盐酸调节溶液的pH为5.5-6.5,然后加入总物料重量4%的复合蛋白酶进行水解反应3.8小时,然后加热煮沸4分钟,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即可得到复合氨基酸液。
所述的防虫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新鲜的蓖麻叶、臭椿叶、番茄叶以及茼蒿按照5∶4∶2∶2的重量比例混合,然后切碎捣烂,加入13倍重量的水,煮沸43分钟后,过滤,取滤液,制得防虫液。
所述的香樟叶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取一定量干燥的香樟树叶,加入7倍量体积浓度7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70分钟,合并滤液,即可得到香樟叶提取液。
所述的芹菜专用防虫叶面肥,其制备方法为:按照重量份数将各个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即可得到;该芹菜专用防虫叶面肥使用时,每亩每次用4公斤,加水45公斤后喷施于芹菜叶面即可,喷洒时间优选在阴天或湿度较大的早晨或傍晚。
实施例3
一种芹菜专用防虫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尿素14份;过磷酸钙10份;硫酸钾22份;中微量元素0.5份;腐植酸钾4份;柠檬酸0.3份;肉桂油1份;复合氨基酸液85份;防虫液170份;香樟叶提取液10份。
其中,所述的中微量元素及重量比为Ca∶Mg∶Fe∶Zn∶Mn∶B = 3∶2.5∶0.1∶0.3∶0.2∶0.2。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液的制备方法为:在花生粕中加入15重量倍85℃的热水进行浸泡,待水的温度降低到50℃,用盐酸调节溶液的pH为5.5-6.5,然后加入总物料重量4%的复合蛋白酶进行水解反应3.5小时,然后加热煮沸5分钟,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即可得到复合氨基酸液。
所述的防虫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新鲜的蓖麻叶、臭椿叶、番茄叶以及茼蒿按照5∶4∶2∶2的重量比例混合,然后切碎捣烂,加入13倍重量的水,煮沸45分钟后,过滤,取滤液,制得防虫液。
所述的香樟叶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取一定量干燥的香樟树叶,加入7倍量体积浓度7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80分钟,合并滤液,即可得到香樟叶提取液。
所述的芹菜专用防虫叶面肥,其制备方法为:按照重量份数将各个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即可得到;该芹菜专用防虫叶面肥使用时,每亩每次用4公斤,加水45公斤后喷施于芹菜叶面即可,喷洒时间优选在阴天或湿度较大的早晨或傍晚。
应用效果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芹菜专用防虫叶面肥的优点,发明人将制备得到的芹菜专用防虫叶面肥在广西来宾市武宣县进行了试验,试验情况与结果如下:
1、品种:津南实芹1号;
2、试验处理:
①处理1:用4公斤本发明的芹菜专用防虫叶面肥,加水45公斤后,进行喷施,共喷施3次,处理1亩;
②处理2:用50公斤的清水进行喷施作为对照区,共喷施3次,处理1亩;
上述的2个处理各3个重复;处理1和处理2的其它处理情况一致;喷施时期与次数:第一次喷施时间为8月15日,第二次喷施时间为8月30日,第三次喷施时间为9月14 日;喷施间隔期为15天,喷施在傍晚进行。
3、试验结果:
⑴施用本发明的芹菜专用防虫叶面肥和喷施清水两组处理对芹菜的产量以及对芹菜病害和虫害的影响结果如下表1所示:
从上表1可知,相比于采用清水进行喷施的处理2区的产量,使用本发明的芹菜专用防虫叶面肥能提高芹菜的产量,采用本发明的芹菜专用防虫叶面肥芹菜产量增产达到14%以上,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而且从表1中的数据可见,处理2对照区中的芹菜病虫害较为严重,而处理1中的芹菜没有虫害现象的发生,病害发生率也仅有0.1%,说明施用本发明的芹菜专用防虫叶面肥大大提高了芹菜的抗虫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