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草莓产量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96428阅读:9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草莓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草莓产量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草莓为喜光植物,但又有较强的耐荫性。光强时植株矮壮、果小、色深、品质好。中等光照、果大、色淡、含糖低,采收期较长;光照过弱不利草莓生长。果实发育最适日温18~20℃,夜温12℃。果实成熟适温17~ 30℃,积温约 600℃。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约 30~ 50日,温度低则成熟慢。为了加快草莓的生长速度,通过使用肥料和提高种植棚内的温度是常用的手段,但是温度过高会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急需一种保证草莓在高温环境中具有较高产量的种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草莓产量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提高草莓产量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在草莓刚进入开花期时,喷施一次叶面肥,喷施量为300-400kg/亩,之后每隔7天喷施一次,其中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暗鳞鳞毛蕨19-23份、大过路黄12-15份、马尔康水黄连14-16份、山茶花15-19份、扁藤16-20份、水红花根17-19份、柳杉10-14份、面根藤11-13份、水190-200份;

(2)第一次喷施完叶面肥后,立即将蜜蜂引入草莓种植棚中;

(3)草莓结果初期时,每隔2天喷施一次催果叶面肥,喷施量为500-600kg/亩,并控制种植棚内的温度为33-35℃,其中催果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二水合钼酸钠6-10份、磷酸氢二钾13-16份、美汉草26-30份、相思藤36-40份、枳根皮42-46份、毡盖木耳45-50份、蜜柑草46-48份、熊蕨根49-52份、蔷薇根40-44份、水300-350份。

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的叶面肥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暗鳞鳞毛蕨、大过路黄、马尔康水黄连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中,浸泡30min后,取出洗净,然后与山茶花、扁藤、水红花根、柳杉、面根藤混合后,放入沸水中,继续采用小火煎煮2-3小时后,过滤得滤液,制的叶面肥。

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的催果叶面肥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汉草、相思藤、枳根皮、毡盖木耳、蜜柑草、熊蕨根、蔷薇根放入锅中,中火翻炒14-18min后,取出,放入沸水中,采用小火煎煮2-3小时后,过滤得滤液,等到滤液降至室温,向其中加入二水合钼酸钠、磷酸氢二钾,搅拌均匀,制得催果叶面肥。

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种植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草莓生长速度,缩短种植周期,并且草莓的产量较高,质量较好。其中,叶面肥中的暗鳞鳞毛蕨、大过路黄中的有效成分协同作用,能极大地提高草莓花的质量,加快草莓花的发育,防止草莓花过早的脱落;马尔康水黄连、山茶花、扁藤中的有效成分协同作用,既能提升草莓花的授粉的成功率,又能吸引蜜蜂辅助授粉;水红花根、柳杉和面根藤中的有效成分协同作用,能有效的提高草莓花的坐果率,增加草莓的产量;催果叶面肥中的二水合钼酸钠和磷酸氢二钾能为草莓在结果期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进而提升了草莓的生长速度;美汉草、相思藤和枳根皮中的有效成分协同作用,能使得草莓植株耐高温能力,降低叶面的蒸腾作用,减小水分散失,进而为草莓在高温环境下正常的生长发育提供保证;毡盖木耳、蜜柑草、熊蕨根和蔷薇根中的有效成分协同作用,能促进草莓植株对养分的吸收,加快草莓植株的产量和草莓的质量,极大地提升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厂家的条件作进一步调整,未说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条件。

实施例1

一种提高草莓产量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在草莓刚进入开花期时,喷施一次叶面肥,喷施量为300kg/亩,之后每隔7天喷施一次,其中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暗鳞鳞毛蕨19份、大过路黄12份、马尔康水黄连14份、山茶花15份、扁藤16份、水红花根17份、柳杉10份、面根藤11份、水190份;

(2)第一次喷施完叶面肥后,立即将蜜蜂引入草莓种植棚中;

(3)草莓结果初期时,每隔2天喷施一次催果叶面肥,喷施量为500kg/亩,并控制种植棚内的温度为33℃,其中催果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二水合钼酸钠6份、磷酸氢二钾13份、美汉草26份、相思藤36份、枳根皮42份、毡盖木耳45份、蜜柑草46份、熊蕨根49份、蔷薇根40份、水300份。

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的叶面肥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暗鳞鳞毛蕨、大过路黄、马尔康水黄连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中,浸泡30min后,取出洗净,然后与山茶花、扁藤、水红花根、柳杉、面根藤混合后,放入沸水中,继续采用小火煎煮2小时后,过滤得滤液,制的叶面肥。

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的催果叶面肥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汉草、相思藤、枳根皮、毡盖木耳、蜜柑草、熊蕨根、蔷薇根放入锅中,中火翻炒14min后,取出,放入沸水中,采用小火煎煮2小时后,过滤得滤液,等到滤液降至室温,向其中加入二水合钼酸钠、磷酸氢二钾,搅拌均匀,制得催果叶面肥。

本实施例中,开花到果实成熟为27天,草莓的亩产量为3530公斤,与常规的种植方法相比,开花到果实成熟期提前了5天,草莓的亩产量提高了430公斤。

实施例2

一种提高草莓产量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在草莓刚进入开花期时,喷施一次叶面肥,喷施量为350kg/亩,之后每隔7天喷施一次,其中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暗鳞鳞毛蕨21份、大过路黄13份、马尔康水黄连15份、山茶花17份、扁藤18份、水红花根18份、柳杉12份、面根藤12份、水195份;

(2)第一次喷施完叶面肥后,立即将蜜蜂引入草莓种植棚中;

(3)草莓结果初期时,每隔2天喷施一次催果叶面肥,喷施量为550kg/亩,并控制种植棚内的温度为34℃,其中催果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二水合钼酸钠8份、磷酸氢二钾14份、美汉草28份、相思藤38份、枳根皮44份、毡盖木耳48份、蜜柑草47份、熊蕨根51份、蔷薇根42份、水330份。

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的叶面肥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暗鳞鳞毛蕨、大过路黄、马尔康水黄连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中,浸泡30min后,取出洗净,然后与山茶花、扁藤、水红花根、柳杉、面根藤混合后,放入沸水中,继续采用小火煎煮2.5小时后,过滤得滤液,制的叶面肥。

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的催果叶面肥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汉草、相思藤、枳根皮、毡盖木耳、蜜柑草、熊蕨根、蔷薇根放入锅中,中火翻炒16min后,取出,放入沸水中,采用小火煎煮2时后,过滤得滤液,等到滤液降至室温,向其中加入二水合钼酸钠、磷酸氢二钾,搅拌均匀,制得催果叶面肥。

本实施例中,开花到果实成熟为27天,草莓的亩产量为3550公斤,与常规的种植方法相比,开花到果实成熟期提前了5天,草莓的亩产量提高了450公斤。

实施例3

一种提高草莓产量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在草莓刚进入开花期时,喷施一次叶面肥,喷施量为400kg/亩,之后每隔7天喷施一次,其中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暗鳞鳞毛蕨23份、大过路黄15份、马尔康水黄连16份、山茶花19份、扁藤20份、水红花根19份、柳杉14份、面根藤13份、水200份;

(2)第一次喷施完叶面肥后,立即将蜜蜂引入草莓种植棚中;

(3)草莓结果初期时,每隔2天喷施一次催果叶面肥,喷施量为500-600kg/亩,并控制种植棚内的温度为35℃,其中催果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二水合钼酸钠10份、磷酸氢二钾16份、美汉草30份、相思藤40份、枳根皮46份、毡盖木耳50份、蜜柑草48份、熊蕨根52份、蔷薇根44份、水350份。

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的叶面肥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暗鳞鳞毛蕨、大过路黄、马尔康水黄连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中,浸泡30min后,取出洗净,然后与山茶花、扁藤、水红花根、柳杉、面根藤混合后,放入沸水中,继续采用小火煎煮3小时后,过滤得滤液,制的叶面肥。

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的催果叶面肥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汉草、相思藤、枳根皮、毡盖木耳、蜜柑草、熊蕨根、蔷薇根放入锅中,中火翻炒18min后,取出,放入沸水中,采用小火煎煮3小时后,过滤得滤液,等到滤液降至室温,向其中加入二水合钼酸钠、磷酸氢二钾,搅拌均匀,制得催果叶面肥。

本实施例中,开花到果实成熟为26天,草莓的亩产量为3600公斤,与常规的种植方法相比,开花到果实成熟期提前了6天,草莓的亩产量提高了500公斤。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