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田用可改良土壤肥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643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农田用可改良土壤肥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氯化铵20-40份,过磷酸钙5-15份,钙镁磷肥10-18份,氯化钾2-10份,钼酸铵0.5-1.26份,硫酸亚铁0.6-1.2份,碳酸石灰2-4份,泥炭土2-6份,煤矸石2-7份,风化煤1-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3份,改性山药淀粉2-8份,羊粪15-25份,腐植酸8-16份,次粉15-20份,稻壳粉2-6份,蛭石1-4份,玉米面2-6份,干松针2-4份,地衣芽孢杆菌0.01-0.03份,枯草芽孢杆菌0.002-0.004份,金属蛋白酶0.001-0.004份,植酸酶0.001-0.004份,水20-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农田用可改良土壤肥料,其特征在于,改性山药淀粉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山药淀粉、醋酸酐、冰醋酸混合均匀得到第一预制料;将苯乙烯、丙烯酸混合均匀得到第二预制料;将过硫酸钾溶于水中,通氮除去空气,加入第二预制料,加热搅拌,离心,洗涤,超声分散在丁醇溶液中,加入甲苯、正庚烷搅拌,离心,洗涤得到第三预制料;将冰醋酸、浓硫酸混合均匀,搅拌状态下滴加入第一预制料中,滴加完全后继续搅拌,搅拌状态下送入水中,加入第三预制料,用氢氧化钠调节体系pH值为中性,分离,水洗,干燥,粉碎得到改性山药淀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农田用可改良土壤肥料,其特征在于,改性山药淀粉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山药淀粉、醋酸酐、冰醋酸混合均匀得到第一预制料;将苯乙烯、丙烯酸混合均匀得到第二预制料;将过硫酸钾溶于水中,通氮除去空气,加入第二预制料,加热至80-85℃搅拌20-30h,搅拌速度为200-400r/min,离心,洗涤,超声分散在浓度为35-40wt%丁醇溶液中,加入甲苯、正庚烷搅拌30-50min,离心,洗涤得到第三预制料;将冰醋酸、浓硫酸混合均匀,搅拌状态下滴加入第一预制料中,滴加完全后继续搅拌30-50min,搅拌状态下送入水中,加入第三预制料,用氢氧化钠调节体系pH值为中性,分离,水洗,70-75℃干燥50-100min,粉碎得到改性山药淀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农田用可改良土壤肥料,其特征在于,改性山药淀粉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12-16份山药淀粉、30-50份醋酸酐、20-30份冰醋酸混合均匀得到第一预制料;按重量份将4-8份苯乙烯、0.5-1.2份丙烯酸混合均匀得到第二预制料;按重量份将0.01-0.06份过硫酸钾溶于40-50份水中,通氮除去空气,加入2-6份第二预制料,加热至80-85℃搅拌20-30h,搅拌速度为200-400r/min,离心,洗涤,超声分散在50-80份浓度为35-40wt%丁醇溶液中,加入3-6份甲苯、1-3份正庚烷搅拌30-50min,离心,洗涤得到第三预制料;按重量份将20-30份冰醋酸、2-4份浓硫酸混合均匀,搅拌状态下滴加入2-4份第一预制料中,滴加完全后继续搅拌30-50min,搅拌状态下送入120-160份水中,加入1-2份第三预制料,用氢氧化钠调节体系pH值为中性,分离,水洗,70-75℃干燥50-100min,粉碎得到改性山药淀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农田用可改良土壤肥料,其特征在于,氯化铵、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氯化钾、羧甲基纤维素钠、改性山药淀粉的重量比为25-35:8-12:12-16:4-8:1.5-2.5:4-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农田用可改良土壤肥料,其特征在于,羧甲基纤维素钠、改性山药淀粉、钼酸铵、硫酸亚铁、碳酸石灰、泥炭土、煤矸石、风化煤的重量比为1.5-2.5:4-6:0.8-1:0.8-1:2.5-3.5:3-5:3-5:1.5-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农田用可改良土壤肥料,其特征在于,改性山药淀粉、羊粪、腐植酸、次粉、稻壳粉、蛭石、玉米面、干松针的重量比为4-6:18-22:10-14:16-18:3-5:2-3:3-5:2.5-3.5。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