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3382阅读:35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体涉及一种碳化塔。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碳化塔,在碳酸钙制造过程中需要将二氧化碳打入碳化塔,经过长时间的充气反应并形成碳酸钙颗粒,其产品质量受到温度和二氧化碳的曝气影响,现有技术碳化塔的成品粒度不均匀,碳酸钙品质差,质量不稳定,处理时间较长,碳化效率低下,且二氧化碳反应接触时间短,二氧化碳排放浓度高,企业成本较高,另外,现有技术的碳化塔内温度波动较大,不能保持恒温,影响碳化钙晶粒的细化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化塔,解决曝气效果不好,二氧化碳接触时间短,生产质量不稳定,二氧化碳排放浓度高,企业成本高的缺点,提高成品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一种碳化塔,上述碳化塔上部设有用于装载浆料的环形外腔和用于反应的圆柱形内腔;上述内腔和外腔之间的隔板上环周均设有多个进料孔;下部设有循环腔;内腔与循环腔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述碳化塔的顶部设有电机和气泵,上述电机带动带充气孔的中空搅拌桨,上述中空搅拌桨上设有旋转气接头,上述旋转气接头与上述气泵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述环形外腔的底部设有恒温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中空搅拌桨包括中空轴,上述中空轴外轴向均布设有多个锥形壳,上述锥形壳上设有上述充气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述圆柱形内腔顶部设有尾气管,上述尾气管与上述循环腔底部的圆锥形曝气壳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述连通管上还设有输送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述环形外腔顶部通过进料泵与上述浆料输送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述循环腔的顶部还设有搅拌叶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述循环腔的底部还设有出料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述气泵还通过可拆卸的支管与上述循环腔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工艺和结构设计合理,产品质量高、一致性稳定性好,同时曝气效果好,企业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碳化塔,碳化塔上部设有用于装载浆料的环形外腔1和用于反应的圆柱形内腔2;内腔2和外腔1之间的隔板3上环周均设有多个进料孔4;下部设有循环腔5;内腔2与循环腔5之间通过连通管6连通。

碳化塔的顶部设有电机7和气泵8,电机7带动带充气孔的中空搅拌桨,中空搅拌桨上设有旋转气接头,旋转气接头与气泵8相连。电机驱动中空搅拌桨,同时旋转气接头用于与气泵8相连供气。

环形外腔的底部设有恒温器9。用于保持浆料的温度均衡,同时整个浆料和环形外腔形成一个恒温水浴结构。保证了碳化塔内部反应用的内腔温度始终保持均衡。

中空搅拌桨包括中空轴10,中空轴外轴10向均布设有多个锥形壳11,锥形壳上设有充气孔12。用于充二氧化碳气体。

圆柱形内腔顶部设有尾气管13,尾气管13与循环腔5底部的圆锥形曝气壳14连通。圆锥形曝气壳14内部中空设置,表面设有多个孔,用于二次利用没有利用的二氧化碳,并通过圆锥形曝气壳14充入液体中二次反应。

连通管6上还设有输送泵。也可以设置手动型常闭型阀门。

环形外腔1顶部通过进料泵与浆料输送管连通(图中未画出)。用于输送配置好的浆料。

循环腔5的顶部还设有搅拌叶轮15。搅拌叶轮围绕循环腔中轴线,环周均布设置至少两个,用于提供二次搅拌。使得反应更加充分。

循环腔的底部还设有出料管16。用于出料。

气泵还通过可拆卸的支管(图中未画出)与循环腔相连。用于根据产品品质需要,决定是否需要在循环腔中补充二氧化碳。

工作原理:

第一步,部分浆料通过进料泵和浆料输送管快速输送并充满环形外腔;同时内腔中的中空搅拌桨开始搅拌并开始充二氧化碳,搅拌一定时间。

第二步,将上部内腔2反应完成的浆料,通过连通管进入循环腔5。

第三步,内腔2中尾气排入到循环腔5。同时开启循环腔5中的搅拌叶轮15。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