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陶瓷领域,具体是一种轻质耐热陶瓷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陶瓷炊具经过了高温烧成,使用起来安全环保,陶瓷炊具近年来得到了大量使用,由于传统耐热陶瓷产品基本上是通过添加大量的锂辉石来获得耐热性能,其产品原料来源单一,限制了产品的生产。并且耐热陶瓷炊具由于手持操作,产品重量过重会影响使用。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质耐热陶瓷的生产方法。本发明轻质耐热陶瓷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1)取硅藻土10重量份、辉石闪长岩20重量份、地开石15重量份、累托石22重量份、银星石10重量份,混和加水球磨后过325目筛制成瓷泥备用;(2)取木材粉碎后过325目筛制得木粉,然后取木粉5重量份与上述瓷泥100重量份混合均匀,制成木粉泥备用(此步骤中的重量份与步骤(1)中的重量份不同);(3)取上述瓷泥加水调配成浓度为20波美度的泥浆备用;(4)将上述木粉泥按传统工艺经脱水、压泥、陈腐、炼泥、注浆成型为坯体后,将坯体置于窑炉中先升温至350℃烧成15分钟后,再降温至常温,然后将坯体取出浸泡在上述泥浆中3—5秒,使坯体表面吸附泥浆;(5)将吸附泥浆的坯体取出,置放于海绵块上3—4秒钟,然后将坯体放置于通风处自然晾干24小时;然后再置于窑炉中于1230℃进行烧成8小时,制成产品。本发明制成的耐热陶瓷产品,可耐650℃~20℃热交换而不裂,并且由于木粉在烧成过程中燃烧形成了孔隙,产品重量较传统耐热陶瓷产品要轻3—5%,并具有一定地保温作用;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陶瓷炊具、电陶炉陶瓷外壳等产品的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及对比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取硅藻土10重量份、辉石闪长岩20重量份、地开石15重量份、累托石22重量份、银星石10重量份,混和加水球磨后过325目筛制成瓷泥备用;(2)取木材粉碎后过325目筛制得木粉,然后取木粉5重量份与上述瓷泥100重量份混合均匀,制成木粉泥备用(此步骤中的重量份与步骤(1)中的重量份不同);(3)取上述瓷泥加水调配成浓度为20波美度的泥浆备用;(4)将上述木粉泥按传统工艺经脱水、压泥、陈腐、炼泥、注浆成型为锅型坯体后,将坯体置于窑炉中先升温至350℃烧成15分钟后,再降温至30℃,然后将坯体取出浸泡在上述泥浆中4秒,使坯体表面吸附泥浆;(5)将吸附泥浆的坯体取出,置放于海绵块上4秒钟,然后将坯体放置于通风处自然晾干24小时;然后再置于窑炉中于1230℃进行烧成8小时,制成实施例的耐热陶瓷锅。对比例1:与实施例不同的是,用长石替代硅藻土,制得对比例1的耐热陶瓷锅。对比例2:与实施例不同的是,用石英替代银星石,制得对比例2的耐热陶瓷锅。对比例3:与实施例不同的是,用高岭土替代地开石,制得对比例3的耐热陶瓷锅。对比例4:与实施例不同的是,用锂辉石替代辉石闪长岩,制得对比例4的耐热陶瓷锅。对比例5:与实施例不同的是,取消步骤(4)中的烧成,直接将坯体吸附泥浆后于1230℃进行烧成8小时,制得对比例5的耐热陶瓷锅。将上述制成的产品进行比较,结果如下表:产品产品质量实施例产品烧成率高达99%以上,650℃~20℃热交换而不裂对比例1产品在步骤(4)的烧成过程中,大部分产品表面出现裂痕对比例2产品在步骤(5)的烧成过程中5%左右的产品出现裂痕,机械强度很差,400℃~20℃热交换就出现破裂对比例3产品在步骤(5)的烧成过程中5%左右的产品出现变形,400℃~20℃热交换就出现破裂对比例4产品塑性差,在步骤(5)的烧成过程中,大部分产品出现变形,200℃~20℃热交换就出现破裂对比例5产品表面基本都在烧成过程中出现裂痕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