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暖地板的保温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3454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温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暖地板的保温材料。



背景技术:

中国家居装饰涉及到很多环节,其中一个环节便是房间地板的铺设。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地板的种类也呈现多种多样。按结构分类有:实木地板、强化复合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竹木地板、软木地板等。其中,实木地板是木材经烘干,加工后形成的地面装饰材料。它具有花纹自然,脚感舒适,使用安全的特点;是卧室、客厅、书房等地面装修的理想材料,而与地板同时存在的便是地板砖。地板砖与地板相比,质地更硬,具有更高的坚固性,光泽更好,但是重量较重;同时是其保温效果较差,用作地暖地板无法进行长效保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地板采用实木或地板砖,保温效果差,无法实现地暖地板的长效保温,造成热能散发,消耗能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地暖地板的保温材料,轻质保温材料干燥密度为230-250kg/m3,相应的抗压强度可达0.7-1.2mpa,导热系数可达0.05-0.08w/m·k,吸水率3-5%,不变形,不开裂,耐老化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强度高、抗冲击,防火阻燃,隔音、隔热、节能效果好。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地暖地板的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的原料为复合微珠料、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减水剂、稳泡剂、早强剂、纤维、乳胶粉、憎水剂、发泡剂和水,其中原料各组分的质量比为复合微珠料:水泥∶减水剂∶稳泡剂∶早强剂∶纤维∶乳胶粉∶憎水剂∶发泡剂:水=80-100:100-120∶1.0-2.6∶1.5-3.0∶2.0-4.0∶0.5-1∶2.5-5.0∶3.0-6.0∶3.0-8.0:160-180。

本发明的保温材料,材料轻质,干燥密度为230-250kg/m3,相应的抗压强度可达0.7-1.2mpa,导热系数可达0.05-0.08w/m·k,吸水率3-5%,不变形,不开裂,耐老化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强度高、抗冲击,防火阻燃,隔音、隔热、节能效果好。其中微珠复合材料的加入提高了保温材料的硬度与耐磨性,由于空心填充微珠中空的球体结构,使得的其填充于材料中中具有优良的保温效果,作为无机不燃性轻质保温材料可以替代以聚苯泡沫为代表性的有机可燃性保温材料应用于建筑节能工程的地暖工程之中,也可以用于屋面保温施工、保温工程、或用于制作复合保温板材等场合。

所述复合微珠料的原料为微珠、mh6001p6、重质碳酸钙、石英砂,其中原料各组分的质量比为微珠:mh6001p6:重质碳酸钙:石英砂=3-12:0.4-0.9:2-6:2-8。其中微珠可以是粉煤灰空心微珠,也可以是玻璃、陶瓷等其它材料的空心微珠;它具有水溶性、温度可逆胶凝性、增稠、粘结、润滑性和抗酶性等特性。因此广泛用于增稠、胶凝化、乳化、分散稳定、保水、提高和易性等场合。

所述硅酸盐水泥为pii52.5硅酸盐水泥,发泡剂为双氧水溶液,双氧水溶液质量浓度为10-40%;稳泡剂为njfa物理发泡剂;早强剂为水玻璃、mgcl2、cacl2、或硫酸铝;减水剂为萘系高效减水剂或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纤维为木质纤维或化学合成纤维;憎水剂为硬脂酸钙、硬脂酸铝或有机硅。

水泥是形成lwfc材料基体骨架的胶凝材料。制备过程中水泥与适量水和减水剂均匀拌合形成具有足够流动性的水泥浆,借助于发泡剂的作用在静置状态下产生气泡。要控制适宜的水灰比(水和水泥的重量比)和减水剂添加量,如果减水剂控制不当,要么浆体流动性不足难以发泡,要么料浆过稀泡沫难以捕捉。在稳泡剂的作用下,水泥浆体内产生的气泡就可以被很好地稳定下来,以便形成具有均匀尺寸分布和空间分布的多孔性浆体。早强剂的作用则是促使水泥浆快速凝结和硬化,从而将先前形成的多孔性水泥浆完全固定下来,而不致坍塌或变形。纤维和乳胶粉主要起到增韧和增强作用,改善硬化体整体完整性。纤维添加过多时硬化体局部易发生结团、结块现象,纤维过少时硬化体易出现开裂、表面掉分等现象。憎水剂的主要作用是增强硬化体的防水性。

所述保温材料的原料还包括微泡剂,所述微泡剂与复合微珠料的质量比为80-100:1-1.2。

所述保温材料的原料还包括阻燃剂,提高保温材料的阻燃能力,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用于地暖地板的保温材料,材料轻质,干燥密度为230-250kg/m3,相应的抗压强度可达0.7-1.2mpa,导热系数可达0.05-0.08w/m·k,吸水率3-5%,不变形,不开裂,耐老化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强度高、抗冲击,防火阻燃,隔音、隔热、节能效果好;

2、本发明一种用于地暖地板的保温材料,复合微珠料的原料为微珠、mh6001p6、重质碳酸钙、石英砂,其中原料各组分的质量比为微珠:mh6001p6:重质碳酸钙:石英砂=3-12:0.4-0.9:2-6:2-8;

3、本发明一种用于地暖地板的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原料还包括阻燃剂,提高保温材料的阻燃能力,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用于地暖地板的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的原料为复合微珠料、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减水剂、稳泡剂、早强剂、纤维、乳胶粉、憎水剂、发泡剂和水,其中原料各组分的质量比为复合微珠料:水泥∶减水剂∶稳泡剂∶早强剂∶纤维∶乳胶粉∶憎水剂∶发泡剂:水=100:120∶2.6∶3.0∶4.0∶1∶5.0∶6.0∶8.0:180,所述复合微珠料的原料为微珠、mh6001p6、重质碳酸钙、石英砂,其中原料各组分的质量比为微珠:mh6001p6:重质碳酸钙:石英砂=12:0.9:6:8。经仪器测试,干燥密度250kg/m3,抗压强度1.0mpa,导热系数0.08w/m·k,吸水率4.5%。

实施例2

本发明一种用于地暖地板的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的原料为复合微珠料、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减水剂、稳泡剂、早强剂、纤维、乳胶粉、憎水剂、发泡剂和水,其中原料各组分的质量比为复合微珠料:水泥∶减水剂∶稳泡剂∶早强剂∶纤维∶乳胶粉∶憎水剂∶发泡剂:水=80:100∶1.0∶1.5∶2.0∶0.5∶2.5∶3.0∶3.0:160,所述复合微珠料的原料为微珠、mh6001p6、重质碳酸钙、石英砂,其中原料各组分的质量比为微珠:mh6001p6:重质碳酸钙:石英砂=3:0.4:2:2。经仪器测试,干燥密度243kg/m3,抗压强度0.8mpa,导热系数0.06w/m·k,吸水率4%。

实施例3

本发明一种用于地暖地板的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的原料为复合微珠料、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减水剂、稳泡剂、早强剂、纤维、乳胶粉、憎水剂、发泡剂和水,其中原料各组分的质量比为复合微珠料:水泥∶减水剂∶稳泡剂∶早强剂∶纤维∶乳胶粉∶憎水剂∶发泡剂:水=90:110∶1.8∶2.3∶3∶0.5-1∶3.8∶4.5∶5.5:170,所述复合微珠料的原料为微珠、mh6001p6、重质碳酸钙、石英砂,其中原料各组分的质量比为微珠:mh6001p6:重质碳酸钙:石英砂=7:0.7:4:5。经仪器测试,干燥密度235kg/m3,抗压强度1.1mpa,导热系数0.06w/m·k,吸水率3.5%。

本发明的保温材料,材料轻质,不变形,不开裂,耐老化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强度高、抗冲击,防火阻燃,隔音、隔热、节能效果好。其中微珠复合材料的加入提高了保温材料的硬度与耐磨性,由于空心填充微珠中空的球体结构,使得的其填充于材料中中具有优良的保温效果,作为无机不燃性轻质保温材料可以替代以聚苯泡沫为代表性的有机可燃性保温材料应用于建筑节能工程的地暖工程之中,也可以用于屋面保温施工、保温工程、或用于制作复合保温板材等场合。

其中微珠可以是粉煤灰空心微珠,也可以是玻璃、陶瓷等其它材料的空心微珠;它具有水溶性、温度可逆胶凝性、增稠、粘结、润滑性和抗酶性等特性。因此广泛用于增稠、胶凝化、乳化、分散稳定、保水、提高和易性等场合。

优选的,所述硅酸盐水泥为pii52.5硅酸盐水泥,发泡剂为双氧水溶液,双氧水溶液质量浓度为10-40%;稳泡剂为njfa物理发泡剂;早强剂为水玻璃、mgcl2、cacl2、或硫酸铝;减水剂为萘系高效减水剂或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纤维为木质纤维或化学合成纤维;憎水剂为硬脂酸钙、硬脂酸铝或有机硅。

水泥是形成lwfc材料基体骨架的胶凝材料。制备过程中水泥与适量水和减水剂均匀拌合形成具有足够流动性的水泥浆,借助于发泡剂的作用在静置状态下产生气泡。要控制适宜的水灰比(水和水泥的重量比)和减水剂添加量,如果减水剂控制不当,要么浆体流动性不足难以发泡,要么料浆过稀泡沫难以捕捉。在稳泡剂的作用下,水泥浆体内产生的气泡就可以被很好地稳定下来,以便形成具有均匀尺寸分布和空间分布的多孔性浆体。早强剂的作用则是促使水泥浆快速凝结和硬化,从而将先前形成的多孔性水泥浆完全固定下来,而不致坍塌或变形。纤维和乳胶粉主要起到增韧和增强作用,改善硬化体整体完整性。纤维添加过多时硬化体局部易发生结团、结块现象,纤维过少时硬化体易出现开裂、表面掉分等现象。憎水剂的主要作用是增强硬化体的防水性。

优选的,所述保温材料的原料还包括微泡剂,所述微泡剂与复合微珠料的质量比为80-100:1-1.2。

优选的,所述保温材料的原料还包括阻燃剂,提高保温材料的阻燃能力,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