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茶叶产量的复合肥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55970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复合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茶叶产量的复合肥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茶树种植所用的肥料种类很多,其中绿茶专用肥大多采用市场上可购买的氮磷钾复合肥,其主要由n、p、k三大无机元素组成,可在短时间内满足茶树的生长需要。但是长期使用会使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土质变硬,从而影响茶树的生长,茶叶品质下降。单纯的有机肥随富含有机质,但是养分释放缓慢,各种有效养分之间达不到有效的平衡,肥料配方不科学,导致茶叶产量不高,茶叶中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含量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提高茶叶产量的复合肥制备方法,采用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其中无机成分促进了有机成分在释放养分时的效率,使肥料施入土壤后能够增加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还能提高土壤的肥力。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提高茶叶产量的复合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膨胀蛭石粉碎,干燥,升温,煅烧,粉碎,加入蓖麻纤维、水搅拌,加入硫酸铜搅拌均匀,搅拌状态下滴加双氧水溶液,滴加完全后继续搅拌,过滤,用水洗涤,氮气保护下升温,保温,降至室温,干燥,粉碎得到第一预制料;

s2、将玉米芯粉、胡萝卜缨、棉籽粕混合均匀,加水,送入发酵池中,加入em菌种原液,充分混合密封发酵,加入红薯粉、腐植酸、花生粉、桑叶混合均匀,继续发酵,干燥,粉碎,造粒得到第二预制料;

s3、将沸石粉、水铝英石、第一预制料粉碎,混合均匀得到第三预制料;向第二预制料中加入硝酸铵、重过磷酸钙、硅藻土、石英粉、海藻酸钠水溶液混合均匀,再加入田菁胶水溶液和第三预制料,造粒,干燥得到提高茶叶产量的复合肥。

优选地,s1中,按重量份将10-20份膨胀蛭石粉碎,干燥,升温,煅烧,粉碎,加入15-25份蓖麻纤维、100-150份水搅拌,加入2-4份硫酸铜搅拌均匀,搅拌状态下滴加60-100份浓度为30-40wt%双氧水溶液,滴加完全后继续搅拌,过滤,用水洗涤,氮气保护下升温,保温,降至室温,干燥,粉碎得到第一预制料。

优选地,s1中,按重量份将10-20份膨胀蛭石粉碎,50-60℃干燥4-8h,升温至750-850℃,煅烧10-22min,粉碎,加入15-25份蓖麻纤维、100-150份水搅拌8-14h,加入2-4份硫酸铜搅拌均匀,搅拌状态下滴加60-100份浓度为30-40wt%双氧水溶液,滴加完全后继续搅拌8-12h,过滤,用水洗涤,氮气保护下升温至600-700℃,保温10-18min,降至室温,干燥,粉碎得到第一预制料。

优选地,s2中,em菌种原液中有效菌含量为6-8×108cfu/ml。

优选地,s2中,按重量份将50-70份玉米芯粉、50-70份胡萝卜缨、30-40份棉籽粕混合均匀,加水,送入发酵池中,加入1-2份em菌种原液,充分混合密封发酵,加入10-18份红薯粉、34-42份腐植酸、4-8份花生粉、5-10份桑叶混合均匀,继续发酵,干燥,粉碎,造粒得到第二预制料。

优选地,s2中,按重量份将50-70份玉米芯粉、50-70份胡萝卜缨、30-40份棉籽粕混合均匀,加水至含水量为50-60wt%,送入发酵池中,加入1-2份em菌种原液,充分混合密封发酵4-8天,加入10-18份红薯粉、34-42份腐植酸、4-8份花生粉、5-10份桑叶混合均匀,继续发酵10-18h,发酵温度为36-40℃,干燥,粉碎,造粒得到第二预制料。

优选地,s3中,第一预制料、第二预制料、沸石粉、水铝英石、硝酸铵、重过磷酸钙、硅藻土、石英粉、海藻酸钠水溶液、田菁胶水溶液的重量比为10-14:100:4-8:5-10:50-70:10-20:8-12:2-4:10-20:8-16。

优选地,s3中,海藻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35-45wt%,田菁胶水溶液的浓度为1.4-1.8wt%。

本发明采用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其中无机成分促进了有机成分在释放养分时的效率,使肥料施入土壤后能够增加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还能提高土壤的肥力。

在膨胀蛭石复合物中,膨胀蛭石经过煅烧,可溶出的微量元素的量大大提高,与蓖麻纤维复配吸附活性高,依次经硫酸铜、双氧水及高温处理后,不仅抗菌性能极好,而且片层结构致密;其与沸石粉、水铝英石复配,缓释效果极好,可改善土壤通透性,抗菌效果好,增强茶树的抗病能力,而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本发明不仅营养均衡丰富,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养分利用率极高,可改善土壤长期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和盐渍化,有效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保肥供肥能力。本发明以第一物料为内核,外层包覆两层营养物质,一方面可根据茶树生长特点,通过一定的缓释方式一次性施肥满足茶树不同生长时期的营养需求,配方合理,营养均衡,明显提高肥料利用率;另一方面可改善土壤质量,提高茶树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提高茶叶产量的复合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膨胀蛭石粉碎,干燥,升温,煅烧,粉碎,加入蓖麻纤维、水搅拌,加入硫酸铜搅拌均匀,搅拌状态下滴加双氧水溶液,滴加完全后继续搅拌,过滤,用水洗涤,氮气保护下升温,保温,降至室温,干燥,粉碎得到第一预制料;

s2、将玉米芯粉、胡萝卜缨、棉籽粕混合均匀,加水,送入发酵池中,加入em菌种原液,充分混合密封发酵,加入红薯粉、腐植酸、花生粉、桑叶混合均匀,继续发酵,干燥,粉碎,造粒得到第二预制料;

s3、将沸石粉、水铝英石、第一预制料粉碎,混合均匀得到第三预制料;向第二预制料中加入硝酸铵、重过磷酸钙、硅藻土、石英粉、海藻酸钠水溶液混合均匀,再加入田菁胶水溶液和第三预制料,造粒,干燥得到提高茶叶产量的复合肥。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提高茶叶产量的复合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份将10份膨胀蛭石粉碎,60℃干燥4h,升温至850℃,煅烧10min,粉碎,加入25份蓖麻纤维、100份水搅拌14h,加入2份硫酸铜搅拌均匀,搅拌状态下滴加100份浓度为30wt%双氧水溶液,滴加完全后继续搅拌12h,过滤,用水洗涤,氮气保护下升温至600℃,保温18min,降至室温,干燥,粉碎得到第一预制料;

s2、按重量份将70份玉米芯粉、50份胡萝卜缨、40份棉籽粕混合均匀,加水至含水量为50wt%,送入发酵池中,加入2份em菌种原液,充分混合密封发酵4天,加入18份红薯粉、34份腐植酸、8份花生粉、5份桑叶混合均匀,继续发酵18h,发酵温度为36℃,干燥,粉碎,造粒得到第二预制料,其中em菌种原液中有效菌含量为8×108cfu/ml;

s3、按重量份将4份沸石粉、10份水铝英石、10份第一预制料粉碎,混合均匀得到第三预制料;向100份第二预制料中加入70份硝酸铵、10份重过磷酸钙、12份硅藻土、2份石英粉、20份浓度为35wt%的海藻酸钠水溶液混合均匀,再加入16份浓度为1.4wt%田菁胶水溶液和第三预制料,造粒,干燥得到提高茶叶产量的复合肥。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提高茶叶产量的复合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份将20份膨胀蛭石粉碎,50℃干燥8h,升温至750℃,煅烧22min,粉碎,加入15份蓖麻纤维、150份水搅拌8h,加入4份硫酸铜搅拌均匀,搅拌状态下滴加60份浓度为40wt%双氧水溶液,滴加完全后继续搅拌8h,过滤,用水洗涤,氮气保护下升温至700℃,保温10min,降至室温,干燥,粉碎得到第一预制料;

s2、按重量份将50份玉米芯粉、70份胡萝卜缨、30份棉籽粕混合均匀,加水至含水量为60wt%,送入发酵池中,加入1份em菌种原液,充分混合密封发酵8天,加入10份红薯粉、42份腐植酸、4份花生粉、10份桑叶混合均匀,继续发酵10h,发酵温度为40℃,干燥,粉碎,造粒得到第二预制料,其中em菌种原液中有效菌含量为6×108cfu/ml;

s3、按重量份将8份沸石粉、5份水铝英石、14份第一预制料粉碎,混合均匀得到第三预制料;向100份第二预制料中加入50份硝酸铵、20份重过磷酸钙、8份硅藻土、4份石英粉、10份浓度为45wt%的海藻酸钠水溶液混合均匀,再加入8份浓度为1.8wt%田菁胶水溶液和第三预制料,造粒,干燥得到提高茶叶产量的复合肥。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提高茶叶产量的复合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份将12份膨胀蛭石粉碎,58℃干燥5h,升温至820℃,煅烧16min,粉碎,加入22份蓖麻纤维、120份水搅拌12h,加入2.5份硫酸铜搅拌均匀,搅拌状态下滴加90份浓度为32wt%双氧水溶液,滴加完全后继续搅拌11h,过滤,用水洗涤,氮气保护下升温至620℃,保温16min,降至室温,干燥,粉碎得到第一预制料;

s2、按重量份将55份玉米芯粉、65份胡萝卜缨、32份棉籽粕混合均匀,加水至含水量为58wt%,送入发酵池中,加入1.2份em菌种原液,充分混合密封发酵7天,加入12份红薯粉、40份腐植酸、5份花生粉、8份桑叶混合均匀,继续发酵12h,发酵温度为39℃,干燥,粉碎,造粒得到第二预制料,其中em菌种原液中有效菌含量为6.5×108cfu/ml;

s3、按重量份将7份沸石粉、6份水铝英石、12份第一预制料粉碎,混合均匀得到第三预制料;向100份第二预制料中加入55份硝酸铵、18份重过磷酸钙、9份硅藻土、3.5份石英粉、12份浓度为42wt%的海藻酸钠水溶液混合均匀,再加入10份浓度为1.7wt%田菁胶水溶液和第三预制料,造粒,干燥得到提高茶叶产量的复合肥。

实施例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提高茶叶产量的复合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份将18份膨胀蛭石粉碎,52℃干燥7h,升温至780℃,煅烧20min,粉碎,加入18份蓖麻纤维、140份水搅拌10h,加入3.5份硫酸铜搅拌均匀,搅拌状态下滴加70份浓度为38wt%双氧水溶液,滴加完全后继续搅拌9h,过滤,用水洗涤,氮气保护下升温至680℃,保温12min,降至室温,干燥,粉碎得到第一预制料;

s2、按重量份将65份玉米芯粉、55份胡萝卜缨、38份棉籽粕混合均匀,加水至含水量为52wt%,送入发酵池中,加入1.8份em菌种原液,充分混合密封发酵5天,加入16份红薯粉、36份腐植酸、7份花生粉、6份桑叶混合均匀,继续发酵16h,发酵温度为37℃,干燥,粉碎,造粒得到第二预制料,其中em菌种原液中有效菌含量为7.5×108cfu/ml;

s3、按重量份将5份沸石粉、8份水铝英石、11份第一预制料粉碎,混合均匀得到第三预制料;向100份第二预制料中加入65份硝酸铵、12份重过磷酸钙、11份硅藻土、2.5份石英粉、18份浓度为38wt%的海藻酸钠水溶液混合均匀,再加入14份浓度为1.5wt%田菁胶水溶液和第三预制料,造粒,干燥得到提高茶叶产量的复合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