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树专用有机肥料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2152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树专用有机肥料的生产工艺,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果树土壤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多数果树土壤的理化性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主要表现在:通透性变差、保水性变差、碳氮比失衡、酸化或碱化、腐殖质含量下降、生物活性降低、肥料利用率降低以及形成板结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果的产量和质量纷纷下降,如色泽变差、甜度降低、芳香欠佳、口感变差等。因此,如何通过合理施肥来改善果树土壤环境,并以此达到提高水果品质的目的,是当前水果种植业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有机肥料富含有机物质和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不仅能提供作物生长所需养分,改良土壤,还可以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促进作物高产稳产,保持土壤肥力,同时可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合理利用有机肥料能增加作物产量、培肥地力、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因此,在我国推广应用有机肥料,符合“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对促进农业与资源、农业与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友好发展,从源头上促进农产品安全、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果树专用有机肥料的生产工艺,为解决当前果树土壤环境恶化以及水果品质下降等一些列问题提供一个可行性解决方案。

本发明所述果树专用有机肥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褐煤蜡树脂与质量分数为10-20%的氢氧化钾溶液按照质量比为1:5-7的比例分别置入反应釜,然后在150-180℃的密闭加压条件下进行搅拌反应,搅拌转速为80-100r/min,搅拌时间为30-50min,表压示数为0.4-0.6mpa,待反应结束后降压冷却至室温后,将固液物料转移至混料釜,再加入重量为褐煤蜡树脂150-200倍的木薯渣,将二者进行充分混合,最后在60-70℃条件下烘干至水分为20-25%,粉碎后过40-60目筛,得到复合增效剂,备用;

(2)将褐煤在60-70℃条件下烘干至水分为20-25%,粉碎后过40-60目筛,得到褐煤粉,再将中微量元素肥料、生化黄腐酸、复合增效剂与褐煤粉按照质量比为1:20-30:70-90:400-500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所得物料为有机混合粉,备用;

(3)分别选取市购的枯草芽孢杆菌、淡紫拟青霉、娄彻氏链霉菌、硝化细菌、细黄链霉菌、哈茨木霉的母种,按照相关常规的生物技术进行扩繁,具体为:斜面培养、摇床培养及发酵罐培养,最后将得到的发酵液按照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淡紫拟青霉发酵液:娄彻氏链霉菌发酵液:硝化细菌发酵液:细黄链霉菌发酵液:哈茨木霉发酵液=15-20:10-15:5-9:8-12:5-9:10-15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即为复合菌剂,备用;

(4)按照复合菌剂:有机混合粉=3-7:500的质量比将二者混合均匀,然后将其转移至发酵塔进行通风发酵,初期的2-3天发酵保持温度为45-55℃、湿度为30-45%rh,后期的3-4天发酵保持温度为40-45℃、湿度为20-30%rh,合计发酵5-7天,期间每隔24h充分翻搅物料一次,得到有机发酵组合物,备用;

(5)按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20-30:10-30:15-30的质量比将三者充分混合,得到化肥组合物,备用;

(6)按有机发酵组合物:化肥组合物=7-9:3-5的质量比将二者依次置入混料釜,充分搅拌均匀,然后通过常规的造粒、烘干、冷却、筛分等工序,得到成品即为果树专用有机肥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产品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升果树的吸收和转化能力;

(2)本发明产品可以增强果树的抗病抗逆性,提高水果的产量和品质;

(3)本发明产品具有无毒害、活性高、肥效持久等特点;

(4)本发明方法原料来源广、易于实施产业化、应用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内容。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果树专用有机肥料按如下步骤制备得到:

(1)将褐煤蜡树脂与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钾溶液按照质量比为1:7的比例分别置入反应釜,然后在150℃的密闭加压条件下进行搅拌反应,搅拌转速为80r/min,搅拌时间为50min,表压示数为0.4mpa,待反应结束后降压冷却至室温后,将固液物料转移至混料釜,再加入重量为褐煤蜡树脂150倍的木薯渣,将二者进行充分混合,最后在60℃条件下烘干至水分为25%,粉碎后过40目筛,得到复合增效剂,备用;

(2)将褐煤在60℃条件下烘干至水分为25%,粉碎后过40目筛,得到褐煤粉,再将中微量元素肥料、生化黄腐酸、复合增效剂与褐煤粉按照质量比为1:20:70:400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所得物料为有机混合粉,备用;

(3)分别选取市购的枯草芽孢杆菌、淡紫拟青霉、娄彻氏链霉菌、硝化细菌、细黄链霉菌、哈茨木霉的母种,按照相关常规的生物技术进行扩繁,具体为:斜面培养、摇床培养及发酵罐培养,最后将得到的发酵液按照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淡紫拟青霉发酵液:娄彻氏链霉菌发酵液:硝化细菌发酵液:细黄链霉菌发酵液:哈茨木霉发酵液=15:10:5:8:5:10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即为复合菌剂,备用;

(4)按照复合菌剂:有机混合粉=3:500的质量比将二者混合均匀,然后将其转移至发酵塔进行通风发酵,初期的2天发酵保持温度为55℃、湿度为45%rh,后期的3天发酵保持温度为45℃、湿度为30%rh,合计发酵5天,期间每隔24h充分翻搅物料一次,得到有机发酵组合物,备用;

(5)按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20:10:30的质量比将三者充分混合,得到化肥组合物,备用;

(6)按有机发酵组合物:化肥组合物=7:3的质量比将二者依次置入混料釜,充分搅拌均匀,然后通过常规的造粒、烘干、冷却、筛分等工序,得到成品即为果树专用有机肥料。

肥效试验:在云南省玉溪市云南尚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亩冰糖橙基地中做试验,分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用1亩冰糖橙种植地,其中甲组用市面上出售的普通有机肥料150kg作底肥,乙组用本发明果树专用有机肥料150kg作底肥,丙组作为空白对照不施用任何有机肥料,其他种植条件保持一致,甲乙两组试验结果取与丙组的相对值,如表1所示。

表1冰糖橙试验结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果树专用有机肥料按如下步骤制备得到:

(1)将褐煤蜡树脂与质量分数为15%的氢氧化钾溶液按照质量比为1:6的比例分别置入反应釜,然后在165℃的密闭加压条件下进行搅拌反应,搅拌转速为90r/min,搅拌时间为40min,表压示数为0.5mpa,待反应结束后降压冷却至室温后,将固液物料转移至混料釜,再加入重量为褐煤蜡树脂175倍的木薯渣,将二者进行充分混合,最后在65℃条件下烘干至水分为23%,粉碎后过50目筛,得到复合增效剂,备用;

(2)将褐煤在65℃条件下烘干至水分为23%,粉碎后过50目筛,得到褐煤粉,再将中微量元素肥料、生化黄腐酸、复合增效剂与褐煤粉按照质量比为1:25:80:450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所得物料为有机混合粉,备用;

(3)分别选取市购的枯草芽孢杆菌、淡紫拟青霉、娄彻氏链霉菌、硝化细菌、细黄链霉菌、哈茨木霉的母种,按照相关常规的生物技术进行扩繁,具体为:斜面培养、摇床培养及发酵罐培养,最后将得到的发酵液按照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淡紫拟青霉发酵液:娄彻氏链霉菌发酵液:硝化细菌发酵液:细黄链霉菌发酵液:哈茨木霉发酵液=18:13:7:10:7:13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即为复合菌剂,备用;

(4)按照复合菌剂:有机混合粉=5:500的质量比将二者混合均匀,然后将其转移至发酵塔进行通风发酵,初期的2.5天发酵保持温度为50℃、湿度为40%rh,后期的3.5天发酵保持温度为42℃、湿度为25%rh,合计发酵6天,期间每隔24h充分翻搅物料一次,得到有机发酵组合物,备用;

(5)按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25:20:20的质量比将三者充分混合,得到化肥组合物,备用;

(6)按有机发酵组合物:化肥组合物=8:4的质量比将二者依次置入混料釜,充分搅拌均匀,然后通过常规的造粒、烘干、冷却、筛分等工序,得到成品即为果树专用有机肥料。

肥效试验:在云南省玉溪市云南尚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亩水蜜桃基地中做试验,分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用1亩水蜜桃种植地,其中甲组用市面上出售的普通有机肥料120kg作底肥,乙组用本发明果树专用有机肥料100kg作底肥,丙组作为空白对照不施用任何有机肥料,其他种植条件保持一致,甲乙两组试验结果取与丙组的相对值,如表2所示。

表2水蜜桃试验结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述果树专用有机肥料按如下步骤制备得到:

(1)将褐煤蜡树脂与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钾溶液按照质量比为1:5的比例分别置入反应釜,然后在180℃的密闭加压条件下进行搅拌反应,搅拌转速为100r/min,搅拌时间为30min,表压示数为0.6mpa,待反应结束后降压冷却至室温后,将固液物料转移至混料釜,再加入重量为褐煤蜡树脂200倍的木薯渣,将二者进行充分混合,最后在70℃条件下烘干至水分为20%,粉碎后过60目筛,得到复合增效剂,备用;

(2)将褐煤在70℃条件下烘干至水分为20%,粉碎后过60目筛,得到褐煤粉,再将中微量元素肥料、生化黄腐酸、复合增效剂与褐煤粉按照质量比为1:30:90:500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所得物料为有机混合粉,备用;

(3)分别选取市购的枯草芽孢杆菌、淡紫拟青霉、娄彻氏链霉菌、硝化细菌、细黄链霉菌、哈茨木霉的母种,按照相关常规的生物技术进行扩繁,具体为:斜面培养、摇床培养及发酵罐培养,最后将得到的发酵液按照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淡紫拟青霉发酵液:娄彻氏链霉菌发酵液:硝化细菌发酵液:细黄链霉菌发酵液:哈茨木霉发酵液=20:15:9:12:9:15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即为复合菌剂,备用;

(4)按照复合菌剂:有机混合粉=7:500的质量比将二者混合均匀,然后将其转移至发酵塔进行通风发酵,初期的3天发酵保持温度为45℃、湿度为30%rh,后期的4天发酵保持温度为40℃、湿度为20%rh,合计发酵7天,期间每隔24h充分翻搅物料一次,得到有机发酵组合物,备用;

(5)按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30:30:15的质量比将三者进行充分混合,得到化肥组合物,备用;

(6)按有机发酵组合物:化肥组合物=9:5的质量比将二者依次置入混料釜,充分搅拌均匀,然后通过常规的造粒、烘干、冷却、筛分等工序,得到成品即为果树专用有机肥料。

肥效试验:在云南省玉溪市云南尚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亩杨梅基地中做试验,分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用1亩杨梅种植地,其中甲组用市面上出售的普通有机肥料130kg作底肥,乙组用本发明果树专用有机肥料90kg作底肥,丙组作为空白对照不施用任何有机肥料,其他种植条件保持一致,甲乙两组试验结果取与丙组的相对值,如表3所示。

表3杨梅试验结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