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复型营养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91340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修复型营养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有效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粮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生产为获得更高的产量,农药、化肥是植物生长中不可缺少的农资。但过多的化肥施用所带来的土壤退化、板结,以及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等负面影响,导致植物难以应对气候的变化,无法抗旱、抗寒、抗病,致使植物品质恶化,产量下降,已威胁着植物的生存环境,加上防治植物病虫害所施用的越来越强劲的农药,进一步助推农业生态步入严重的恶性循环。急需开发一种能快速缓解植物的肥害、药害、激素中毒以及气候性伤害的营养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修复型营养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修复型营养剂,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3-7份、蛋白多糖11-19份、硫酸锌15-25份、谷氨酰胺1-5份、谷氨酸1-5份、鸟氨酸3-7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5-12份、嘧菌酯1-5份、磷酸二氢钾20-30份、水80-100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修复型营养剂,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4-6份、蛋白多糖13-17份、硫酸锌18-22份、谷氨酰胺2-4份、谷氨酸2-4份、鸟氨酸4-6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7-10份、嘧菌酯2-4份、磷酸二氢钾22-28份、水85-95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修复型营养剂,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5份、蛋白多糖15份、硫酸锌20份、谷氨酰胺3份、谷氨酸3份、鸟氨酸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8份、嘧菌酯3份、磷酸二氢钾25份、水90份。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修复型营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水加热至88-90℃,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嘧菌酯、硫酸锌搅拌25-30min,制得混合物a;

2)将混合物a降温至60-62℃,然后加入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搅拌15-20min,制得混合物b;

3)将混合物b降至室温,加入蛋白多糖、谷氨酰胺、谷氨酸、鸟氨酸、磷酸二氢钾,超声处理25-30min,即得营养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中,搅拌速度为150-200r/min。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中,搅拌速度为200-220r/min。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中,超声功率为400w。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营养剂在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营养剂在修复植物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制得的营养剂营养丰富,能够达到解除药害、肥害、激素中毒及病虫害等引起的损伤、促进植物生长、缩短生长周期、促进果实膨大、提高作物产量等效果。本发明按一定比例兑水喷洒至植物上,使用量极少,使用极为方便,能增强植物免疫力,有效防止植物病虫害,能使植物具有抗逆、抗寒、抗旱等多种生态调节功能,施用后,能保持土壤应用的松软及粘性,维持土壤的生物多样性,改良退化、板结的土壤,生产工艺简单、易操作易控制,产品性能稳定,保质期时间长,生产过程无污染,绿色安全环保,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修复型营养剂,由以下原料组成: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3kg、蛋白多糖11kg、硫酸锌15kg、谷氨酰胺1kg、谷氨酸1kg、鸟氨酸3k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5kg、嘧菌酯1kg、磷酸二氢钾20kg、水80kg。

将水加热至88℃,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嘧菌酯、硫酸锌以15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25min,制得混合物a。将混合物a降温至60℃,然后加入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以2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15min,制得混合物b。将混合物b降至室温,加入蛋白多糖、谷氨酰胺、谷氨酸、鸟氨酸、磷酸二氢钾,超声处理25min,超声功率为400w,即得营养剂。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修复型营养剂,由以下原料组成: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7kg、蛋白多糖19kg、硫酸锌25kg、谷氨酰胺5kg、谷氨酸5kg、鸟氨酸7k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2kg、嘧菌酯5kg、磷酸二氢钾30kg、水100kg。

将水加热至90℃,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嘧菌酯、硫酸锌以2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30min,制得混合物a。将混合物a降温至62℃,然后加入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以22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20min,制得混合物b。将混合物b降至室温,加入蛋白多糖、谷氨酰胺、谷氨酸、鸟氨酸、磷酸二氢钾,超声处理30min,超声功率为400w,即得营养剂。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修复型营养剂,由以下原料组成: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4kg、蛋白多糖13kg、硫酸锌18kg、谷氨酰胺2kg、谷氨酸2kg、鸟氨酸4k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7kg、嘧菌酯2kg、磷酸二氢钾22kg、水85kg。

将水加热至89℃,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嘧菌酯、硫酸锌以18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28min,制得混合物a。将混合物a降温至61℃,然后加入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以21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18min,制得混合物b。将混合物b降至室温,加入蛋白多糖、谷氨酰胺、谷氨酸、鸟氨酸、磷酸二氢钾,超声处理28min,超声功率为400w,即得营养剂。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修复型营养剂,由以下原料组成: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6kg、蛋白多糖17kg、硫酸锌22kg、谷氨酰胺4kg、谷氨酸4kg、鸟氨酸6k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kg、嘧菌酯4kg、磷酸二氢钾28kg、水95kg。

将水加热至89℃,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嘧菌酯、硫酸锌以18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28min,制得混合物a。将混合物a降温至61℃,然后加入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以21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18min,制得混合物b。将混合物b降至室温,加入蛋白多糖、谷氨酰胺、谷氨酸、鸟氨酸、磷酸二氢钾,超声处理28min,超声功率为400w,即得营养剂。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修复型营养剂,由以下原料组成: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5kg、蛋白多糖15kg、硫酸锌20kg、谷氨酰胺3kg、谷氨酸3kg、鸟氨酸5k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8kg、嘧菌酯3kg、磷酸二氢钾25kg、水90kg。

将水加热至89℃,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嘧菌酯、硫酸锌以18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28min,制得混合物a。将混合物a降温至61℃,然后加入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以21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18min,制得混合物b。将混合物b降至室温,加入蛋白多糖、谷氨酰胺、谷氨酸、鸟氨酸、磷酸二氢钾,超声处理28min,超声功率为400w,即得营养剂。

实施例6

将实施例5中制得的营养剂作为实验对象,使用说明:兑水后喷洒在植物叶面,逐行喷雾、使用次数为2次。每次施用量为100mg/亩,稀释500倍,间隔时间为:5天。以此来验证该营养剂对受除草剂(草甘膦)药害棉花的修复效果,并用等量清水作为对照。

试验结果:

1)第1次用完后4天进行观察,结果为:施用营养剂的棉花顶端生长点和棉花果枝靠外围生长点有新的嫩叶发出,而清水对照组并没有发出嫩叶,有的棉苗已经干枯坏死。

2)2次用完后4天后观察,结果为:施用营养剂的棉花已长高1-3cm,已有伸长的嫩茎长出,有的嫩茎上发现多个生长点,生长点上均有新的叶片长出,而清水对照组已基本停止长高,有的生长点已枯黑坏死。

3)2次用完后14天后观察,结果为:施用营养剂的棉花已长高11cm以上,顶端生长已基本恢复正常,新长出的茎杆和叶片生长速度与正常棉花基本无异,而清水对照组中极个别的棉株有新的嫩叶发出,但生长速度明显缓于施用营养剂的棉株,大部分棉株已停止生长。对照组的棉株的整体生长高度,明显比施用营养剂的棉株矮。

4)两次施药的棉花正常开花结铃,单株成铃50个以上,没有施药的棉花生长缓慢单株成铃只有1-2个,差别明显。

施用2次实施例5中制得的营养剂后,可以有效解除除草剂(草甘膦)对棉花产生的药害,施后4天即可恢复生长。该营养剂缓解除草剂(草甘膦)对棉花产生的药害的效果明显。

实施例7

将实施例3中制得的营养剂作为实验对象,使用说明:

叶面喷施、使用次数为2次。每次施用量为50mg/亩,稀释400倍,间隔时间为:5天。以此来验证该营养剂对激素中毒(2,4-d)黄瓜的修复效果,并用等量清水作为对照。

以安徽某蔬菜示范园为实验地,以2,4-d(激素)中毒的黄瓜为处理对象,每个处理设置4个重复,每个小区面积为100m2

实验结果:

1)第1次施用营养剂第3天后,黄瓜的新叶片长出,激素中毒障害缓解。而清水对照组并没有发出嫩叶,有的棉苗已经干枯坏死。

2)第2次施用营养剂,共第10天后,黄瓜长势强劲,花旺,果多。长势超过了未中毒的地块。

3)第2次施用营养剂第24天后进行产量检测。具体结果如下表1:

表1不同处理对黄瓜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见,本发明营养剂处理的折亩产为3262.9kg,清水对照的折亩产为2543.6kg,经过修改处理后,亩增产量719.3kg,增产率为28.3%。施用2次本实施例3中制得的营养剂后,可以有效解除2,4-d对黄瓜产生的药害,施后3天即可恢复生长,效果明显,还能促进生长,缩短长成果实时间。

实施例8

将实施例4中制得的营养剂作为实验对象,使用说明:

叶面喷施、使用次数为2次。每次施用量为80mg/亩,稀释250倍,间隔时间为:5天。以此来验证该营养剂对肥害番茄的修复效果,并用等量清水作为对照。

以安徽省合肥市某村为实验地,以肥害番茄为处理对象,每个处理设置4个重复,每个小区面积为50m2

实验结果

1)第1次施用营养剂第3天后观察:番茄的萎蔫的叶片重新舒展开来。而清水对照组萎焉叶片出现坏死现象。

2)第2次施用营养剂第2天后观察,营养剂处理的番茄有新叶长出,恢复正常生长。清水对照组叶片生长点坏死。

3)第2次施用营养剂第9天后,营养剂处理过的番茄长势强劲,花旺,果多。清水对照的番茄叶片萎蔫,果少。

4)第2次施用营养剂第34天后测产量,具体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不同处理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见,营养剂处理过的番茄的折亩产为2895.3kg,清水对照的折亩产为2240.2kg,经过修改处理后,亩增产量655.1kg,增产率为29.2%。还能促进生长,缩短果实成熟时间。施用2次本实施例4制得的营养剂后,可以有效缓解番茄肥害,效果明显,施后3天即可恢复生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