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抗震抗裂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2818发布日期:2019-03-02 01:53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裂剂,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抗震抗裂剂。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速度加快,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口密度的增大,地震对人类的危害变得越来越大,做好建筑物震害预测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据统计,2007~2009年,全世界发生7.0级以上的地震达54次之多,其中7.5级以上地震就占了35%,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上百亿美元。我国幅员辽阔,修建在地震带、地震多发区的城市不计其数。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大地震,其破坏力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地震所产生的横向和竖向地震波对混凝土结构跳动性和摆动性挤压,使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从而造成结构的破坏。因此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越来越被专家学者们所重视,混凝土的抗震抗冲击能力作为混凝土耐久性能中的一项重要研究项目,也颇受关注。目前国内尚无混凝土抗震抗冲击性方面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因此市场上也没有维持混凝土抗震抗冲击性之类的外加剂产品。而工程界也只是采取各种办法来控制或减少这种动载荷对混凝土破坏,比方说“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增加抗震结构措施等等。但这些办法都难以确保混凝土在动载荷作用下不开裂或将裂缝控制在无害范围内,不能有效解决混凝土在收到动载荷作用下的开裂现象。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针对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不足而改进研制的一种混凝土抗震抗裂剂,使其在使用时可增强混凝土构件在地震所产生横向和竖向地震波作用下的抗裂能力,降低地震波对混凝土结构跳动性和摆动性挤压伤害,进而保证建筑物的耐久性。混凝土抗震抗裂剂,所述抗裂剂由工业硫酸铝、高强仿钢丝纤维、十二烷基硫酸钠、硅灰、硬石膏、硫铝酸盐熟料和活性激发剂混合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裂剂原料配制重量组份为13~17份的工业硫酸铝,2~5份高强仿钢丝纤维,0.1~0.4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7~13份的硅灰,34.5~45份的硬石膏,23~30份的硫铝酸盐熟料,3~7份活性激发剂。把13~17重量份的工业硫酸铝,7~13重量份的硅灰,34.5~45重量份的硬石膏,23~30重量份的硫铝酸盐熟料,共同粉磨至比表面积为200~300m2/kg,再加入0.1~0.4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2~5份高强仿钢丝纤维和3~7份活性激发剂混合制成的混凝土外加剂。所述抗裂剂掺量为混凝土中胶凝材料重量的6~8%,活性激发剂为氢氧化钙。高强仿钢丝纤维是以聚丙烯为原材料,经过波纹成型工艺加工而成。其作用机理为工业硫酸铝补偿混凝土早期产生的塑形收缩,避免混凝土早期产生开裂,硫铝酸盐熟料和硬石膏主要起混凝土龄期各阶段收缩补偿的作用,可以补偿混凝土各龄期产生的较大的收缩,最大程度的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降低结构因收缩产生开裂的可能;硅灰可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磨性,大大提升混凝土的耐磨性能力,增加混凝土的韧性;高强仿钢丝纤维依靠无数条纤维在混凝土中形成网状的支撑体系来延缓和阻止混凝土由于塑性收缩产生的早期塑性裂缝,并能够在混凝土内部起到牵拉作用,进一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十二烷基硫酸钠能在砼中引入大量分布均匀的微小稳定气泡,从而大幅度提高砼的弹性。具体实施方式1、混凝土抗震抗裂剂重量比例组成:工业硫酸铝硅灰硫铝酸盐熟料硬石膏十二烷基硫酸钠高强仿钢丝纤维活性激发剂15102739.80.235将上述所述的15重量份工业硫酸铝、10重量份硅灰、39.8重量份硬石膏和27重量份硫铝酸盐熟料,共同粉磨至比表面积为200~300m2/kg,再加入0.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3重量份的高强仿钢丝纤维和5重量份活性激发剂制成混凝土抗震抗裂剂。使用时按6-8%的掺量(占胶凝材料总重量比例)直接掺入混凝土中,经过参与水化反应能使混凝土产生适度的早期、中期和后期膨胀,有效补偿混凝土各龄期的干缩和冷缩,以维持各龄期的体积稳定,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同时水化形成的大量矿相具有填充毛细孔缝的作用使毛细孔变细、减小,增加了密实性,而且高强仿钢丝纤维依靠其无数条单丝纤维在混凝土中形成网状的支撑体系来延缓和阻止混凝土由于塑性收缩产生的早期塑性裂缝,并能够在硬化后的混凝土中起到牵拉作用,大幅增加混凝土的韧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震抗冲击性能,保证了结构物的耐久性。2、混凝土抗震抗裂剂性能指标:表1混凝土抗震抗裂剂的性能指标表2受检混凝土的性能指标技术特征:技术总结一种混凝土抗震抗裂剂,所述抗裂剂由工业硫酸铝、高强仿钢丝纤维、十二烷基硫酸钠、硅灰、硬石膏、硫铝酸盐熟料和活性激发剂混合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裂剂原料配制重量组份为13~17份的工业硫酸铝,2~5份高强仿钢丝纤维,0.1~0.4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7~13份的硅灰,34.5~45份的硬石膏,23~30份的硫铝酸盐熟料,3~7份活性激发剂。在制备混凝土时,掺入混凝土中胶凝材料重量的6~8%,可使混凝土在塑性阶段以及硬化以后各龄期的收缩得到补偿,并能够增加混凝土的抗折抗弯曲能力,提高了混凝土的抗震抗冲击性能和抗裂防渗性能,大大增强构造物的耐久性。技术研发人员:马安岭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砀山金兄弟实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17.08.16技术公布日:2019.03.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