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发泡复合墙材的生产方法及微发泡复合墙材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8004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轻质墙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发泡复合墙材的生产方法及微发泡复合墙材。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建材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轻质墙材技术及产品出现在人们的选择中,在现有的轻质墙材技术及产品中,存在的最大缺点就是未能解决墙材裂缝的问题。轻质墙材均采用发泡技术制备混凝土,因此,发泡球体的大小及分布均匀程度是影响墙材是否会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若发泡球体过大,在寒冷季节发泡球体容易收缩形成负压进而导致墙材裂缝;在炎热季节容易膨胀形成正压进而导致墙材裂缝,发泡球体的分布不均匀会使上述现象集中在墙材的某一区域出现。此外,轻质墙材中不同材料的黏合度也是影响墙材是否会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材料之间的粘合度不足,在温度变化较大时会因不同材料的膨胀系数不同导致从黏合处开始产生裂缝,进而导致墙材裂缝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减少墙材裂缝的微发泡复合墙材的生产方法。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避免裂缝产生的微发泡复合墙材。

一种微发泡复合墙材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微发泡改性剂的制备,微发泡改性剂由质量份数为13~15份的可再分散乳胶粉、5~7份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7~10份的硫酸铝、14~16份的速溶硅酸钠、10~13份的铝酸钠、5~7份的硬脂硅酸锌、9~12份的减水剂、11~14份的轻质碳酸钙、6~8份的分散剂、9~11份的粉煤灰,均匀混合制成;

s2、底料浆、面料浆的制备,底料浆由质量份数为28~31份的水、37~42份的水泥、56~64份的水渣、1.5~2.5份的石英砂、0.3~0.5份的纤维、0.5~1.5份的微发泡改性剂、0.5~2份的硫酸铝盐,均匀、充分搅拌制成,面料浆与底料浆相同;

s3、芯料浆的制备,芯料浆由质量份数为32~37份的水、65~75份的水泥、28~33份的水渣、1.5~2.5份的石英砂、0.5~1.5份的微发泡改性剂、0.5~2份的硫酸铝盐、0.4~0.6份的过氧化氢、与水泥相同体积的聚苯颗粒,均匀、充分搅拌制成;

s4、分层浇筑,向模具中浇注微发泡底料浆,刮平后铺设抗碱玻璃纤维层,再次注入微发泡底料浆并刮平,轻放入碳钢丝网,浇注微发泡芯料浆,植入碳钢丝网并刮平,浇注微发泡面料浆层,植入抗碱玻璃纤维层刮平;

s5、切割定型,静态养护4~8小时以实现底料浆、芯料浆、面料浆的初凝,然后进行脱模处理,并在脱模后进行定尺切割和除尘;

s6、将切割后的微发泡复合墙材堆码,并转运至阳光棚内养护27~30天。

优选的,微发泡改性剂由质量份数为14份的可再分散乳胶粉、6份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8份的硫酸铝、15份的速溶硅酸钠、12份的铝酸钠、6份的硬脂硅酸锌、10份的减水剂、12份的轻质碳酸钙、7份的分散剂、10份的粉煤灰,均匀混合制成。

优选的,底料浆由质量份数为30份的水、40份的水泥、60份的水渣、2份的石英砂、0.4份的纤维、1份的微发泡改性剂、1.2份的硫酸铝盐,均匀、充分搅拌制成,面料浆与底料浆相同。

优选的,芯料浆由质量份数为35份的水、70份的水泥、30份的水渣、2份的石英砂、1份的微发泡改性剂、1.2份的硫酸铝盐、0.5份的过氧化氢、与水泥相同体积的聚苯颗粒,均匀、充分搅拌制成。

优选的,切割定形的标准规格为61cm×300cm。

优选的,上述步骤中所使用的水为温度为40℃~50℃的水。

一种根据上述微发泡复合墙材的生产方法制得的微发泡复合墙材,所述微发泡复合墙材厚度为7cm、9cm、12cm或15cm,密度为550kg/m3~850kg/m3

本发明提供的微发泡复合墙材的生产方法,在底料浆、芯料浆、面料浆的制备过程中均使用可同时进行物理发泡和化学发泡的微发泡改性剂,以保障微发泡复合墙材中的发泡球体的体积不会过大且分布均匀,进而解决因发泡球体过大而导致的墙材裂缝问题,铺设玻璃纤维层和碳钢丝网层可以增加不同层面之间的黏合度,以减少因黏合度不足而导致墙材裂缝情况的发生。此外,玻璃纤维层还可以提高微发泡复合墙材的防火性、防水性和抗腐蚀性,碳钢丝网层可以提高微发泡复合墙材的抗震性和强度,芯料中添加的聚苯颗粒可以提高微发泡复合墙材的保温性、隔音性、抗震性、防火性。因此,本发明在保证了微发泡复合墙材的保温、轻质、强度、隔音、抗震、防火、防水、抗腐蚀等性能的前提下,解决了因发泡球体过大,不同材料之间黏合度不足而导致的墙材裂缝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微发泡复合墙材的生产方法及微发泡复合墙材,在底料浆、芯料浆、面料浆的制备过程中均使用同时进行物理发泡和化学发泡的微发泡改性剂,以保障微发泡复合墙材中的发泡球体的体积不会过大且分布均匀,进而解决因发泡球体过大而导致的墙材裂缝问题,铺设玻璃纤维层和碳钢丝网层可以增加不同层面之间的黏合度,以减少因黏合度不足而导致墙材裂缝情况的发生。此外,玻璃纤维层还可以提高微发泡复合墙材的防火性、防水性和抗腐蚀性,碳钢丝网层可以提高微发泡复合墙材的抗震性和强度,芯料中添加的聚苯颗粒可以提高微发泡复合墙材的保温性、隔音性、抗震性、防火性。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优点。

一种微发泡复合墙材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微发泡改性剂的制备,微发泡改性剂由质量份数为14份的可再分散乳胶粉、6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8份硫酸铝、15份速溶硅酸钠、12份铝酸钠、6份硬脂硅酸锌、10份减水剂、12份轻质碳酸钙、7份分散剂、10份粉煤灰,均匀混合制成;

s2、底料浆、面料浆的制备,底料浆由质量份数为40份的水泥、30份45℃的水、60份水渣、2份石英砂、0.4份纤维、1份微发泡改性剂、1.2份硫酸铝盐,均匀、充分搅拌制成,面料浆与底料浆相同;

s3、芯料浆的制备,芯料浆由质量份数为70份的水泥、35份45℃的水、30份水渣、2份石英砂、1份微发泡改性剂、1.2份硫酸铝盐、0.5份过氧化氢、与水泥相同体积的聚苯颗粒,均匀、充分搅拌制成;

s4、分层浇筑,向模具中浇注微发泡底料浆,刮平后铺设抗碱玻璃纤维层,再次注微发泡底料浆并刮平,轻放入碳钢丝网,浇注微发泡芯料浆,植入碳钢丝网并刮平,浇注微发泡面料浆层,植入抗碱玻璃纤维层刮平,浇筑的总厚度为7cm、9cm、12cm或15cm;

s5、切割定型,静态养护6小时以实现底料浆、芯料浆、面料浆的初凝,然后进行脱模处理,在脱模后按照61cm×300cm的标准规格进行切割并除尘;

s6、将切割后的微发泡复合墙材堆码,并转运至阳光棚内养护28天。

养护完成后即制得微发泡复合墙材,制得的微发泡复合墙材密度为550kg/m3~850kg/m3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微发泡复合墙材的生产方法及微发泡复合墙材,在底料浆、芯料浆、面料浆的制备过程中均使用可同时进行物理发泡和化学发泡的微发泡改性剂,以保障微发泡复合墙材中的发泡球体的体积不会过大且分布均匀,进而解决因发泡球体过大而导致的墙材裂缝问题,铺设玻璃纤维层和碳钢丝网层可以增加不同层面之间的黏合度,以减少发生墙材裂缝的情况。此外,玻璃纤维层还可以提高微发泡复合墙材的防火性、防水性和抗腐蚀性,碳钢丝网层可以提高微发泡复合墙材的抗震性和强度,芯料中添加的聚苯颗粒可以提高微发泡复合墙材的保温性、隔音性、抗震性、防火性,并为微发泡复合墙材的轻质提供保障。

技术研发人员:徐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征
技术研发日:2017.09.19
技术公布日:2018.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