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红薯磷吸收的专用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4395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于红薯磷吸收的专用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薯又名地瓜、番薯,是旋花科一年生植物的块根,皮色发白或发红,肉大多为黄白色,也有紫色,除供食用外,还可以制糖和酿酒、制酒精。红薯的含热量非常低,比一般米饭低很多,所以吃红薯不必担心发胖,相反吃红薯可起到减肥作用。红薯中还含有一种类似雌性激素的物质,对保护人体皮肤,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红薯被用作居民的主食,被人们广泛的接收和喜爱。在我国以红薯为代表的薯类也被中国营养协会推荐为居民膳食宝塔中推荐的食物之一,为居民的营养膳食结构提供必需的纤维素、微量元素及碳水化合物。红薯中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保健食品,营养价值很高。红薯中纤维素含量较高,与红薯中的一些多糖及微量物质相互协同可保持血管弹性,对预防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同时红薯中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叶酸,这些物质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可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因此红薯还是一类具有抗癌防癌效果的食品。随着科学家对红薯保健功效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红薯的喜爱程度越来越高,红薯的种植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普通肥料在耕地施入以后,一部分蒸腾、散逸或者随水流失掉,一部分被土壤和土壤微生物利用,只有剩余的小部分被农作物吸收和利用,红薯是高产作物,需肥量比较大,它的一个生长周期中需要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如果肥料不足,会造成植株弱小、结薯个小数少、产量低的不良后果,而普通的肥料很难给其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用于红薯施用的肥料一般都是针对补充某种元素或者采用的普通化肥,而实际上红薯的种植过程中有效吸收的肥料根本不到50%以上,很多肥料的营养价值都被浪费,也就是说普遍施用的肥料利用率很低,因此关于能够多次释放肥料供给红薯生长所需的营养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亟待解决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土壤,显著地提高红薯果实产量和质量,并通过磷细菌肥料,能把土壤中的难溶性磷,转化为红薯可以利用的有效磷,增加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供作物吸收利用|。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于红薯磷吸收的专用复混肥,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磷细菌肥料60-80份、尿素200-300份、磷酸铵80-120份、碳酸氢铵80-120份、秸秆150-200份、氯化钾40-60份、硫酸锌40-60份、板栗壳80-100份、土壤调理剂50-100份。

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利于红薯磷吸收的专用复混肥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磷细菌肥料70份、尿素250份、磷酸铵100份、碳酸氢铵100份、秸秆180份、氯化钾50份、硫酸锌50份、板栗壳90份、土壤调理剂80份。

所述利于红薯磷吸收的专用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其步骤在于:

(1)按照质量份数配比称取上述原料待用;

(2)将秸秆、板栗壳用粉碎机粉碎并用烘干机烘干待用;

(3)将各原料混合后搅拌均匀,然后放入造粒机分压造粒,得到造粒混合物;

(4)将造粒混合物放入造粒机进行二次造粒,最后筛分、包装得到复混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含有红薯生长各过程所需的氮、钾、磷等多种营养元素及有机成分,营养均衡,能充分满足红薯生长所需要的养分需求,增强抗病性、抗寒性,提高果实品质,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能够疏松土壤,具有保水保肥的能力,肥力持久,对环境友好,显著地提高红薯果实产量和质量,并通过磷细菌肥料,能把土壤中的难溶性磷,转化为红薯可以利用的有效磷,增加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供作物吸收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作更清楚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所述复混肥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磷细菌肥料70份、尿素250份、磷酸铵100份、碳酸氢铵100份、秸秆180份、氯化钾50份、硫酸锌50份、板栗壳90份、土壤调理剂80份。

所述复混肥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在于:

(1)按照质量份数配比称取上述原料待用;

(2)将秸秆、板栗壳用粉碎机粉碎并用烘干机烘干待用;

(3)将各原料混合后搅拌均匀,然后放入造粒机分压造粒,得到造粒混合物;

(4)将造粒混合物放入造粒机进行二次造粒,最后筛分、包装得到复混肥。

实施例2

所述复混肥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磷细菌肥料60份、尿素200份、磷酸铵80份、碳酸氢铵80份、秸秆150份、氯化钾40份、硫酸锌40份、板栗壳80-100份、土壤调理剂50份。

所述复混肥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在于:

(1)按照质量份数配比称取上述原料待用;

(2)将秸秆、板栗壳用粉碎机粉碎并用烘干机烘干待用;

(3)将各原料混合后搅拌均匀,然后放入造粒机分压造粒,得到造粒混合物;

(4)将造粒混合物放入造粒机进行二次造粒,最后筛分、包装得到复混肥。

实施例3

所述复混肥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磷细菌肥料80份、尿素300份、磷酸120份、碳酸氢铵120份、秸秆200份、氯化钾60份、硫酸锌60份、板栗壳100份、土壤调理剂100份。

所述复混肥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在于:

(1)按照质量份数配比称取上述原料待用;

(2)将秸秆、板栗壳用粉碎机粉碎并用烘干机烘干待用;

(3)将各原料混合后搅拌均匀,然后放入造粒机分压造粒,得到造粒混合物;

(4)将造粒混合物放入造粒机进行二次造粒,最后筛分、包装得到复混肥。

实施例4

所述复混肥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磷细菌肥料65份、尿素225份、磷酸铵95份、碳酸氢铵110份、秸秆160份、氯化钾55份、硫酸锌55份、板栗壳85份、土壤调理剂90份。

所述复混肥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在于:

(1)按照质量份数配比称取上述原料待用;

(2)将秸秆、板栗壳用粉碎机粉碎并用烘干机烘干待用;

(3)将各原料混合后搅拌均匀,然后放入造粒机分压造粒,得到造粒混合物;

(4)将造粒混合物放入造粒机进行二次造粒,最后筛分、包装得到复混肥。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于红薯磷吸收的专用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磷细菌肥料60‑80份、尿素200‑300份、磷酸铵80‑120份、碳酸氢铵80‑120份、秸秆150‑200份、氯化钾40‑60份、硫酸锌40‑60份、板栗壳80‑100份、土壤调理剂50‑100份。本发明营养物质丰富,配比均衡,配方中含有有机肥料,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显著地提高红薯果实产量和质量,并通过磷细菌肥料,能把土壤中的难溶性磷,转化为红薯可以利用的有效磷,增加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供作物吸收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唐平生;庞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万里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4
技术公布日:2018.0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