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工业固废用免烘干粘结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2621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业固态废弃物再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工业固废成型再利用使用的粘结剂。



背景技术:

在钢厂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除尘灰、钢渣等工业固废,在处理工业固废时,通常需要将粉状固废成型后再次入炉,以形成循环经济,减轻环保压力,降低企业生产损耗。目前,在对粉状固废成型后,由于固废量较大,成型后均需要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入炉,在对成型产品处理的过程中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烘干法,即投建烘干设备对成型产品进行烘干处理,但是烘干设备普遍投入较大,运行成本很高,而烘干设备自身还需要燃烧消耗,不符合低碳节能环保的要求;第二种方法便是自然晾晒法,即通过在晾晒场地摊平晾晒来达到硬度要求,虽然可以节省固废再利用成本,但存在工作效率低下的缺陷,而且还需要很大的硬化场地,人力成本较高,且刮风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粉末扬尘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工业固废成型再利用过程中使用的免烘干粘结剂,降低建设及生产成本,减少能源消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处理工业固废用免烘干粘结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固化剂3~8份,聚乙烯醇8~15份,聚丙烯酰胺8~12份,碳酸钠30~48份,水泥增强剂30~4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7份。

上述处理工业固废用免烘干粘结剂的优选方案为,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固化剂3-5份,聚乙烯醇10~15份,聚丙烯酰胺10~12份,碳酸钠40~48份,水泥增强剂35~4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5份。

上述处理工业固废用免烘干粘结剂的优选方案为,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固化剂5份,聚乙烯醇10份,聚丙烯酰胺10份,碳酸钠40份,水泥增强剂3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份。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发明粘结性能良好、成本低廉,应用于工业固废的成型过程中,能够加快成型产品的干燥过程,无需进行烘干或晾晒处理,既能够达到入炉所需要的强度,产品成型后直接堆放即可,节约了占地空间,降低了建设及生产成本,减少了能源消耗。本发明中的水泥作为固化剂,能够起到使成型产品快速变硬的目的,还有利于消耗行业过剩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处理工业固废用免烘干粘结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固化剂3份,聚乙烯醇15份,聚丙烯酰胺12份,碳酸钠48份,水泥增强剂3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份。

本实施例用于处理钢厂的钢渣,将本实施例直接加入到收集好的钢渣中后搅拌均匀,直接成型,在成品仓堆放2天即可达到强度要求。

实施例2

一种处理工业固废用免烘干粘结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固化剂8份,聚乙烯醇8份,聚丙烯酰胺8份,碳酸钠30份,水泥增强剂38,羟丙基甲基纤维素7份。

本实施例用于处理钢厂的除尘灰,将本实施例直接加入到收集好的除尘灰中后搅拌均匀,直接成型,在成品仓堆放3天即可达到强度要求。

实施例3

一种处理工业固废用免烘干粘结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固化剂5份,聚乙烯醇10份,聚丙烯酰胺10份,碳酸钠40份,水泥增强剂3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份。

本实施例用于处理粉煤灰,将本实施例直接加入到收集好的粉煤灰中后搅拌均匀,直接成型,在成品仓堆放3天即可达到强度要求。

实施例4

一种处理工业固废用免烘干粘结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固化剂4份,聚乙烯醇12份,聚丙烯酰胺11份,碳酸钠45份,水泥增强剂4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6份。

本实施例用于处理费石膏,将本实施例直接加入到收集好的费石膏中后搅拌均匀,直接成型,在成品仓堆放2天即可达到强度要求。

当然,采用本发明的组分在制备粘结剂的过程中,可根据待处理的工业固废种类,对各组分的重量份数进行调整即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工业固废用免烘干粘结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固化剂3~8份,聚乙烯醇8~15份,聚丙烯酰胺8~12份,碳酸钠30~48份,水泥增强剂30~4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7份。本发明粘结性能良好、成本低廉,应用于工业固废的成型过程中,能够加快成型产品的干燥过程,无需进行烘干或晾晒处理,既能够达到入炉所需要的强度,产品成型后直接堆放即可,节约了占地空间,降低了建设及生产成本,减少了能源消耗。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保定市胜辉聚合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7
技术公布日:2018.02.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