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过滤机构的臭氧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1256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带过滤机构的臭氧发生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特别是一种带过滤机构的臭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臭氧是一种广谱、高效、快速、安全的杀菌剂,在饮用水和污水处理、空气消毒灭菌、食品保鲜消毒、蔬菜的杀菌、医院术前消毒、鱼池的消毒等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臭氧发生器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前者对产生的臭氧不予采集,主要用于空气消毒,后者则通过封闭的管道采集、输送所产生的臭氧,主要用于液体的杀菌。在制造的工艺和成本方面,封闭式的要困难得多,本实用新型提到的臭氧发生器均指封闭式臭氧发生器。在众多的臭氧发生器技术中,应用较广的主要有电解法、电晕放电法和紫外线法等几种。其中电晕放电法是工业应用中使用最多的。其特点是结构简单、产量较大,但电压、温度、湿度对产量影响较大。但在潮湿天气下使用电晕放电法会使臭氧产量骤降,甚至常导致电极被击穿,所以使用时往往需要预先对空气进行干燥处理,甚至需要用氧气为原料,需另加氧气筒或氧气发生器,因而价格和使用成本较贵。因而在臭氧用量不大时(如水处理的消毒),或在潮湿的环境下,一般选用紫外线法生产臭氧。

紫外线臭氧发生器是通过灯管产生特定波长(185nm)的紫外线将空气中的氧气分子分解成两个氧离子,再与其他氧分子结合成臭氧。然而,由于现在大气污染严重,尤其PM2.5,在紫外线臭氧发生器工作时,小颗粒或者其他污染物进去发生器内部后,一方面小颗粒或者其他污染物附着在发生器内壁从而出现发生器堵塞现象,另一方面,产出的臭氧也富含污染物,不能直接用于饮用水和污水处理、空气消毒灭菌、食品保鲜消毒、蔬菜的杀菌、医院术前消毒、鱼池的消毒等等领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过滤机构的臭氧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带过滤机构的臭氧发生器,包括活性炭过滤器、棉滤芯过滤器、外壳以及套装在外壳内的灯管,所述外壳的内壁和灯管的内壁之间形成臭氧发生腔,外壳上布置有连通臭氧发生腔的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棉滤芯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依次串联后通过管道连接在进气管的接口上。棉滤芯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组成过滤机构,对进气管端的进气进行过滤以及分离,以便达到要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性炭过滤器和进气管的接口之间布置有富氧膜制氧器。富氧膜制氧器可以使得氧气浓度达到3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的一端敞口且其外表面布置有外螺纹,外壳的另一端封闭,灯管的一端穿过外壳的敞口端后通过第一固定套固定在外壳的封闭端内,灯管的另一端外圆周套有第二固定套,外壳的敞口端旋接螺帽后将第二固定套和灯管封堵在外壳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帽包括螺纹部和密封部,所述螺纹部的内表面布置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密封部与外壳的端面外部以及灯管端面的外部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部的中部设有安装孔,所述灯管的一端设置有电极,所述电极穿过安装孔后暴露于外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固定套包括水平部和垂直部,所述水平部呈管状,水平部与垂直部的连接处外侧设置有第一斜面,水平部套接与灯管的外圆周,所述垂直部位于密封部和外壳端面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垂直部和外壳端部之间布置有垫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管中靠近密封部的一侧端面布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形成V型腔,所述V型腔内安装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棉滤芯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组成过滤机构,从压缩机出来的空气进入棉滤芯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后,大部分杂质被吸附在棉滤芯过滤器中,小部分的杂质被活性炭吸附,余下的空气通入富氧膜制氧器后,氧气从富氧膜制氧器出来后经进气管进入臭氧发生腔,在灯管的照射下转化成臭氧,臭氧从出气管排出后,用于饮用水和污水处理、空气消毒灭菌、食品保鲜消毒、蔬菜的杀菌、医院术前消毒、鱼池的消毒。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对空气进行过滤和分离,防止杂质进入臭氧发生腔造成堵塞以及防止产生带杂质的臭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参照图1和图2,带过滤机构的臭氧发生器,包括活性炭过滤器12、棉滤芯过滤器11、外壳1以及套装在外壳1内的灯管2,所述外壳1的内壁和灯管2的内壁之间形成臭氧发生腔16,外壳1上布置有连通臭氧发生腔16的进气管14和出气管15,所述棉滤芯过滤器11和活性炭过滤器12依次串联后通过管道连接在进气管14的接口上。

通过棉滤芯过滤器11和活性炭过滤器12组成过滤机构,从压缩机出来的空气进入棉滤芯过滤器11和活性炭过滤器12后,大部分杂质被吸附在棉滤芯过滤器11中,小部分的杂质被活性炭吸附,余下的空气通入富氧膜制氧器13后,氧气从富氧膜制氧器13出来后经进气管14进入臭氧发生腔16,在灯管2的照射下转化成臭氧,臭氧从出气管15排出后,用于饮用水和污水处理、空气消毒灭菌、食品保鲜消毒、蔬菜的杀菌、医院术前消毒、鱼池的消毒。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对空气进行过滤和分离,防止杂质进入臭氧发生腔16造成堵塞以及防止产生带杂质的臭氧。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活性炭过滤器12和进气管的接口之间布置有富氧膜制氧器13。富氧膜制氧器可以使得氧气浓度达到30%。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壳1的一端敞口且其外表面布置有外螺纹,外壳1的另一端封闭,灯管2的一端穿过外壳1的敞口端后通过第一固定套3固定在外壳1的封闭端内,灯管2的另一端外圆周套有第二固定套4,外壳1的敞口端旋接螺帽9后将第二固定套4和灯管2封堵在外壳1内部,螺帽9旋接在外螺纹上后固定在外壳1上,通过螺帽9的旋接方式,便于更换灯管2以及清理外壳1内部的杂质。第一固定套3和第二固定套4分别将臭氧发生腔16的两端封堵。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螺帽9包括螺纹部91和密封部90,所述螺纹部91的内表面布置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密封部90与外壳1的端面外部以及灯管2端面的外部贴合。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密封部90的中部设有安装孔,所述灯管2的一端设置有电极10,所述电极10穿过安装孔后暴露于外界。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固定套4包括水平部41和垂直部40,所述水平部41呈管状,水平部41与垂直部40的连接处外侧设置有第一斜面6,水平部41套接与灯管2的外圆周,所述垂直部40位于密封部90和外壳1端面之间。第一固定套3为一管状的固定套,第一固定套3的一端敞口,第一固定套3的另一端敞口或者封闭。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垂直部40和外壳1端部之间布置有垫圈5,垫圈5与外壳1的端面紧贴,垫圈5主要起密封作用。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灯管2中靠近密封部90的一侧端面布置有第二斜面7,所述第一斜面6和第二斜面7形成V型腔,所述V型腔内安装有密封圈8。密封圈8被灯管2、螺帽9和第二固定套4压紧后将灯管2和第二固定套4之间的安装间隙封堵,从而达到密封效果,防止臭氧泄露。第一固定套3、第二固定套4、垫圈5和密封圈8的材质优选为硅橡胶或工程塑料中的一种。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