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硅棒转移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1396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单晶硅棒转移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晶硅生产车间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单晶硅棒转移设备。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CN204659778U中公开了一种单晶硅棒运输车,包括运输车框架和固定于运输车框架底部的车轮,运输车框架上的顶部置有置料箱,置料箱的内侧壁上设有插槽,并且该置料箱内通过纵向格栅板和横向格栅板两者呈正交状竖直插入插槽而分隔构成有若干个用于放置单晶硅棒的安置腔,运输车框架内的底部固定有气缸,该气缸设于置料箱的下方,气缸的活塞杆顶部安装有推料组件,该推料组件的顶部贯穿运输车框架的顶部与放置于安置腔内的单晶硅棒接触。使用上述设备在运输晶硅棒时,需将晶硅棒竖直后将其一端放入安置腔内,且因单晶硅棒尺寸的不同,需手动调节通过纵向格栅板和横向格栅板两者呈正交状插入设在置料箱内侧壁上不同位置的插槽上来改变安置腔的尺寸,操作起来多有不便,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对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单晶硅棒转移设备,该转移设备能快捷有效的实现对单晶硅棒定位,并满足多种尺寸的单晶硅棒规格,以保证单晶硅棒在转移过程中的稳定性。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单晶硅棒转移设备,包括车架和固定在车架底部的车轮,所述车架上具有适于横向容纳单晶硅棒的容纳腔,该容纳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容纳腔顶部设有供单晶硅棒放入的敞口;所述容纳腔内部设有用于对单晶硅棒限位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和限位弹簧,所述第一侧壁上固定有铰接座,所述限位板的上端与所述铰接座铰接,所述限位板正面具有适于与所述单晶硅棒相抵的抵压部,所述限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板的背面和所述第一侧壁相连,所述单晶硅棒放入所述容纳腔后,在所述限位弹簧的作用下所述限位板上的所述抵压部与所述第二侧壁相配合对所述单晶硅棒夹持限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板正面、所述第二侧壁及所述容纳腔的底壁上粘附有橡胶保护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车架上在所述容纳腔的下方具有放置工具的腔室。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容纳腔内可拆卸设置有对所述单晶硅棒进行轴向限位的挡板,所述容纳腔内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插槽,所述挡板与所述插槽插接后安装在容纳腔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槽包括成型于所述容纳腔底壁上的第一插槽和成型于所述第二侧壁上的第二插槽,所述挡板安装后,其下边缘及一侧边缘分别与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插接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车轮为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单晶硅棒转移设备在使用时,将单晶硅棒横向放入容纳腔内的过程中对限位板施加压力,使限位弹簧进一步压缩,单晶硅棒置入容纳腔后,在限位弹簧的复位弹力作用下,限位板和第二侧壁相配合将单晶硅棒定位,以防止单晶硅棒在容纳槽中滚动,定位快捷有效,能避免在转移单晶硅棒时单晶硅棒随意晃动,并适于对各种不同直径尺寸的单晶硅棒定位,取出单晶硅棒时,将单晶硅棒往上提起,限位弹簧在失去来自单晶硅棒的压力后带动限位板复位。(2)本实用新型的单晶硅棒转移设备中,所述橡胶保护层的设置能够防止单晶硅棒与限位板正面和第二侧壁直接接触,从而避免单晶硅棒被擦伤。(3)本实用新型的单晶硅棒转移设备中,在单晶硅棒置入容纳腔后,在单晶硅棒两端相应位置的插槽中插入挡板,挡板两端与单晶硅棒的端部相抵从而避免单晶硅棒受到强烈震动时发生轴向窜动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视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车架;2-车轮;3-单晶硅棒;4-容纳腔;41-第一侧壁;42-第二侧壁;5-限位板;6-限位弹簧;7-铰接座;8-抵压部;9-挡板;10-第一插槽;11-第二插槽;12-橡胶保护层;13-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单晶硅棒转移设备的具体结构做以说明:

一种单晶硅棒转移设备,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车架1和固定在车架1底部的车轮2,所述车架1上具有适于横向容纳单晶硅棒3的容纳腔4,该容纳腔4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41和第二侧壁42,所述容纳腔4顶部设有供单晶硅棒3放入的敞口;所述容纳腔4内部设有用于对单晶硅棒3限位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5和限位弹簧6,所述第一侧壁41上固定有铰接座7,所述限位板5的上端与所述铰接座7铰接,所述限位板5正面具有适于与所述单晶硅棒3相抵的抵压部8,所述限位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板5的背面和所述第一侧壁41相连,所述单晶硅棒3放入所述容纳腔4后,在所述限位弹簧6的作用下所述限位板5上的所述抵压部8与所述第二侧壁42相配合对所述单晶硅棒3夹持限位。本实用新型中的单晶硅棒转移设备在使用时,将单晶硅棒3横向放入容纳腔4内的过程中对限位板5施加压力,使限位弹簧6进一步压缩,单晶硅棒3置入容纳腔后,在限位弹簧6的复位弹力作用下,限位板5和第二侧壁42相配合将单晶硅棒3定位,以防止单晶硅棒3在容纳槽4中滚动,定位快捷有效,能避免在转移单晶硅棒3时单晶硅棒3随意晃动,并适于对各种不同直径尺寸的单晶硅棒3定位,取出单晶硅棒3时,将单晶硅棒3往上提起,限位弹簧6在失去来自单晶硅棒3的压力后带动限位板5复位。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限位板5正面、所述第二侧壁42及所述容纳腔4的底壁上粘附有橡胶保护层12,所述橡胶保护层12的设置能够防止单晶硅棒3与限位板正面和第二侧壁42直接接触,从而避免单晶硅棒3被擦伤。

再进一步,所述车架1上在所述容纳腔4的下方具有放置工具的腔室13。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容纳腔4内可拆卸设置有对所述单晶硅棒3进行轴向限位的挡板9,所述容纳腔4内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插槽,所述挡板9与所述插槽插接后安装在容纳腔4内,所述插槽包括成型于所述容纳腔4底壁上的第一插槽10和成型于所述第二侧壁42上的第二插槽11,所述挡板9下边缘及一侧边缘分别与所述第一插槽10和第二插槽11插接配合,采用上述结构,在单晶硅棒3置入容纳腔4后,在单晶硅棒3两端相应位置的插槽11中插入挡板,挡板两端与单晶硅棒的端部相抵从而避免单晶硅棒受到强烈震动时发生轴向窜动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所述车轮2为万向轮,万向轮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因此采用万向轮更加利于转移。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