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二位五通先导电磁阀控制八个气动管道阀制氮机动管道阀制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2394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三个二位五通先导电磁阀控制八个气动管道阀制氮机动管道阀制氮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氮机,具体为三个二位五通先导电磁阀控制八个气动管道阀制氮机动管道阀制氮机,属于化工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氮气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而且一般氮气比空气密度小。氮气占大气总量的78.08%,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在标准大气压下,氮气冷却至-195.8℃时,变成无色的液体,冷却至-209.8℃时,液态氮变成雪状的固体。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常被用来制作防腐剂。但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用来制取对人类有用的新物质。

但是现有的制氮装置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定缺陷,现有的制氮装置虽然能够帮助将氮气进行压缩利用,但是结构简单,密闭性差,从而导致制氮过程中产生很大的危险性,且现有的制氮装置提取出的氮气,纯度不足,从而使产品不能有效得利用,浪费了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贴角机的四边贴角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三个二位五通先导电磁阀控制八个气动管道阀制氮机动管道阀制氮机,包括空气压缩机、右吸附塔和左吸附塔,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闸阀连接止回阀,所述止回阀通过高效除油器连接冷冻式干燥机,所述冷冻式干燥机通过精密过滤器连接活性炭过滤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通过粉尘过滤器连接缓冲储气罐,所述缓冲储气罐通过两个球阀分别与左吸附塔和右吸附塔连接,所述左吸附塔与所述右吸附塔之间设置若干球阀,且所述左吸附塔与所述右吸附塔之间设置的若干球阀通过电磁阀连接导线,所述电磁阀通过所述导线与控制仪呈电性连接,所述左吸附塔与所述右吸附塔通过闸阀与粉尘精滤器连接,所述粉尘精滤器一侧设置氮气储气罐。

优选的,为了使电磁阀能够调节所述左吸附塔和右吸附塔之间设置的若干球阀,所述左吸附塔与右吸附塔之间设置的若干所述球阀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电磁阀呈电性连接。

优选的,为了使高效除油器、冷冻式干燥机、精密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粉尘过滤器、缓冲储气罐、粉尘精滤器和氮气储气罐在工作过程中更加安全,所述高效除油器、冷冻式干燥机、精密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粉尘过滤器、缓冲储气罐、粉尘精滤器和氮气储气罐一侧均设置所述闸阀。

优选的,为了使氮气储气罐和缓冲储气罐使用时更加安全,所述氮气储气罐和所述缓冲储气罐一侧均设置安全阀。

优选的,为了使氮气能够稳定地从出气口流出,所述氮气储气罐通过两个所述闸阀和所述球阀与所述止回阀连接。

优选的,为了使氮气的流动更加稳定,所述氮气储气罐通过所述止回阀、闸阀、两个球阀与所述左吸附塔和右吸附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空气压缩机一侧设置高效除油器,高效除油器通过冷冻式干燥机、精密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粉尘过滤器与左吸附塔连接,使得压缩后的空气受到充分地过滤和净化再进行氮吸附,从而使气体的利用率更高,通过将左吸附塔和右吸附塔之间的球阀通过电磁阀与控制仪连接,使得装置能够通过控制仪对气体流动进行调节,使得装置的工作效率更高,从而增加制氮效率,通过在氮气储气罐一侧设置止回阀,使得氮气在流出时更稳定,从而使装置使用更加安全。装置具有制氮效率高,安全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I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中:1、空气压缩机,2、高效除油器,3、冷冻式干燥机,4、精密过滤器,5、活性炭过滤器,6、粉尘过滤器,7、控制仪,8、电磁阀,9、导线,10、闸阀,11、安全阀,12、止回阀,13、氮气储气罐,14、粉尘精滤器,15、右吸附塔,16、球阀,17、左吸附塔、18、缓冲储气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三个二位五通先导电磁阀控制八个气动管道阀制氮机动管道阀制氮机,包括空气压缩机1、右吸附塔15和左吸附塔17,空气压缩机1通过闸阀10连接止回阀12,止回阀12通过高效除油器2连接冷冻式干燥机3,冷冻式干燥机3通过精密过滤器4连接活性炭过滤器5,活性炭过滤器5通过粉尘过滤器6连接缓冲储气罐18,缓冲储气罐18通过两个球阀16分别与左吸附塔17和右吸附塔15连接,左吸附塔17与右吸附塔15之间设置若干球阀16,且左吸附塔17与右吸附塔15之间设置的若干球阀16通过电磁阀8连接导线9,电磁阀8通过导线9与控制仪7呈电性连接,左吸附塔17与右吸附塔15通过闸阀10与粉尘精滤器14连接,粉尘精滤器14一侧设置氮气储气罐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左吸附塔17和右吸附塔15之间设置的若干球阀16通过导线9与电磁阀8呈电性连接,使得电磁阀8能够调节左吸附塔17和右吸附塔15之间设置的若干球阀1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高效除油器2、冷冻式干燥机3、精密过滤器4、活性炭过滤器5、粉尘过滤器6、缓冲储气罐18、粉尘精滤器14和氮气储气罐13一侧均设置闸阀10,使得高效除油器2、冷冻式干燥机3、精密过滤器4、活性炭过滤器5、粉尘过滤器6、缓冲储气罐18、粉尘精滤器14和氮气储气罐13在工作过程中更加安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氮气储气罐13和缓冲储气罐18一侧均设置安全阀11,使得氮气储气罐13和缓冲储气罐18使用时更加安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氮气储气罐13通过两个闸阀10和球阀16与止回阀12连接,使得氮气能够稳定地从出气口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氮气储气罐13通过止回阀12、闸阀10、两个球阀16与左吸附塔17和右吸附塔15连接,使得氮气的流动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空气经空气压缩机1压缩后,经过除尘、除油、干燥后,进入缓冲储气罐18,经过空气进气阀、左吸进气阀进入左吸附塔17,塔压力升高,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碳分子筛吸附,未吸附的氮气穿过吸附床,经过左吸出气阀、氮气产气阀进入氮气储气罐13,这个过程称之为左吸,持续时间为几十秒。左吸过程结束后,左吸附塔17与右吸附塔15通过上、下均压阀连通,使两塔压力达到均衡,这个过程称之为均压,持续时间为2~3秒。均压结束后,压缩空气经过空气进气阀、右吸进气阀进入右吸附塔15,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碳分子筛吸附,富集的氮气经过右吸出气阀、氮气产气阀进入氮气储气罐13,这个过程称之为右吸,持续时间为几十秒。同时左吸附塔17中碳分子筛吸附的氧气通过左排气阀降压释放回大气当中,此过程称之为解吸。反之左吸附塔17吸附时右吸附塔15同时也在解吸。为使分子筛中降压释放出的氧气完全排放到大气中,氮气通过一个常开的反吹阀吹扫正在解吸的吸附塔,把塔内的氧气吹出吸附塔。这个过程称之为反吹,它与解吸是同时进行的。右吸结束后,进入均压过程,再切换到左吸过程,一直循环进行下去。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