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硒有机水溶肥、其制备方法及其在水稻上的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24986发布日期:2018-06-19 05:13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含硒有机水溶肥、其制备方法及其在水稻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我国水稻种植面积高达3000万公顷,全国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0%以上,稻米的营养价值高,含粗纤维少,易于消化,各种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都很高,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营养供给来源。

随着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对食品微量元素的需求也日益提高,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具有抗衰老作用提高人体免疫力,对抗重金属的作用。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硒日摄入量为50~250微克,但我国成人的日硒摄入量仅有26~32微克,2/3人群硒摄入量低于推荐值。我国低硒或缺硒的地区高达72%,人体缺硒会产生克山病、大骨节病等,而富硒农副产品是人体补充硒元素有效途径,通过育种或施肥措施进行农副产品的硒强化,提高可食部分的硒含量,是解决硒摄入不足的重要手段。采用水稻富硒栽培技术培育的稻米人体吸收利用率高,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改善我国居民硒摄入量不足有着重大意义。

由于作物对硒的生物利用度随着pH的降低而减少,并随着粘土、铁氧化物/氢氧化物、有机质含量的升高而降低,且土壤压实和灌溉也会显著降低作物对硒的吸收利用。研究表明亚硒酸盐施入土壤后超过80%的硒会在一个月内被土壤固定,而硒酸盐施入土壤后80–95%的硒会因灌溉或降雨而流失,特别是水稻这种长期生活在淹水环境中的作物,硒的固定和流失就显得更为严重。为了避免这些弊端,目前我国富硒水稻的生产主要是通过叶面喷施硒肥的方法实现,通过在水稻栽培过程中喷施富硒营养液,以期增加稻米中的硒含量。

因此,需要一种作物硒吸收率高、增产效果好的肥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硒有机水溶肥,其能够提高作物对肥料中有益元素和硒的吸收利用率,促进作物生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硒有机水溶肥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制备得到吸收利用率高的含硒的水溶性肥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硒有机水溶肥在水稻上的应用,该含硒有机水溶肥用于水稻种植能够提高水稻的生长速度,增加水稻产量,并提高水稻精米中硒含量和蛋白硒的占比。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含硒有机水溶肥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硒酸钠与有机水溶肥按照固液比为1.5~2.5g:30~50mL的比例混合均匀;其中,有机水溶肥中的有机质含量≥40g/L,N和K2O的总含量≥100g/L。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有机水溶肥中硼和锌的含量均为15~25g/L。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将硒酸钠溶于水配置成硒酸钠溶液,向硒酸钠溶液中加入腐殖酸铵并搅拌均匀得到鳌合液,将鳌合液与有机水溶肥混合均匀。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鳌合液中硒酸钠与腐殖酸铵的质量比为1~2:3~10。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将鳌合液与有机水溶肥混合时加入胶凝剂并搅拌均匀,胶凝剂包括水溶性壳聚糖、阿洛酮糖、海藻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胶凝剂的用量为鳌合液和有机水溶肥混合后的质量的3~6%。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硒有机水溶肥,其由上述的含硒有机水溶肥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硒有机水溶肥在水稻上的应用,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水稻齐穗期向水稻施用至少一次上述的含硒有机水溶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含硒有机水溶肥的施用量为30~45mL/亩。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在水稻移栽后第65~75天施用含硒有机水溶肥。

本发明实施例的含硒有机水溶肥、其制备方法及其在水稻上的应用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含硒有机水溶肥采用一定营养成分配比的有机水溶肥与硒酸钠按照科学的配比结合制备得到,能够提高植物对肥料中有益元素和硒的吸收利用率。该含硒有机水溶肥的制备方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本发明提供的含硒有机水溶肥在水稻上的应用能够促进水稻对硒的吸收利用,从而促进水稻生长,并提高水稻的产量和稻米中硒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含硒有机水溶肥、其制备方法及水稻施肥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含硒有机水溶肥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硒酸钠与有机水溶肥按照固液比为1.5~2.5g:30~50mL的比例混合均匀;其中,有机水溶肥中的有机质含量≥40g/L,N和K2O的总含量≥100g/L。有机水溶肥中硼和锌的含量均为15~25g/L。

制备该含硒有机水溶肥时,优选将硒酸钠溶于水配置成硒酸钠溶液,向硒酸钠溶液中加入腐殖酸铵并搅拌均匀得到鳌合液,将鳌合液与有机水溶肥混合均匀,鳌合液中硒酸钠与腐殖酸铵的质量比为1~2:3~10。进一步优选在将鳌合液与有机水溶肥混合时加入胶凝剂并搅拌均匀,胶凝剂包括水溶性壳聚糖、阿洛酮糖、海藻酸钠中的至少一种,胶凝剂的用量为鳌合液和有机水溶肥的质量的3~6%。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含硒有机水溶肥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含硒有机水溶肥。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硒有机水溶肥及其制备方法,该含硒有机水溶肥采用一定营养成分配比的有机水溶肥与硒酸钠按照科学的配比结合,制备得到的含硒有机水溶肥吸收效率高,能够提高植物的产量及植物对硒的吸收利用率。此外,在制备该含硒有机水溶肥时,采用腐殖酸铵与硒酸钠复配得到鳌合液,并将该鳌合液与有机水溶肥混合,制备得到的含硒有机水溶肥避免了缺少某些元素引起的营养失调,能够满足水稻生长的全部元素,并可以很好的被水稻叶片吸收利用,且具有吸收效率高,硒元素流失低的优点,同时也能提高含硒有机水溶肥的缓释能力,使残留在叶片上的腐殖酸铵和硒酸钠持续被吸收,提高含硒有机水溶肥的持续吸收利用率,起到长效增肥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该焊锡有机水溶肥的缓释能力,在将鳌合液与有机水溶肥混合时,可以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性壳聚糖、阿洛酮糖、海藻酸钠等胶凝剂进行搅拌,从而使制备得到的含硒有机水溶肥能够在喷洒至植物叶片上后能够保持一定的水分,从而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被植物叶片吸收,大大提高植物对含硒有机水溶肥的吸收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含硒有机水溶肥在水稻上的应用,其包括以下步骤,

S001、整田;翻耕大田,每亩施100~160kg有机肥作为底肥,底肥撒施后立即耙平耙细翻匀,并沿大田纵向间隔12~18m开纵沟、横向间隔40~60m开横沟,其中纵沟的沟宽50~80cm、沟深30~40cm,横沟的沟宽20~40cm、沟深30~40cm。

S002、育苗;选取颗粒饱满的稻种在秧田中播种,播种后在秧田内按40~80g/m2的用量施用生石灰,并在秧田搭建保温棚进行温度控制,在一叶一心期时,保证出苗时保温棚内温度为26~28℃;在二叶一心期时,秧苗的高度为6~8cm时,保证保温棚内温度在21~24℃;在三叶一心期时,在秧苗的高度达到8~9cm时,保证保温棚内温度在20~24℃;在三叶期后使秧苗保持通风和露天状态。

S003、插秧:在秧苗的高度达到10cm以上时,将上述秧苗带土挖出,移栽到稻田中,使秧苗之间的间隔保持15~20cm,向横沟、纵沟中灌水,并保持在水深为2~3cm。

S004、田间管理;在分蘖期和抽穗期进行正常的灌溉和追肥处理,并在齐穗期向水稻施用至少一次上述的含硒有机水溶肥,含硒有机水溶肥的施用量为30~45mL/亩;优选在水稻移栽插秧后的第65~75天施用含硒有机水溶肥。

S005、收获:当稻穗呈金黄饱满时进行收割。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稻施肥方法包括翻耕整田、施用底肥、开沟、播种、育苗、移苗插秧、田间管理、追肥和收获,该方法采用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手段,通过在水稻齐穗期追施本发明提供的含硒有机水溶肥,能够提高水稻的生长速度,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对肥料中硒、硼和其他有益元素的回收利用率,并使水稻能够长时间持续的吸收含硒有机水溶肥中缓释的有益元素,从而有效提高水稻植株的抗病虫害、抗倒伏能力,提高水稻的生长速度、结实率和千粒重,并显著提高水稻产精米中的硒含量和蛋白硒的占比。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硒有机水溶肥在水稻上的应用,即使用该含硒有机水溶肥的水稻施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01、整田;翻耕大田,每亩施120kg有机肥作为底肥,底肥撒施后立即耙平耙细翻匀,并沿大田纵向间隔15m开纵沟、横向间隔50m开横沟,其中纵沟的沟宽60cm、沟深30cm,横沟的沟宽30cm、沟深35cm。

S102、育苗;选取颗粒饱满的稻种在秧田中播种,播种后在秧田内按60g/m2的用量施用生石灰,并在秧田搭建保温棚进行温度控制,在一叶一心期时,保证出苗时保温棚内温度为28℃;在二叶一心期时,秧苗的高度为8cm时,保证保温棚内温度在22℃;在三叶一心期时,在秧苗的高度达到9cm时,保证保温棚内温度在20℃;在三叶期后使秧苗保持通风和露天状态。

S103、插秧:在秧苗的高度达到10cm以上时,将上述秧苗带土挖出,移栽到稻田中,使秧苗之间的间隔保持16cm,向横沟、纵沟中灌水,并保持在水深为3cm。

S104、田间管理;在分蘖期和抽穗期进行正常的灌溉和追肥处理,并在齐穗期向水稻施用一次上述的含硒有机水溶肥,含硒有机水溶肥的施用量为30mL/亩。其中,含硒有机水溶肥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1.8g硒酸钠溶于水配置成硒酸钠溶液,向硒酸钠溶液中加入9g腐殖酸铵并搅拌均匀得到鳌合液,将鳌合液与有机水溶肥混合均匀,使鳌合液中硒酸钠的质量与有机水溶肥的体积比为1.8g:30mL,随后将鳌合液与有机水溶肥混合时加入水溶性壳聚糖并搅拌均匀即得含硒有机水溶肥,水溶性壳聚糖的用量为鳌合液和有机水溶肥的质量的3%,有机水溶肥中的有机质含量≥40g/L,N和K2O的总含量≥100g/L。有机水溶肥中硼和锌的含量均为25g/L。含硒有机水溶肥使用时溶于30L的水中进行喷洒。

S105、收获:当稻穗呈金黄饱满时进行收割。

对收获的水稻进行称重和检测,水稻精米硒含量为775.7μg/kg,水稻的产量为580kg/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硒有机水溶肥在水稻上的应用,即使用该含硒有机水溶肥的水稻施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201、整田;翻耕大田,每亩施150kg有机肥作为底肥,底肥撒施后立即耙平耙细翻匀,并沿大田纵向间隔16m开纵沟、横向间隔50m开横沟,其中纵沟的沟宽60cm、沟深35cm,横沟的沟宽20cm、沟深30cm。

S202、育苗;选取颗粒饱满的稻种在秧田中播种,播种后在秧田内按40g/m2的用量施用生石灰,并在秧田搭建保温棚进行温度控制,在一叶一心期时,保证出苗时保温棚内温度为26℃;在二叶一心期时,秧苗的高度为6.5cm时,保证保温棚内温度在21℃;在三叶一心期时,在秧苗的高度达到8.5cm时,保证保温棚内温度在20℃;在三叶期后使秧苗保持通风和露天状态。

S203、插秧:在秧苗的高度达到10cm以上时,将上述秧苗带土挖出,移栽到稻田中,使秧苗之间的间隔保持15cm,向横沟、纵沟中灌水,并保持在水深为2cm。

S204、田间管理;在分蘖期和抽穗期进行正常的灌溉和追肥处理,并在齐穗期向水稻施用两次上述的含硒有机水溶肥,含硒有机水溶肥的施用量为35mL/亩,在水稻移栽插秧后的第65天和第75天分别施用该含硒有机水溶肥。其中,含硒有机水溶肥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1.8g硒酸钠溶于水配置成硒酸钠溶液,向硒酸钠溶液中加入12g腐殖酸铵并搅拌均匀得到鳌合液,将鳌合液与有机水溶肥混合均匀,使鳌合液中硒酸钠的质量与有机水溶肥的体积比为1.8g:35mL,有机水溶肥中的有机质含量≥40g/L,N和K2O的总含量≥100g/L。有机水溶肥中硼和锌的含量均为20g/L。含硒有机水溶肥使用时溶于30L的水中进行喷洒。

S205、收获:当稻穗呈金黄饱满时进行收割。

对收获的水稻进行称重和检测,水稻精米硒含量为758.2μg/kg,水稻的产量为594kg/亩。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硒有机水溶肥在水稻上的应用,即使用该含硒有机水溶肥的水稻施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301、整田;翻耕大田,每亩施160kg有机肥作为底肥,底肥撒施后立即耙平耙细翻匀,并沿大田纵向间隔18m开纵沟、横向间隔60m开横沟,其中纵沟的沟宽80cm、沟深40cm,横沟的沟宽40cm、沟深40cm。

S302、育苗;选取颗粒饱满的稻种在秧田中播种,播种后在秧田内按80g/m2的用量施用生石灰,并在秧田搭建保温棚进行温度控制,在一叶一心期时,保证出苗时保温棚内温度为28℃;在二叶一心期时,秧苗的高度为8cm时,保证保温棚内温度在24℃;在三叶一心期时,在秧苗的高度达到9cm时,保证保温棚内温度在21℃;在三叶期后使秧苗保持通风和露天状态。

S303、插秧:在秧苗的高度达到10cm时,将上述秧苗带土挖出,移栽到稻田中,使秧苗之间的间隔保持15cm,向横沟、纵沟中灌水,并保持在水深为2.5cm。

S304、田间管理;在分蘖期和抽穗期进行正常的灌溉和追肥处理,并在齐穗期向水稻施用一次上述的含硒有机水溶肥,含硒有机水溶肥的施用量为45mL/亩,在水稻移栽插秧后的第70天施用含硒有机水溶肥。其中,含硒有机水溶肥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1.8g硒酸钠溶于水配置成硒酸钠溶液,硒酸钠溶液与有机水溶肥按照硒酸钠:水固液比为1.8g:45mL的比例混合均匀,有机水溶肥中的有机质含量≥40g/L,N和K2O的总含量≥100g/L。有机水溶肥中硼和锌的含量均为15g/L。含硒有机水溶肥使用时溶于30L的水中进行喷洒。

S305、收获:当稻穗呈金黄饱满时进行收割。

对收获的水稻进行称重和检测,水稻精米硒含量为788.0μg/kg,水稻的产量为584kg/亩。

对比例1

对比例1提供了一种水稻施用硒肥的方法,其与实施例3的唯一区别在于,对比例所选用的硒源为亚硒酸钠。

对收获的水稻进行称重和检测,水稻精米硒含量为366μg/kg,水稻的产量为577kg/亩。

对比例2

对比例2提供了一种水稻施用硒肥的方法,其与实施例3的唯一区别在于,对比例2的硒肥仅为硒酸盐配置的含硒水溶液。

对收获的水稻进行称重和检测,水稻精米硒含量为669.1μg/kg,水稻的产量为547kg/亩。

对比例3

对比例3提供了一种水稻的施用硒肥的方法,其与实施例3的唯一区别在于,对比例3在分蘖末期喷施含硒有机水溶肥。

对收获的水稻进行称重和检测,水稻精米硒含量为268.7μg/kg,水稻的产量为579kg/亩。

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含硒有机水溶肥及其在水稻上的施用方法可以亩收水稻精米580~594kg/亩,水稻精米硒含量为740~790.0μg/kg,相比施用以亚硒酸钠为硒源的叶面肥或仅含有硒酸盐的水溶液,或在水稻分蘖末期施用含硒叶面肥,本发明提供的水稻施肥方法提高了6.0~8.6%的水稻产量,并提高了13~193%的水稻精米硒含量,并且几种方法收获得到的水稻精米中蛋白硒无显著差异,均占总硒含量的45%左右。总起而言,本方法使水稻对硒的利用效率增加了23%以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含硒有机水溶肥确定了适宜的硒源及其与有机水溶肥的合适配比,并确定了合理的施用时期,能有效的提高水稻对肥料中硒的吸收利用并补充硼锌等微量元素。在水稻的齐穗期时施用该含硒有机水溶肥,能够有效的促进水稻的生长,提高水稻的产量、水稻精米中硒含量以及水稻对硒的吸收利用率。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