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热弯玻璃模具损耗的方法及其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69708发布日期:2018-09-29 04:10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玻璃热弯领域,特别涉及玻璃热弯过程中对热弯模具的保护。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手机曲面玻璃的过程中,通常将平面玻璃放置至已经预制好形状的石墨模具中,通过对石墨模具整体加热后,玻璃达到临界熔点,会根据已经预制的形状进行形变,以达到预定的弯曲形状的效果。

但实际加工中发现,在高温的情况下,石墨模具会跟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反应,会对模具的内部成型腔内的相撞造成损害。如附图1所示,特别是在送料过程中,玻璃本身为平面结构,平面而成型腔内为弯曲结构,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而缝隙之间为空气。在加热过程中,而玻璃盖在上方形成一个类似密封的看空间,空气,故空气中的氧气不易散出,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会在腔内进行反应,损耗下模具成型腔内的碳,进而破坏了石墨模具的结构,导致后续玻璃成型的过程中,出现加工的偏差。

面对这种情况只能够频繁的更换石墨模具以保证成品的精度,但是石墨模具本身价格昂贵,加工后价格更甚,故这方面长期影响了曲面玻璃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杜绝在高温空间中,空气与石墨模具的反应,提高石墨模具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热弯玻璃模具损耗的方法,1.包括有以下步骤:

s10:将平面玻璃放置在下模具中,并将上模具放置在平面玻璃上部;

s20:将模具置于密闭空间中,将模具外部空气置换成在高温情况下不与模具发生化学反应的保护气体;

s30:对模具内部残留的空气置换成保护气体;

s40:将模具推送至加工设备内的加工工位。

本方法创新性地采用两次真空抽取并且替换保护气体的方法,保证在送入加工设备的时候,工件中不含有空气,提高寿命。两次抽取的好处是,可以对设备的要求降低,第一次是对模具外的空气进行替换,第二次仅需对模具内部进行抽真空即可,相比于一次抽取,有针对性高,效果更好的优点。

优选的,步骤s20中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模具置于密闭的空间中;

s22:向密闭空间中注入压力大于一个大气压的保护气体;

s23:密闭空间与外界连通,排出气体;

s24:重新封闭密闭空间后,停止注入保护气体。

在第一次改变外部气体空间时,直接利用气体压强高会向压强低的方向流动的原理,用高压保护气体直接冲洗整个密闭空间,冲洗后外部空间即充满了保护气体,该方法简单实用,成本低,效果好。

优选的,步骤s20中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模具置于密闭的空间中;

s22:通过抽真空设备将密闭空间中的空气抽走;

s23:注入保护气体。

采用真空抽取,能够确保密闭空间内,模具外的空气能够完全被抽走,因为本步骤仅需要抽取模具外部的空气,故真空度不需要太大,设备投入成本低,操作方便,且气体替换效果好。。

优选的,步骤s30中包括以下步骤:

s31:将密闭空间中的模具推送至加工设备内部;

s32:采用与模具适配的专用抽真空设备,与模具紧密结合;

s33:首先对专用抽真空设备进行抽真空处理,完成后进行保护气体注入;

s34:分离模具与专用抽真空设备。

第二次抽取的时,先将模具送入加工设备内部,首先能够保证模具在真空抽取并替换效果,第二次抽取完成后,模具内部必定空气的浓度极低,能够保证模具的寿命,另外采用专用抽真空设备,抽取真空彻底,效果好。

优选的,步骤s30中包括以下步骤:

s31:在密闭空间中,采用与模具适配的专用抽真空设备,与模具紧密结合;

s32:首先对专用抽真空设备进行抽真空处理,完成后进行保护气体注入;

s33:分离模具与专用抽真空设备后,将模具推送至加工设备内部。

在抽取完真空后送入设备内,能够减少在模具送入加工设备的过程中,对加工设备内的保护气体空间造成污染,即因为模具内仍有空气,在进入加工设备后未抽真空之前,会对加工设备内的空气造成污染,对加工设备内所有模具造成损坏。

优选的,密闭空间与加工设备内部之间为密闭连接。在加工设备外部的密闭空间中,将空气空间变成保护气体空间后,通过密闭连接,可以直接推送至设备内部,减少工作步骤,提高效率。

优选的,加工设备内为压力大于一个大气压的保护气体空间。当加工设备内空间的气压大于1个大气压时,才能保证气体流向永远是设备内向外,保证内空间不受空气的污染。

一种专用抽真空设备,包括底托、真空罩、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的底托尺寸略大于模具,所述的真空罩能够与底托相互配合密封,所述的真空罩设置在底托的正上方,所述的进气管与出气管均设置在真空罩上。通过使用该专用抽真空设备,能够完全贴合本身模具的形状进行真空抽取,达到将内部的空气弯曲抽走,又不会将外部的太多保护气体抽走造成浪费。因为若真空罩的体积太大,那罩子所盖住的模具的外部空间就大,而外部空间经过第一次替换后,为保护气体,所以将这部分气体抽走后,属于资源浪费的行为。

优选的,真空罩边缘设置有密封条。采用密封条能够提高抽真空度,即能够提高内部抽取程度。

优选的,还包括有真空气缸,所述真空气缸安装在进气管与出气管之间,所述真空气缸能够控制真空罩上下移动。通过气功控制真空罩的运动,能够更快更准确地与模具结合,减少模具未处理的时间,提高保护气体的洁净度。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模具使用寿命延长。因为去除了外部以及模具内部的空气,在高温的状态下石墨模具能够保持自身形状不被氧气所腐蚀,在替换气体的过程中过程中,采用两次去除,能够保证在去掉外部以及专门针对内部玻璃盖住的下模具的部分空间所含有的空气,即将模具的寿命延长。

2.成本相对低廉。抽真空设备专用化程度高,且设备小巧,结构简单,另外因为采用两次置换,每一次的空间特点有所不同,满足相关的条件即可,不需配置抽真空度高的昂贵设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降低热弯玻璃模具损耗的方法及其设备的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降低热弯玻璃模具损耗的方法及其设备的流程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降低热弯玻璃模具损耗的方法及其设备的专用抽真空设备立体结构图。

附图说明:1为模具,11为上模具,12为下模具,13为平面玻璃,2为密闭空间,21为第一自动门,22为第二自动门,3为推动气缸,4为加工设备,5为轨道,6为专用抽真空设备,61为真空罩,62为底托,63为进气管,64为出气管,65为真空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保护气体采用氮气,第一次置换外部空气采用高压气体冲洗,第二次置换模具1内部的空气采用送入设备内进行抽真空再用氮气的方式进行。

如附图2所示,模具1全程通过轨道5上的底托62,进行运送,在进行横向传送时,则利用推动气缸3进行横向推送。

密闭空间2则采用密封玻璃罩,密封玻璃罩一侧边设置有第一自动门21,能够根据程序控制进行打开或者关闭的动作,密封玻璃罩与设备之间为密闭连接,在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自动门22,同样能够根据程序进行打开或者关闭状态的控制。

加工设备4为高温加热设备,加工设备4内部为1.5个大气压的纯氮气空间。

如图3所示,抽真空设备为下部具有真空罩61,真空罩61能够与底托62相互匹配,真空罩61上方设置有进气管63和出气管64,均与外部抽真空设备连接,上方中部设置有真空气缸65,真空气缸65能够推动真空罩61上下移动。在真空罩61的边缘,还设置有密封条。

在工作时,首先将下模具12放置在轨道5上的底托62内,在下模具12上方放置待热弯的平面玻璃13,在平面玻璃13上方放置上模具11。整体放置完毕后,可以根据控制程序,通过轨道5以及推动气缸3将模具1推送至密闭空间2。在推送过程中,当检测到模具1即将进入密闭空间2时,打开第一自动门21,此时第二自动门22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密闭空间2与外界连通,密闭空间2内含有空气。

带模具1进入密闭空间2后,第二自动门22打开,同时保持第一自动门21的打开。因为加工设备4内部的气压为1.5个大气压,气压高于外界,所以加工设备4内部的氮气会从设备内部沿着通道先流经密闭空间2,在经密闭空间2流出外界。在此过程中,流出的氮气会带出残留在密闭空中的空气。

经过一定时间后,先关闭第一自动门21后,轨道5将底托62带着模具1送入加工设备4内。此时密闭空间2与外界断绝,与加工设备4内部俩通,密闭空间2内不断充入氮气。

在将模具1送入加工设备4后,关闭第二自动门22。专用抽真空设备6通过气缸的推动与底托62连接,首先对专用抽真空设备6所密闭的空间内部进行抽真空处理,后注入氮气。完成工作后分离专用抽真空设备6与底盘,底盘带着模具1进入加工工位进行加工。

在模具1完成加工需要送出加工设备4时,首先打开第二自动门22,此时第一自动门21处于关闭状态。待模具1完全送出第二自动门22后,关闭第二自动门22后,打开第一自动门21,将模具1送出密闭空间2,待送出第一自动门21范围后,关闭第一自动门21,这样能够节约设备内的氮气。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真空抽取设备不是设置在加工设备4内,而是设置在密闭空间2内,另外密闭空间2中还设置有另外一台对密闭空间2进行抽真空的设备。

在待加工的模具1送入密闭空间2后,第二自动门22并不打开,而是启动密闭空间2的抽真空设备对整个密闭空间2进行抽真空处理,并注入氮气。之后对模具1内部进行抽真空处理,并注入氮气。两次抽真空后,再打开第二自动门22,将模具1送入加工设备4内。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