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柑橘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68179发布日期:2018-06-23 00:56阅读:8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领域,属于肥料范畴,涉及一种能够提高柑橘果实产量和品质,特别是能提高柑橘树体抗逆性和对土壤肥料利用率的柑橘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柑橘作为世界第一大水果,面积和产量均居百果之首,是山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柑橘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施肥方式已不能得到市场期望的品种。叶面肥作为一种速效、直接的施肥方式,使用后可以对柑橘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开花坐果、保叶等关键时期合理使用柑橘叶面肥可以提高作物抗菌、防病能力增加含糖量和产量、提高果实品质,已开始逐渐被农民接受。

现有的叶面肥大都是磷酸二氢钾或其他高钾叶面肥,或其他微量元素、氨基酸等单质肥。通过各地对各类型作物的实际施用效果证明,不同肥料均具有不同的增效效果,或增产增收、或改良优化品质、或抗病虫害、防治早衰等。但是这些肥料对果实品质效果提升有限,还有较大改进的空间,特别是在提高树体抗逆性和土壤肥料利用率方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柑橘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以实现增产提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柑橘叶面肥,包含肥料增效剂、生长调节剂和营养剂;其中,按质量份计,所述肥料增效剂包含寡聚糖0-2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0.1-20份、焦磷酸钾或聚天冬氨酸钠0-30份、木质素磺酸钠0.1-5份,所述生长调节剂包含胺鲜酯或复硝酚钠0-12份、黄腐酸钾20-60份和水杨酸0-8份,所述营养剂包含五水硫酸铜10-50份、硼酸100-280份、一水硫酸锌100-200份、硫酸钾300-500份、钼酸钠或钼酸铵5-15份和稀土20-50份。

进一步地,所述稀土为市售农用稀土。进一步地,所述稀土为农用硝酸稀土。

进一步地,所述肥料增效剂包含寡聚糖5-1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5-15份、焦磷酸钾或聚天冬氨酸钠5-25份、木质素磺酸钠1-4份,所述生长调节剂包含胺鲜酯或复硝酚钠2-10份、黄腐酸钾25-50份和水杨酸1-6份。

进一步地,所述营养剂包含五水硫酸铜15-45份、硼酸120-260份、一水硫酸锌120-180份、硫酸钾330-450份、钼酸钠或钼酸铵8-13份和稀土25-45份。

如上所述的柑橘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配方分别称取五水硫酸铜、一水硫酸锌、硫酸钾、硼酸,粉碎,过筛,获得A料,备用;

(2)按配方分别称取壳聚糖、聚乙烯吡咯酮、胺鲜酯或复硝酚钠、水杨酸、焦磷酸钾、木质素磺酸钠、钼酸钠或钼酸铵,粉碎,过筛并混合均匀,获得B料,备用;

(3)按配方分别称取黄腐酸钾、稀土,将称取的黄腐酸钾、稀土与A料、B料充分混合,获得柑橘叶面肥。

通过本方法,有利于精确控制各组分添加量。

步骤(1)和步骤(2)中,粉碎后,过40目筛。

步骤(1)、步骤(2)和步骤(3)均在常温干燥环境中进行。

如上所述的柑橘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先按配比分别称取五水硫酸铜、一水硫酸锌、硫酸钾、硼酸、壳聚糖、聚乙烯吡咯酮、胺鲜酯或复硝酚钠、水杨酸、木质素磺酸钠、钼酸钠或钼酸铵、黄腐酸钾和稀土;称好后,溶于35-45℃的去离子水中,按配比加入聚天冬氨酸钠,充分溶解后,获得柑橘叶面肥。

两种制备方法,粉状肥便于运输和生产,但有可能会混合不匀;液态肥更方便使用,且能混合均匀。

制备过程中,每制备1000g柑橘叶面肥,去离子水用量为4500-5500mL。

本发明的柑橘叶面肥是一种多元素多成分的复合叶面肥,包含了柑橘生长的营养剂、肥料增效剂、生长调节剂,以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分散剂、润湿剂和渗透剂(木质素磺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通过合理复配,将几种主要的营养元素、肥料增效剂和生长调节剂混合在一起,达到既能补充柑橘营养元素,改善营养条件,还能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柑橘的光合效率和抗逆性。通过添加木质素磺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改善叶面肥的分散性和润湿性,防止多元素混合使用局部过量造成药害,提高叶面肥的耐雨水冲刷性。经复配得到的叶面肥用于柑橘果园,不仅可以作为增产提质的柑橘叶面肥,还可以和农药混合,达到提高农药防控效果的作用,节省劳动力。本发明中,胺鲜脂、复硝酚钠、水杨酸、黄腐酸钾和稀土具有不同功效和协同增效作用,胺鲜脂和复硝酚钠都能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提高作物对肥料的吸收,稀土能提高柑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水杨酸可以诱导植物细胞的分化与叶绿体的生成,稀土元素和水杨酸通过不同作用机制提高叶绿素含量,其与胺鲜脂或复硝酚钠组合复配能相互增强微量元素的吸收效率;黄腐酸钾能螯合本配方中常量及微量营养物质,激发柑橘自身的营养吸收能力,使其更好地为植物利用,保证叶面肥中营养元素能被植物有效吸收、利用。另外,本发明各组分无毒、对环境友好。

本发明的柑橘叶面肥能有效帮助柑橘补充营养元素,改善营养条件,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柑橘的光合效率和抗逆性,从而提升柑橘果实质量和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柑橘叶面肥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寡聚糖10g,聚乙烯吡咯烷酮10g,胺鲜酯6g,黄腐酸钾40g,水杨酸2g,焦磷酸钾30g,木质素磺酸钠2g,五水硫酸铜50g,硼酸200g,一水硫酸锌200g,硫酸钾390g,钼酸钠10g,稀土50g。

本实施例的柑橘叶面肥通过以下步骤制成易溶性粉剂,首先将其中的五水硫酸铜、一水硫酸锌、硫酸钾、硼酸,经粉碎后过40目筛后,充分搅拌得到A料;然后将壳聚糖、聚乙烯吡咯酮、胺鲜酯或复硝酚钠、水杨酸、焦磷酸钾、木质素磺酸钠、钼酸钠,经粉碎后过40目筛后,充分搅拌得到B料;最后将A料、B料和黄腐酸钾、稀土混合,充分搅拌制成粉剂约1000g。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柑橘叶面肥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寡聚糖20g,聚乙烯吡咯烷酮5g,复硝酚钠10g,黄腐酸钾30g,水杨酸5g,木质素磺酸钠5g,五水硫酸铜20g,硼酸250g,一水硫酸锌195g,硫酸钾410g,钼酸铵10g,稀土40g。

本实施例的叶面肥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制成易溶性粉剂,首先将其中的五水硫酸铜、一水硫酸锌、硫酸钾、硼酸,经粉碎后过40目筛后,充分搅拌得到A料;然后将壳聚糖、聚乙烯吡咯酮、胺鲜酯或复硝酚钠、水杨酸、木质素磺酸钠、钼酸铵,经粉碎后过40目筛后,充分搅拌得到B料;最后将A料、B料和黄腐酸钾、稀土混合,充分搅拌制成粉剂约1000g。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柑橘叶面肥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寡聚糖12g,聚乙烯吡咯烷酮10g,复硝酚钠6g,黄腐酸钾30g,水杨酸4g,据天冬氨酸钠30g,木质素磺酸钠2g,五水硫酸铜50g,硼酸200g,一水硫酸锌200g,硫酸钾390g,钼酸钠10g,稀土50g。

本实施例的柑橘叶面肥通过以下方法制成高浓度水溶液制剂,将上述比例的五水硫酸铜、一水硫酸锌、硫酸钾、硼酸、壳聚糖、聚乙烯吡咯酮、复硝酚钠、水杨酸、木质素磺酸钠、钼酸钠或钼酸铵、黄腐酸钾、稀土,称好后,溶于5000mL40℃的去离子水中,加入聚天冬氨酸钠,充分溶解后,得到水溶液制剂的叶面肥。

本发明的柑橘叶面肥作为肥料在柑橘作物上有提高柑橘光合作用、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根系活力,缓解柑橘缺钾、缺锌、缺硼等性状,且可提高肥料利用率,进而增强树体抗逆性,提高柑橘的丰产性和果实品质。

为了检验本发明所提供柑橘叶面肥对作物生产的影响,申请人于2015年和2016年在长沙对温州蜜柑宫川品种进行了田间实验(部分数据),处理方案如下:

在长沙省农科院某试验基地内,选3梯温州蜜柑园,每梯面积约2000m2,每梯设喷施叶面肥1(实施例2)、喷施叶面肥2(实施例3)和CK(磷酸二氢钾)三个条件,在谢花2/3和幼果膨大期分别喷施一次,喷施用量为100g/667m2,试验结束后,分别在第一次施药后和第二次施药后的7d后测量叶绿素质量分数和叶片厚度,并在采果期(2016年10月26日)测算果实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和VC含量,记录各项试验数据如下:

表1喷施叶面肥对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厚度的影响

表2喷施叶面肥对温州蜜柑宫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施用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柑橘叶面肥喷施到叶片表面,能较好地铺展在叶片上充分发挥其营养作用,全面补充K、B、Cu、Zn等多种元素,而且作物的长势和生物量也有明显的增加。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喷施了本发明的柑橘叶面肥的柑橘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较高、叶片也较厚,喷施叶面肥2的效果略优于叶面肥1。特别是,喷施该叶面肥1或喷施叶面肥2后,柑橘表现明显的丰产,在品质上也高于对照CK,叶面肥2在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方面略优于叶面肥1;另外,申请人研究过程中发现,对于果实有外观缺陷症状的柑橘,在喷施该叶面肥后,缺陷症状比例大大减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本叶面肥的使用浓度倍数为1000倍,推荐用量为100g/667m2,分别在柑橘谢花2/3后和幼果膨大期各喷施一次。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但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