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橙黄色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71183发布日期:2018-08-14 17:58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橙黄色荧光的碳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新型功能纳米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一直是化学,工程和生物医学等各个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碳,存在于所有有机生命的形式,在纳米材料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三维石墨烯、二维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到一维碳纳米管,碳基纳米材料继续激发科学界的优秀特性和巨大的潜在应用。作为零维碳基纳米材料之一的碳点(carbondots,cds),作为基于半导体的量子点(qds)的潜在的无毒的替代品,最近引起了在各个领域的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重视。cds的特征荧光特性开启了其生物成像应用的时代。由于他们的量子产率,水溶性和易于合成,他们优于其他荧光碳纳米颗粒。另外,他们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和光化学稳定性;功能化和表面钝化能力进一步从生物成像扩大到生物医学的其他领域,如药物输送,基因输送,生物传感,催化等。通过化学方法调节碳点的结构/功能特性一直是该领域的突出研究方向,旨在控制碳点的激发依赖性发射分布。碳点的多色特性被追踪到碳点表面上功能基团的相对丰度,特别是芳族残基,c=n,c=o,和c-n键。

目前,cds的制备及其机理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探究不同发光特性的cds的制备以及通过功能化和表面钝化对碳点的结构及性能实现调控具有极大的科研意义和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发橙黄色荧光光的碳点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邻苯二胺溶液通过水热反应,可实现橙黄色荧光的碳点的制备。

具体步骤为:

将0.1~0.5g邻苯二胺溶于10~20ml过膜(0.22μm)二次水中,搅匀使其溶解,将混合液转移至体积为15~25ml的聚四氟乙烯不锈钢反应釜中140~200℃进行水热反应4~10小时;反应结束以后,经过离心、过滤、透析、冷冻干燥得到发橙黄色荧光碳点即邻苯二胺量子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选择一种原料既作为碳源又是修饰基团,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合成环保无毒的发橙黄色荧光的碳点,其中经过胺基修饰的零维纳米结构碳点具有较强荧光性能,相对量子产率为52.29%。该方法制备的碳点材料在生物传感和生物成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制备方法安全性好、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光学性能优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简单,制备的碳点形貌可控,粒径分散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碳点的扫描发射光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碳点在紫外灯照射下的图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碳点在自然光照射下的图片。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碳点的吸收光谱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碳点的荧光发射光谱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碳点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将0.1g邻苯二胺和10ml过膜(0.22μm)二次水混合均匀,转移到20ml聚四氟乙烯不锈钢反应釜中,置于180℃烘箱中进行水热反应8小时;反应液冷后,离心、过滤、透析、冷冻干燥得到发橙黄色荧光碳点,配成1mg/ml的母液,备用。

从图1可以看出,合成的碳点在270nm处有最大发射波长。

从图2可以观察到在365nm紫外灯下可观察到橙黄色荧光。

从图3可以观察到在自然光下可观察到无色碳点水溶液。

从图4可以观察到碳点的水溶液在紫外区有较强的吸收,但没有明显的特征吸收。

从图5可以观察到碳点的最大激发和发射峰分别位于270nm和380nm。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橙黄色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将0.1~0.5 g邻苯二胺溶于10~20 mL过膜(0.22μm)二次水中,搅匀使其溶解,将混合液转移至体积为15~25mL的聚四氟乙烯不锈钢反应釜中140~200℃进行水热反应4~10小时;反应结束以后,经过离心、过滤、透析、冷冻干燥得到发橙黄色荧光碳点即邻苯二胺量子点。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简单,制备的发橙黄色荧光碳点形貌可控,粒径分散均匀,相对量子产率为52.29%,具有稳定的荧光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杜甫佑;程珍芳;阮贵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桂林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4.04
技术公布日:2018.08.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