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贝加工副产物发酵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10895发布日期:2018-07-24 22:25阅读:9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贝加工副产物发酵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肥料富含有机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仅能够改良土壤结构,还可以保持土壤肥力,同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合理利用有机肥料不仅能增加作物产量、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农产品品质,也是现代有机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是全球贝养殖大国,目前贝的利用更多限于肉;每年贝加工副产物的产量巨大,贝加工副产物的利用尚较少。目前,贝加工副产物的处理主要作为废弃资源处理。由于贝内脏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脂肪,自然堆放腐熟过程需要时间很长,而且产生腐败恶臭味,严重污染环境。因此,利用贝加工副产物发酵制作有机肥对水产加工业、养殖业和肥料工业的发展都非常重要,不仅能够缓解环境污染问题,还能提高贝加工副产物的附加值。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贝加工副产物作为废弃资源处理的现状,提供一种一种贝加工副产物发酵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开发和提高贝加工副产物的附加值。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贝加工副产物发酵肥料,所述发酵肥料包括以下原料:秸秆5-40%,玉米芯5-40%,贝内脏5-45%,贝壳粉2-30%,发酵剂0.5-10%,所述的百分含量是质量百分含量,所述的发酵剂包括纤维素降解菌,枯草芽孢杆菌,固氮菌,酵母菌和嗜热微生物。其中,所述的贝是指常规的贝壳动物。所述的贝内脏是指贝加工副产物内脏团。所述的发酵剂包括纤维素降解菌,枯草芽孢杆菌,固氮菌,酵母菌和嗜热微生物。较佳的,所述的贝加工副产物发酵肥料包括以下原料:秸秆20-30%,玉米芯20-30%,贝内脏10-30%,贝壳粉10-20%,发酵剂3-8%,所述的百分含量是质量百分含量。所述的贝加工副产物发酵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贝内脏,经湿法粉碎得第一混合物料;经湿法粉碎而得的第一混合物料的粒径为0.1~2cm;(2)将秸秆和玉米芯粉碎至粒径为0.5~2cm,得第二混合物料;(3)将第一混合物料和第二混合物料混合,接种发酵剂,所述的发酵剂包括纤维素降解菌,枯草芽孢杆菌,固氮菌,酵母菌和嗜热微生物,混匀后10-40℃厌氧发酵12-72h;发酵期间每隔1-3h搅拌一次,每次搅拌后向物料中补充0.5~2倍的发酵剂;(4)将发酵完成的物料与粒径为0.05-0.2cm的贝壳粉混合、干燥、制粒,即得贝加工副产物发酵肥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发酵贝加工副产物有机肥料不但生产条件温和,而且具有原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的优势,深受养殖业和配合饲料厂家的欢迎,发酵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技术产品,为饲料工业和畜禽饲养业提供了一种天然健康、无毒的绿色选择。本发明有效解决了贝加工副产物的循环利用问题,即通过发酵将贝加工副产物转化为肥料,不仅为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改善土壤团粒结构,调节土壤的酸碱性,改变土壤的营养状况,而且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1贝加工副产物发酵肥料的原料配方:原料用量秸秆20.00%玉米芯37.00%贝内脏10.00%贝壳粉30.00%发酵剂3.00%总量100.00%其中发酵剂包括:纤维素降解菌,枯草芽孢杆菌,固氮菌,酵母菌,嗜热微生物,各组分含量相同。制备方法:1、取贝加工副产物内脏,采用湿法粉碎,得第一混合物料;所述湿法粉碎的物料粒径为0.1cm;2、将秸秆,米芯粉碎至粒径为0.5cm,得第二混合物料;3、将第一混合物料和第二混合物料混合,接种发酵剂,混匀后在10℃条件下厌氧发酵12h。发酵期间每隔2h搅拌一次,每次搅拌后向物料中补充0.5倍的发酵剂;4、将发酵完成的肥料与粒径为0.05cm的贝壳粉混合、干燥、制粒,即得贝加工副产物发酵肥料。实施例2贝加工副产物发酵肥料的原料配方:其中发酵剂包括:纤维素降解菌,枯草芽孢杆菌,固氮菌,酵母菌,嗜热微生物,各组分含量相同。制备方法:1、取贝加工副产物内脏,采用湿法粉碎,得第一混合物料;所述湿法粉碎的物料粒径为2cm;2、将秸秆,玉米芯粉碎至粒径为2cm,得第二混合物料;3、将第一混合物料和第二混合物料混合,接种发酵剂,混匀后在40℃条件下厌氧发酵72h。发酵期间每隔1h搅拌一次,每次搅拌后向物料中补充0.2倍的发酵剂;4、将发酵完成的肥料与粒径为0.2cm的贝壳粉混合、干燥、制粒,即得贝加工副产物发酵肥料。实施例3贝加工副产物发酵肥料的原料配方:原料用量秸秆40.00%玉米芯20.00%贝内脏30.00%贝壳粉2.00%发酵剂8.00%总量100.00%其中发酵剂包括:纤维素降解菌,枯草芽孢杆菌,固氮菌,酵母菌,嗜热微生物,各组分含量相同。制备方法:1、取贝加工副产物内脏团,采用湿法粉碎,得第一混合物料;所述湿法粉碎的物料粒径为1cm;2、将秸秆,玉米芯粉碎至粒径为1cm,得第二混合物料;3、将第一混合物料和第二混合物料混合,接种发酵剂,混匀后在25℃条件下厌氧发酵42h。发酵期间每隔2h搅拌一次,每次搅拌后向物料中补充1倍的发酵剂;4、将发酵完成的肥料与粒径为0.1cm的贝壳粉混合、干燥、制粒,即得贝类加工副产物发酵肥料。实施例4贝加工副产物发酵肥料的原料配方:原料用量秸秆5.00%玉米芯30.00%贝内脏35.00%贝壳粉20.00%发酵剂10.00%总量100.00%其中发酵剂包括:纤维素降解菌,枯草芽孢杆菌,固氮菌,酵母菌,嗜热微生物,各组分含量相同。制备方法:1、取贝加工副产物内脏团,采用湿法粉碎,得第一混合物料;所述湿法粉碎的物料粒径为1cm;2、将秸秆,玉米芯粉碎至粒径为1cm,得第二混合物料;3、将第一混合物料和第二混合物料混合,接种发酵剂,混匀后在37℃条件下厌氧发酵36h。发酵期间每隔3h搅拌一次,每次搅拌后向物料中补充2倍的发酵剂;4、将发酵完成的肥料与粒径为0.1cm的贝壳粉混合、干燥、制粒,即得贝类加工副产物发酵肥料。实施例5贝加工副产物发酵肥料的原料配方:原料用量秸秆34.50%玉米芯40.00%贝内脏5.00%贝壳粉20.00%发酵剂0.50%总量100.00%其中发酵剂包括:纤维素降解菌,枯草芽孢杆菌,固氮菌,酵母菌,嗜热微生物,各组分含量相同。制备方法:1、取贝加工副产物内脏团,采用湿法粉碎,得第一混合物料;所述湿法粉碎的物料粒径为1cm;2、将秸秆,玉米芯粉碎至粒径为1cm,得第二混合物料;3、将第一混合物料和第二混合物料混合,接种发酵剂,混匀后在37℃条件下厌氧发酵36h。发酵期间每隔3h搅拌一次,每次搅拌后向物料中补充2倍的发酵剂;4、将发酵完成的肥料与粒径为0.1cm的贝壳粉混合、干燥、制粒,即得贝类加工副产物发酵肥料。对比例1原料配方中,所述发酵剂中不包括固氮菌,酵母菌和嗜热微生物,其余同实施例1。即使采用完全相同的发酵基质底料和工艺流程,由于缺少部分发酵剂,最后的发酵也不完全,尤其是贝内脏和贝壳粉的发酵不充分,因此,肥料的生物学效果远远差于添加固氮菌、酵母菌和嗜热微生物发酵剂的发酵。对比例2原料配方中,所述发酵剂中不包括纤维素降解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其余同实施例1。即使采用完全相同的发酵基质底料和工艺流程,由于缺少部分发酵剂,最后的发酵也不完全,尤其是秸秆和玉米芯的发酵不充分,因此,肥料的生物学效果远远差于添加纤维素降解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剂的发酵。效果实施例1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肥料和传统的化学肥料种植大豆,按照相同的土坑掩埋施肥方法对作物进行施肥,待作物成熟后,进行产量统计,得知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的化学肥料产量均有所提高,具体产量提高率如下:组别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对比例2产量提高率8%15%10%1%2%以上所述,仅列举了本发明的几种具体实施方式,但并不意味着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仅限于此。本发明可以扩展到任何在本发明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新的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