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氯氧镁制品专用憎水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6686发布日期:2018-09-05 00:03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氯氧镁制品添加剂,尤其涉及一种氯氧镁制品专用憎水剂。



背景技术:

氯氧镁制品(如氯氧镁水泥等)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解决防水的问题。否则,会影响氯氧镁制品表面的强度,并会导致氯氧镁制品表面的开裂。对此,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设置憎水防护层的方式,如此不但增加了施工的步骤,且防护层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发生失效。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氯氧镁制品专用憎水剂,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氯氧镁制品专用憎水剂,其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石蜡12-18%、op-10乳化剂2-4%、司盘1.2-2%、三乙醇胺1.5-2%、甲基硅油12-16份、三甲基硅醇钠12-20份、硫酸铝钾1.5-3.5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5-3.5份、氟碳树脂乳液4-8份、苯丙乳液8-12份、硅烷偶联剂0.8-5份、表面活性剂0.5-0.7份、异丙醇4-16份、醋酸2.8-3.4份、烷基三乙氧基硅烷1.4-1.8份、乳化剂1.0-5.5份、防霉剂1.1-3.5份、消泡剂0.5-2.5份。

作为本发明的氯氧镁制品专用憎水剂的改进,所述氯氧镁制品专用憎水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石蜡15%、op-10乳化剂3.5%、司盘1.8%、三乙醇胺1.8%、甲基硅油13.5份、三甲基硅醇钠18份、硫酸铝钾2.5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8份、氟碳树脂乳液6.5份、苯丙乳液11份、硅烷偶联剂1.2份、表面活性剂0.6份、异丙醇4.5份、醋酸3.1份、烷基三乙氧基硅烷1.5份、乳化剂2.5份、防霉剂1.8份、消泡剂1.5份。

作为本发明的氯氧镁制品专用憎水剂的改进,所述氯氧镁制品专用憎水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石蜡18%、op-10乳化剂4%、司盘1.8%、三乙醇胺1.8%、甲基硅油13.5份、三甲基硅醇钠15份、硫酸铝钾3.2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1份、氟碳树脂乳液7.2份、苯丙乳液8.5份、硅烷偶联剂1.2份、表面活性剂0.55份、异丙醇15.5份、醋酸3.1份、烷基三乙氧基硅烷1.5份、乳化剂1.2份、防霉剂1.8份、消泡剂0.6份。

作为本发明的氯氧镁制品专用憎水剂的改进,所述氯氧镁制品专用憎水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石蜡16.5%、op-10乳化剂2%、司盘1.5%、三乙醇胺1.6%、甲基硅油14份、三甲基硅醇钠13.5份、硫酸铝钾2.5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6份、氟碳树脂乳液4.2份、苯丙乳液9份、硅烷偶联剂2.2份、表面活性剂0.65份、异丙醇5.5份、醋酸3.0份、烷基三乙氧基硅烷1.6份、乳化剂2.8份、防霉剂2.2份、消泡剂2.1份。

作为本发明的氯氧镁制品专用憎水剂的改进,所述氯氧镁制品专用憎水剂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s1、按比例称取石蜡12-18%、op-10乳化剂2-4%、司盘1.2-2%、三乙醇胺1.5-2%、甲基硅油12-16份、三甲基硅醇钠12-20份、硫酸铝钾1.5-3.5份,将上述各组分在超声作用下混合搅拌均匀,获得第一混合物;

s2、按比例称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5-3.5份、氟碳树脂乳液4-8份、苯丙乳液8-12份、硅烷偶联剂0.8-5份、表面活性剂0.5-0.7份、异丙醇4-16份,将上述各组分在超声作用下混合搅拌均匀,获得第二混合物;

s3、按比例称取醋酸2.8-3.4份、烷基三乙氧基硅烷1.4-1.8份、乳化剂1.0-5.5份、防霉剂1.1-3.5份、消泡剂0.5-2.5份,将上述各组分投入到反应釜中,并同步加入所述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静止1-2天获得本发明的憎水剂。

作为本发明的氯氧镁制品专用憎水剂的改进,所述乳化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氯氧镁制品专用憎水剂的改进,所述防霉剂为山梨酸钠、柠檬酸钠、丙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本发明的氯氧镁制品专用憎水剂的改进,所述消泡剂为甲基硅油或者正辛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氯氧镁制品专用憎水剂具有较好的憎水效果,其能够提升氯氧镁制品自身的憎水性能,同时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另外设置憎水防护层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供一种氯氧镁制品专用憎水剂,其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石蜡12-18%、op-10乳化剂2-4%、司盘1.2-2%、三乙醇胺1.5-2%、甲基硅油12-16份、三甲基硅醇钠12-20份、硫酸铝钾1.5-3.5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5-3.5份、氟碳树脂乳液4-8份、苯丙乳液8-12份、硅烷偶联剂0.8-5份、表面活性剂0.5-0.7份、异丙醇4-16份、醋酸2.8-3.4份、烷基三乙氧基硅烷1.4-1.8份、乳化剂1.0-5.5份、防霉剂1.1-3.5份、消泡剂0.5-2.5份。

其中,所述乳化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所述防霉剂为山梨酸钠、柠檬酸钠、丙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消泡剂为甲基硅油或者正辛醇。

下面结合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氯氧镁制品专用憎水剂进行举例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氯氧镁制品专用憎水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石蜡15%、op-10乳化剂3.5%、司盘1.8%、三乙醇胺1.8%、甲基硅油13.5份、三甲基硅醇钠18份、硫酸铝钾2.5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8份、氟碳树脂乳液6.5份、苯丙乳液11份、硅烷偶联剂1.2份、表面活性剂0.6份、异丙醇4.5份、醋酸3.1份、烷基三乙氧基硅烷1.5份、乳化剂2.5份、防霉剂1.8份、消泡剂1.5份。

所述氯氧镁制品专用憎水剂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s1、按比例称取石蜡15%、op-10乳化剂3.5%、司盘1.8%、三乙醇胺1.8%、甲基硅油13.5份、三甲基硅醇钠18份、硫酸铝钾2.5份,将上述各组分在超声作用下混合搅拌均匀,获得第一混合物;

s2、按比例称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8份、氟碳树脂乳液6.5份、苯丙乳液11份、硅烷偶联剂1.2份、表面活性剂0.6份、异丙醇4.5份,将上述各组分在超声作用下混合搅拌均匀,获得第二混合物;

s3、按比例称取醋酸3.1份、烷基三乙氧基硅烷1.5份、乳化剂2.5份、防霉剂1.8份、消泡剂1.5份,将上述各组分投入到反应釜中,并同步加入所述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静止1-2天获得本发明的憎水剂。

实施例2

本发明的氯氧镁制品专用憎水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石蜡18%、op-10乳化剂4%、司盘1.8%、三乙醇胺1.8%、甲基硅油13.5份、三甲基硅醇钠15份、硫酸铝钾3.2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1份、氟碳树脂乳液7.2份、苯丙乳液8.5份、硅烷偶联剂1.2份、表面活性剂0.55份、异丙醇15.5份、醋酸3.1份、烷基三乙氧基硅烷1.5份、乳化剂1.2份、防霉剂1.8份、消泡剂0.6份。

所述氯氧镁制品专用憎水剂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s1、按比例称取石蜡18%、op-10乳化剂4%、司盘1.8%、三乙醇胺1.8%、甲基硅油13.5份、三甲基硅醇钠15份、硫酸铝钾3.2份,将上述各组分在超声作用下混合搅拌均匀,获得第一混合物;

s2、按比例称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1份、氟碳树脂乳液7.2份、苯丙乳液8.5份、硅烷偶联剂1.2份、表面活性剂0.55份、异丙醇15.5份,将上述各组分在超声作用下混合搅拌均匀,获得第二混合物;

s3、按比例称取醋酸3.1份、烷基三乙氧基硅烷1.5份、乳化剂1.2份、防霉剂1.8份、消泡剂0.6份,将上述各组分投入到反应釜中,并同步加入所述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静止1-2天获得本发明的憎水剂。

实施例3

本发明的氯氧镁制品专用憎水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石蜡16.5%、op-10乳化剂2%、司盘1.5%、三乙醇胺1.6%、甲基硅油14份、三甲基硅醇钠13.5份、硫酸铝钾2.5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6份、氟碳树脂乳液4.2份、苯丙乳液9份、硅烷偶联剂2.2份、表面活性剂0.65份、异丙醇5.5份、醋酸3.0份、烷基三乙氧基硅烷1.6份、乳化剂2.8份、防霉剂2.2份、消泡剂2.1份。

所述氯氧镁制品专用憎水剂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s1、按比例称取石蜡16.5%、op-10乳化剂2%、司盘1.5%、三乙醇胺1.6%、甲基硅油14份、三甲基硅醇钠13.5份、硫酸铝钾2.5份,将上述各组分在超声作用下混合搅拌均匀,获得第一混合物;

s2、按比例称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6份、氟碳树脂乳液4.2份、苯丙乳液9份、硅烷偶联剂2.2份、表面活性剂0.65份、异丙醇5.5份,将上述各组分在超声作用下混合搅拌均匀,获得第二混合物;

s3、按比例称取醋酸3.0份、烷基三乙氧基硅烷1.6份、乳化剂2.8份、防霉剂2.2份、消泡剂2.1份,将上述各组分投入到反应釜中,并同步加入所述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静止1-2天获得本发明的憎水剂。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氯氧镁制品专用憎水剂具有较好的憎水效果,其能够提升氯氧镁制品自身的憎水性能,同时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另外设置憎水防护层的步骤。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