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预留洞口封堵材料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85367发布日期:2018-11-09 18:46阅读:45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管洞封堵及防渗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施工预留洞口封堵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尤其是水电工程施工中,为便于后期管线施工,往往在结构施工时在墙板等混凝土结构上预埋套管。因此,在管道施工完成后,套管周边存在一定的缝隙,这就需要对缝隙进行封堵;常用的封堵材料有砂浆、细石混凝土、防火泥等,但现有的封堵方法普遍存在渗水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各种预留洞口的封堵,可解决现有建筑施工过程中预留洞口及后期钻孔封堵后存在的渗水隐患。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建筑施工预留洞口封堵材料及其使用方法,该封堵材料包括黏土、水泥和水,三者按照体积比1:1~1:2拌和而成,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凝结时间缩短、强度提高;所述黏土为灰黄色~黄色,承载力特征值150~220kpa,压缩模量6.5~9.9mpa,含砂量小;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p.o32.5或p.o42.5;所述封堵材料的使用方法包括:步骤1、将所述预留洞口封堵材料充分拌和均匀;步骤2、在无水环境下,将拌和均匀的封堵材料塞入管洞周边的缝隙,当施工条件允许时进行两面封堵,将封口处抹平,确保预留洞口周边不渗水。

本封堵材料制备简单,可在施工现场就地取材,从而减少运输环节,同时本封堵材料凝结硬化快,硬化后遇水不渗漏;因本封堵材料含有黏土,与水泥拌和后,与结构层能有效的粘结,热胀冷缩不易开裂,孔隙小,封堵质量效果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一种建筑施工预留洞口封堵材料及其使用方法,其整体结构包含三个组成部分:黏土,水泥,水;

所述预留洞口封堵材料由黏土、水泥;按照体积比1:1~1:2并加入适量的水拌和而成,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凝结时间缩短、强度提高;

所述黏土为灰黄色~黄色,承载力特征值150~220kpa,压缩模量6.5~9.9mpa,含砂量小;

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p.o32.5或p.o42.5);

所述水为中水,可以是自来水、地下水、雨水等,无特殊要求。

该建筑施工预留洞口封堵材料的使用方法:

1)、将所述预留洞口封堵材料由黏土、水泥按照体积比1:1~1:2并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拌和均匀;

2)、在无水环境下,将拌和均匀的预留洞口封堵材料塞入管洞周边的缝隙(条件允许时两面封堵)并将封口处抹平,确保预留洞口周边不渗水。

具体操作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1)准备好p.o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灰黄色~黄色、承载力特征值150~220kpa的粘土和自来水,将上述材料充分拌和均匀;

2)、在干燥的环境下,将拌和均匀的预留洞口封堵材料塞入管洞周边的缝隙并两面封堵,将封口处抹平,确保预留洞口周边不渗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是一种建筑施工预留洞口封堵材料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该封堵材料包括黏土、水泥和水,三者按照体积比1:1~1:2拌和而成;黏土承载力特征值150~220kPa,压缩模量6.5~9.9MPa;水泥为硅酸盐水泥;封堵材料的使用方法包括:将预留洞口封堵材料充分拌和均匀;在无水环境下,将拌和均匀的封堵材料塞入管洞周边的缝隙,当施工条件允许时进行两面封堵,将封口处抹平,确保预留洞口周边不渗水。本封堵材料制备简单,可在施工现场就地取材,从而减少运输环节,同时本封堵材料凝结硬化快,硬化后遇水不渗漏;因本封堵材料含有黏土,与水泥拌和后,与结构层能有效的粘结,热胀冷缩不易开裂,孔隙小,封堵质量效果良好。

技术研发人员:任冠宇;庞斌;吴坤鹏;宋文智;洪陈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28
技术公布日:2018.11.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