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水溶性生物型有机无机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21408发布日期:2018-08-21 17:31阅读:7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水溶性生物型有机无机水溶肥料,属于制肥
技术领域
;本发明还涉及全水溶性生物型有机无机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全水溶性生物型有机无机水溶肥料虽然在国内刚起步,但业内人士对其前景普遍看好,国内涌现了一批肥料研发新军,水溶肥料产品与施用技术符合“低碳节能、高效环保”的要求,因此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前途一片光明。我国是全球淡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农业的季节性及产业分布不均、区域性缺水等问题突出。水溶性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作为新型环保肥料使用方便可喷施、冲施并可和喷滴灌结合使用在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农业用水、减少生态环境污染、改善作物品质以及减少劳动力等方面有明显优势。随着中国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水资源的进一步匮乏,以及大型农场不断涌现,滴灌、喷灌节水设施农业面积迅速扩大,在业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专家学者、技术推广、农业从业者认识到全水溶性生物型有机无机水溶肥料和肥料产业的重要性。全水溶性生物型有机无机水溶肥料,是符合更加环保、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新一代肥料,也是中国肥料工业和产业未来的重点发展课题与项目。当前农民施肥偏重于氮肥,轻磷钾肥;偏重于无机肥料,轻视有机肥料。由于有机肥料的施用减少,作物的高产从土壤中带走的营养元素的增多及轻视有机肥料,致使我国耕地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大为降低,不少地方缺乏有机质已成为作物高产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持续,土壤质地每年都在变化,却常常被忽视。现在,绝大多数农田由于连续多年单一使用化肥,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已经大幅度下降。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肥料,该肥料添加有适量的有机质和复合微生物菌,满足了作物生长和保持土壤理化性质对有机质的需求。技术实现要素: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配方灵活、投资少、成本低、便于工业化生产的水溶性生物型有机无机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水溶性生物型有机无机水溶肥料,其特征在于,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三聚磷酸钾35-45%、粉状尿素15-25%、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10-15%、黄腐酸钾10-20%、氨基酸5-20%、复合微生物菌0.1-0.5%。进一步地,所述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包括zn、b和mn。进一步地,所述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还包括fe和zn。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0.3-0.5%。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分别为:三聚磷酸钾40%、粉状尿素20%、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zn+b+mn)10%、黄腐酸钾20%、氨基酸9.5%、复合微生物菌0.5%。本发明还提供了全水溶性生物型有机无机水溶肥的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配料,按配方量称取原料各组分;(2)混合,将称取的复合微生物菌与氨基酸混合,随后与其他物料按照比例进行混合;(3)搅拌,将混合后的物料充分搅拌混合均匀;(4)烘干后冷却,再经筛分后进行包膜;(5)成品包装。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搅拌条件为:空气湿度低于50%,温度低于25度,在密闭条件下进行搅拌。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搅拌时间控制在5到8分钟。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复合微生物与氨基酸充分混合后再与其它物料按照比例进行混合。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全水溶性生物型有机无机水溶肥料在农作物施肥中的应用。本明利用三聚磷酸钾、尿素、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和黄腐酸钾、复合微生物菌等原料。其技术原理是,所用原材料都能分别溶解于水溶液中,且相互之间无化学反应,不发生形成沉淀性杂质的化学反应。本肥料中所含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物质都是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而且肥料中的有机质和复合微生物菌对土壤具有调理作用。本发明内含水溶性钾,能直接为作物生长补充有效钾营养元素,能有效降低土壤盐碱度,提高土壤活性;无残留、无污染、无抗药性、无毒副作用,完全符合国际绿色无公害农作物生产要求。本发明可用于冲施、滴灌和叶面喷施。本发明适用于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大豆、芝麻、油菜、辣椒、茄子、豆角、芹菜、白菜、葱、蒜等瓜菜类作物。本发明适用于适用于梨、苹果、柿子、香蕉、芒果、大枣及甘蔗、烟草、红薯、土豆、黄姜、桔梗、中药材等经济作物。本发明的全水溶性生物型有机无机水溶肥料生产工艺简单、配方灵活、投资少、成本低、便于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介绍本发明的多个优选实施例,使其技术内容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下面结合实施例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水溶性有机-无机混合肥,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三聚磷酸钾:40%;粉状尿素:20%;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zn+b+mn):10%;黄腐酸钾:20%;氨基酸:9.5%;复合微生物菌:0.5%。制备方法为:(1)配料按配方量称取原料各组份;(2)混合生物菌按照比例称取与氨基酸充分混合,氨基酸与生物菌混合料与其他物料按照比例进行混合。(3)搅拌①生产搅拌条件:空气湿度低于50%,温度低于25度,在密闭条件下进行搅拌;②搅拌时间:搅拌时间控制在5到8分钟;(4)烘干后冷却,再经筛分后进行包膜;(5)成品包装。实施例2一种水溶性有机-无机混合肥,其特征在于,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三聚磷酸钾:40%;粉状尿素:20%;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zn+b+mn):10%;黄腐酸钾:20%;氨基酸:9.5%;复合微生物菌:0.5%。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区别处在于步骤2中,复合微生物菌需要跟氨基酸充分混合均匀再进行下一次混合。实施例3一种水溶性有机-无机混合肥,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三聚磷酸钾:40%;粉状尿素:20%;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zn+b+mn):15%;黄腐酸钾:15%;氨基酸:9.5%;复合微生物菌:0.5%。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区别处在于步骤2中,复合微生物菌需要跟氨基酸充分混合均匀再进行下一次混合。通过对本发明上述3个实施例所得产品进行检测,所得平均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小麦大田示范试验:试验组1、2、3,三组分别叶面喷施实施例1、2、3产品,对照组:同等养分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施肥方法:分别用实施例1、2、3产品在小麦拔节孕穗期、花期、灌浆期喷施,每次每亩喷施30-50g,每次间隔7-10天,另用等量的清水对照,其他按照小麦施肥习惯正常施肥。不同处理产量结构及产量记录如下表:有效穗数(万穗/hm2)每穗粒(个)千粒重(g)实收产量(kg/hm2)对照组589.533.5427282.5实验组1600.935.042.17940.8实验组2601.535.242.27950.0实验组3601.035.142.17945.6对实收产量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用实施例1、2、3处理的小麦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处理,肥料对小麦产量增效效果明显。除小麦外,本发明还适用于水稻、玉米、棉花、花生、大豆、芝麻、油菜、辣椒、茄子、豆角、芹菜、白菜、葱、蒜等瓜菜类作物。本发明适用于适用于梨、苹果、柿子、香蕉、芒果、大枣及甘蔗、烟草、红薯、土豆、黄姜、桔梗、中药材等经济作物。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技术领域
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