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煤矸石为原料两步法水热合成方钠石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98801发布日期:2018-08-19 02:56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学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煤矸石为原料两步法水热合成方钠石的方法。



背景技术:

方钠石是首先进入无机功能材料领域的沸石,可用来制备光致变色材料,并在吸附氢气和储氢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具有较大的工业应用前景。

目前合成方钠石的原料主要有化学原料、天然矿物和产业废弃物。利用化学原料是合成方钠石的主要来源,主要是在有机添加剂或模板剂的条件下,由含铝、硅的化工原料与氢氧化钠在高温条件下水热合成得到,原料来源受到限制,成本较高。利用含硅铝的天然矿物为原料合成方钠石,可以降低成本,在合成领域具有较为广泛的研究。其中,专利号为cn104528748a的中国专利“低温可控合成sod型方钠石的方法”不仅为合成方钠石提供了一种不添加任何有机剂的方法,并且利用粘土矿物(凹凸棒石、海泡石、硅藻土中的一种)为原料,将粘土矿物加入混合液中水热合成得到sod型方钠石,该方法合成步骤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但对矿物原料的选择仍然需要较严格控制。专利号为cn103626194a的中国专利“膨润土一步碱溶合成方钠石的方法”,将膨润土与助剂混合后,加水在一定反应条件下得到产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方钠石,该方法虽无需煅烧活化,直接碱溶,简化了工艺流程,但反应条件难以控制,且合成产物形貌种类较多。利用产业废弃物合成方钠石,原料易得,且可实现变废为宝的环境治理目标,逐渐成为人工合成沸石的研究方向。姚志通等人利用粉煤灰水热合成了单一的球形方钠石,将氢氧化钠溶液浸取预处理后的粉煤灰样品,同时加入氯化钠和碳酸钠于80℃下水浴加热10h并搅拌,经过陈化晶化(120℃、24h条件下)得到方钠石。

煤矸石是采煤和洗煤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固体废弃物,煤矸石弃置不用和堆积都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危害,将煤矸石有效资源化具有实际意义。煤矸石与粉煤灰的成分相似,具有大量的sio2及al2o3,可以作为合成方钠石的硅铝源,利用煤矸石为原料合成方钠石,可扩展煤矸石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煤矸石为原料两步法水热合成方钠石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以废物煤矸石为原料,采用先碱熔,后脱硅、碱溶出硅铝溶液,再水热合成方钠石,不需添加任何有机添加剂或模板剂,操作简单容易控制,时间较短,并拓展了煤矸石的应用价值。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煤矸石为原料两步法水热合成方钠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煤矸石破碎并粉磨,然后进行热活化预处理,将热活化煤矸石与碳酸钠混匀后高温熔融得到熔融混合物;

步骤二:将熔融混合物与水在水溶条件下混合溶出硅酸钠,过滤得到滤渣并将其烘干;

步骤三:将烘干后的滤渣与氢氧化钠溶液在碱溶条件下充分搅拌,然后过滤得到硅铝溶液,并对硅铝溶液进行陈化得到前驱体;

步骤四:对前驱体在95℃的温度下进行水热晶化处理12~16h,然后经过滤、水洗和干燥后得到方钠石。

进一步地,步骤一中热活化预处理的温度为700~800℃,时间为2h。

进一步地,步骤一中热活化煤矸石与碳酸钠的质量比为1:(1.3~1.5)。

进一步地,步骤一中高温熔融的温度为830℃,时间为1~2h。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水溶条件如下:液固比为20ml/g~50ml/g,反应时间为1h,反应温度为40℃。

进一步地,步骤三中碱溶条件如下:液固比为20ml/g,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2.5~3mol/l,反应时间为1h,反应温度为40~60℃。

进一步地,步骤三中陈化温度为60~70℃,陈化时间为2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方法以煤矸石为原料制备方钠石,为了得到合格的方钠石,步骤一至步骤三是对煤矸石进行充分活化,在无需添加铝源的条件下调整原料中的硅铝比,将煤矸石破碎粉磨使颗粒粒径均匀并有利于与反应物质的充分结合,热活化有利于将煤矸石中的主要矿物高岭石转变为偏高岭土,并以碳酸钠为活化剂在高温下形成na2sio3和naalsio4,前者易溶于水,后者易溶于碱液,将熔融煤矸石与水充分混合,过滤后剩余产物主要以naalsio4为主,其硅铝比为1,是合成方钠石的最佳比例;另一方面,熔融煤矸石加水脱硅后,有利于提高煤矸石中铝在溶液中的析出率,将脱硅煤矸石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混合,将naalsio4溶于碱液中,得到硅铝溶液,并通过陈化得到前驱物,水热法在一定的晶化条件下进行晶化合成方钠石,最后经过滤、水洗、干燥即可得到方钠石产品。本发明以废物煤矸石为原料,采用先碱熔,后脱硅、碱溶出硅铝溶液,在水热合成的方法合成方钠石,不需添加任何有机添加剂或模板剂,操作简单容易控制,时间较短,采用煤矸石为原料,原料易得,并变废为宝,以废治废,与环境治理的目标一致,拓展了煤矸石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方钠石的xrd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方钠石的xrd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方钠石的xrd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方钠石的sem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方钠石的sem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方钠石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利用煤矸石为原料两步法水热合成方钠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煤矸石破碎并粉磨,然后在700~800℃的温度下进行热活化预处理2h,将热活化煤矸石与碳酸钠按照质量比1:(1.3~1.5)混匀后高温熔融得到熔融混合物,其中高温熔融的温度为830℃,时间为1~2h;

步骤二:将熔融混合物与水在水溶条件下混合溶出硅酸钠,过滤得到滤渣并将其烘干,其中水溶条件如下:液固比为20ml/g~50ml/g,反应时间为1h,反应温度为40℃;

步骤三:将烘干后的滤渣与氢氧化钠溶液在碱溶条件下充分搅拌,然后过滤得到硅铝溶液,并对硅铝溶液在60~70℃的温度下进行陈化2h得到前驱体,其中碱溶条件如下:液固比为20ml/g,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2.5~3mol/l,反应时间为1h,反应温度为40~60℃;

步骤四:对前驱体在95℃的温度下进行水热晶化处理12~16h,然后经过滤、水洗和干燥后得到方钠石。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用的煤矸石为韩城下峪口煤矿矸石,其化学组成见表1。

表1煤矸石的主要化学成分表

实施例1

(1)将煤矸石原料经干燥、破碎、粉磨后,过筛至300目得到煤矸石粉末;

(2)将煤矸石粉末置于马弗炉中在750℃下煅烧2h,冷却后按碳酸钠与矸石质量比为1.3,将碳酸钠与煤矸石粉末混合均匀后置于马弗炉中在830℃下煅烧1h得到熔融混合物;

(3)冷却后对熔融混合物按液固比30ml/g加入去离子水,在磁力搅拌器中于40℃下搅拌1h,过滤得到滤渣,将其在烘箱中烘干;

(4)将烘干后的滤渣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3mol/l,液固比为20ml/g,在磁力搅拌器中于60℃下搅拌1h,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在60℃下搅拌2h陈化得到前驱体;

(5)将陈化得到的前驱体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在烘箱中于95℃,晶化12h后,快速冷却,经过滤、水洗、干燥得到方钠石,经图1xrd和图4sem表征,为方钠石,结晶度为72.61%。

实施例2

(1)将煤矸石原料经干燥、破碎、粉磨后,过筛至300目得到煤矸石粉末;

(2)将煤矸石粉末置于马弗炉中在700℃下煅烧2h,冷却后按碳酸钠与矸石质量比为1.4,将碳酸钠与煤矸石粉末混合均匀后置于马弗炉中在830℃下煅烧1h得到熔融混合物;

(3)冷却后对熔融混合物按液固比20ml/g加入去离子水,在磁力搅拌器中于40℃下搅拌1h,过滤得到滤渣,将其在烘箱中烘干;

(4)将烘干后的滤渣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2.8mol/l,液固比为20ml/g,在磁力搅拌器中于40℃下搅拌1h,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在70℃下搅拌2h陈化得到前驱体;

(5)将陈化得到的前驱体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在烘箱中于95℃,晶化16h后,快速冷却,经过滤、水洗、干燥得到方钠石,经图2xrd和图5sem表征,为方钠石,结晶度为96.04%。

实施例3

(1)将煤矸石原料经干燥、破碎、粉磨后,过筛至300目得到煤矸石粉末;

(2)将煤矸石粉末置于马弗炉中在800℃下煅烧2h,冷却后按碳酸钠与矸石质量比为1.5,将碳酸钠与煤矸石粉末混合均匀后置于马弗炉中在830℃下煅烧2h得到熔融混合物;

(3)冷却后对熔融混合物按液固比50ml/g加入去离子水,在磁力搅拌器中于40℃下搅拌1h,过滤得到滤渣,将其在烘箱中烘干;

(4)将烘干后的滤渣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2.5mol/l,液固比为20ml/g,在磁力搅拌器中于50℃下搅拌1h,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在65℃下搅拌2h陈化得到前驱体;

(5)将陈化得到的硅铝凝胶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在烘箱中于95℃,晶化14h后,快速冷却,经过滤、水洗、干燥得到方钠石,经图3xrd和图6sem表征,为方钠石,结晶度为82.3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