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生产原料混合工艺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9686发布日期:2018-09-29 04:10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玻璃生产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生产原料混合工艺及一种玻璃生产原料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是重要的建筑材料,随着对建筑物装饰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玻璃在建筑行业中的使用量也不断增大。混合,指搀合,合在一起(如:把水和酒精混合起来);也指用机械的或流体动力的方法,使两种或多种物料相互分散而达到一定均匀程度的单元操作。现有的玻璃生产中的原料混合是将玻璃生产的原料通过皮带输送至混合机中进行搅拌混合均匀;这种方式存在原料结团而导致混合不匀的现象产生。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生产原料混合工艺及装置,通过摸平装置、开槽装置和分料装置的综合作用,对原料进行混合机前进行预混操作,提高了原料的混合效率和效果,解决了现有存在原料结团而产生导致混合不匀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为一种玻璃生产原料混合装置,包括输料皮带、罩设在输料皮带上的皮带罩以及安装在皮带罩上的给料机组;所述给料机组依次包括第一给料机、第二给料机、第三给料机、第四给料机、第五给料机、第六给料机和第七给料机;所述皮带罩内依次固定有摸平装置和开槽装置;其中,所述摸平装置为一曲面板,所述摸平装置与皮带靠近的一侧面为一弧形结构,通过一弧形结构与皮带受力变形的形状相配合,有利于通过摸平装置使得将硅砂摸平形成一厚度均匀的硅砂层;其中,所述开槽装置包括一基板,所述基板的一侧面上设有若干开槽器,所述基板的两端面上均设有一调整固定板,所述调整固定板上均布设有若干限位孔;所述开槽装置的基板位于皮带罩内,所述开槽装置的调整固定板贯穿通过皮带罩顶部位于皮带罩外部并通过限位销板固定在皮带罩上;通过限位销板与限位孔的配合,对开槽装置与皮带罩的配合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对开槽器的开槽深度进行调整;所述第三给料机、第四给料机、第五给料机、第六给料机和第七给料机的出料口处均设有一分料装置;其中,所述分料装置包括一矩形块,所述矩形块上开设有与开槽器位置及尺寸相适配的料槽,所述料槽进料端的矩形块一表面上设有一围板。进一步地,所述开槽器为一三棱柱或四棱柱,所述开槽器的周侧面设有若干凸起,所述凸起的端面为一球面结构,所述凸起的的高度为0.1-0.3cm,所述凸起有效的避免潮湿的硅砂粘附在开槽器的周侧面降低开槽器在硅砂层上的开槽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给料机和第二给料机均为硅砂给料机,用于将硅砂均匀地喂料至皮带上。进一步地,所述摸平装置位于第二给料机和第三给料机之间,所述开槽装置位于摸平装置和第三给料机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料槽的内侧壁上均布有若干防粘凸起,所述防粘凸起的端面为一球面结构,所述防粘凸起的的高度为0.1-0.3cm;所述防粘凸起有效的避免潮湿的原料粘附在料槽的内侧壁上导致料槽堵塞。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给料机、第四给料机、第五给料机、第六给料机和第七给料机分别将白云石、方解石、纯碱给料机、长石和芒硝通过分料装置均匀地喂料至皮带上。一种玻璃生产原料混合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通过第一给料机和第二给料机将所使用的硅砂均匀的喂料至皮带上;步骤2、通过摸平装置将皮带上的硅砂摸平形成硅砂层;步骤3、通过开槽装置在硅砂层上开设若干槽道;步骤4、通过第三给料机、第四给料机、第五给料机、第六给料机和第七给料机分别将白云石、方解石、纯碱给料机、长石和芒硝通过分料装置依次均匀地喂料至硅砂层上开设若干槽道内进行预混合;步骤5、将经预混合的生产原料转运至预热料仓,将原料预热至30-35℃;步骤6、将热料仓内的生产原料转入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均匀后卸料。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过程中开设的槽道深度为1/3-2/3倍硅砂层厚度。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过程中所使用的硅砂的含水量介于1%-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过程中原料转入混合机中通过高温水蒸汽进行加湿加热,保证混合机原料混合料的卸料温度介于40-45℃,原料混合料的含水量为8.5-10.5%。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摸平装置、开槽装置和分料装置的综合作用,对原料进行混合机前进行预混操作,提高了原料的混合效率和效果;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原料混合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开槽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分料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皮带,2-皮带罩,3-开槽装置,4-摸平装置,5-分料装置,21-第一给料机,22-第一给料机,22-第一给料机,22-第一给料机,22-第一给料机,22-第一给料机,22-第一给料机,31-基板,32-开槽器,33-调整固定板,34-限位孔,51-矩形块,52-料槽,53-围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顶”、“深度”、“内”、“周侧”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请参阅图1-3所示,本发明为一种玻璃生产原料混合装置,包括输料皮带1、罩设在输料皮带1上的皮带罩2以及安装在皮带罩2上的给料机组;给料机组依次包括第一给料机21、第二给料机22、第三给料机23、第四给料机24、第五给料机25、第六给料机26和第七给料机27;皮带罩2内依次固定有摸平装置4和开槽装置3;其中,摸平装置4为一曲面板,摸平装置4与皮带靠近的一侧面为一弧形结构,通过一弧形结构与皮带受力变形的形状相配合,有利于通过摸平装置4使得将硅砂摸平形成一厚度均匀的硅砂层;请参阅图2所示,其中,开槽装置3包括一基板31,基板31的一侧面上设有若干开槽器32,基板31的两端面上均设有一调整固定板33,调整固定板33上均布设有若干限位孔34;开槽装置3的基板31位于皮带罩2内,开槽装置3的调整固定板33贯穿通过皮带罩2顶部位于皮带罩2外部并通过限位销板固定在皮带罩2上;通过限位销板与限位孔34的配合,对开槽装置3与皮带罩2的配合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对开槽器32的开槽深度进行调整;第三给料机23、第四给料机24、第五给料机25、第六给料机26和第七给料机27的出料口处均设有一分料装置5;请参阅图3所示,其中,分料装置5包括一矩形块51,矩形块51上开设有与开槽器32位置及尺寸相适配的料槽52,料槽52进料端的矩形块51一表面上设有一围板53。优选地,开槽器32为一三棱柱或四棱柱,开槽器32的周侧面设有若干凸起,凸起的端面为一球面结构,凸起的的高度为0.1-0.3cm,凸起有效的避免潮湿的硅砂粘附在开槽器32的周侧面降低开槽器32在硅砂层上的开槽效果。优选地,第一给料机21和第二给料机22均为硅砂给料机,用于将硅砂均匀地喂料至皮带1上。优选地,摸平装置4位于第二给料机22和第三给料机23之间,开槽装置3位于摸平装置4和第三给料机23之间。优选地,料槽52的内侧壁上均布有若干防粘凸起,防粘凸起的端面为一球面结构,防粘凸起的的高度为0.1-0.3cm;防粘凸起有效的避免潮湿的原料粘附在料槽52的内侧壁上导致料槽52堵塞。优选地,第三给料机23、第四给料机24、第五给料机25、第六给料机26和第七给料机27分别将白云石、方解石、纯碱给料机、长石和芒硝通过分料装置5均匀地喂料至皮带1上。一种玻璃生产原料混合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通过第一给料机21和第二给料机22将所使用的硅砂均匀的喂料至皮带1上;步骤2、通过摸平装置4将皮带1上的硅砂摸平形成硅砂层;步骤3、通过开槽装置3在硅砂层上开设若干槽道;步骤4、通过第三给料机23、第四给料机24、第五给料机25、第六给料机26和第七给料机27分别将白云石、方解石、纯碱给料机、长石和芒硝通过分料装置5依次均匀地喂料至硅砂层上开设若干槽道内进行预混合;步骤5、将经预混合的生产原料转运至预热料仓,将原料预热至30-35℃;步骤6、将热料仓内的生产原料转入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均匀后卸料。优选地,步骤3过程中开设的槽道深度为1/3-2/3倍硅砂层厚度。优选地,步骤1过程中所使用的硅砂的含水量介于1%-11%。优选地,步骤6过程中原料转入混合机中通过高温水蒸汽进行加湿加热,保证混合机原料混合料的卸料温度介于40-45℃,原料混合料的含水量为8.5-10.5%。对比例:原料混合采用现有设备及工艺进行。原料混合均匀度与混合时间对比结果如下表:项目均匀度混合时间原料结团率实施例98.3%340s0.12%对比例95.2%480s0.54%从上表可知,实施例中的原料混合效果和混合效率均优于对比例。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领域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